和桂莲
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学和小学音乐课的音乐教师。在三年的时间里,使学生初步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初步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歌唱技能,能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声乐作品,具有歌唱能力,掌握童声及变声期歌唱发声的训练方法。毕业后能完成好教学任务外,再担任初级声乐教学及指导课外演唱活动等、以上的目的与任务,明确地规定了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须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我们的学生,一部分来自城市,一部分来自农村,基础比较差,在校期间,要学会如何歌唱,还要学会今后如何教学生唱好歌,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要掌握全面的知识这是很难的!也是不容易的,面对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是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民族化与歌唱语言问题是必须首先解决的。
一、声乐民族化与科学发声相结合
我们的学生进校时大部分都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特别是部分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虽然有很甜美的嗓音、声音素质和条件非常好,但绝大部分甚至100%的学生没受过正规训练。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必须心中有数,用声乐民族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我们必须向这部分学生传授民族化的科学发声法,把科学发声法与民族风格(特点)结合起来,使声乐的民族化与科学化统一起来。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优美动听的歌唱虽然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但同样具有声乐技术上的科学共性。我曾教过的一位藏族女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进校时藏族山歌唱得非常好,声音很高,但听起来细、尖,不知道气息的支点,声音的共鸣、位置等,面对这样一个条件好的学生要如何教学才能成功呢?我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尝试,最后取得了成功。其中方法之一就是以学生自己的民歌、山歌中一些优美旋律来作为练声曲,要求学生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气息、位置、共鸣等科学的发声方法溶进去,让学生去体会、理解,用藏族山歌、民歌做她练声时的主要练习;在保持好她原有明亮,自然的歌声的同时,我用训练花腔女高音的方法来对她进行训练,同时让她听胡晓萍、迪里拜厄等在国际上获大奖的美声歌唱家的声乐作品专辑、学习她们的歌唱方法,不断地、一点一点地把科学的发声方法溶进她的歌唱中。毕业后,她不仅能很好的上台独唱自己民族的歌、也能演唱各种创作歌曲,后来还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在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还出了个人獨唱专辑。这说明我们对民族学生要在使用科学的正确发声法去提高、拓展学生的声音的同时,必须保持和发扬学生自己本民族的演唱风格,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二、解决好歌唱语言问题
歌唱艺术,是通过歌词和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在传统歌唱艺术中十分讲究“字正腔圆”,但有些少数民族学生,虽然有一副好嗓子,但在歌唱时吐字不清,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于本民族语言的发音规律,不能按照汉语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咬字、吐字,这严重影响了歌唱内容的正确表达。我有一个纳西族的学生,声音条件非常好,学习也非常刻苦,但纳西口音太重,前后鼻韵不分,把“党”唱成“担”把“帮”唱成“班”。为了让他能够纠正吐字不清的毛病,我对他讲清“依字行腔”“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对于歌唱艺术的意义。一方面在练声、练歌时纠正他的毛病,另一方面让他从普通话语音基本功方面去加强训练,使他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在他自己的努力下考进了云南艺术学院,毕业时声乐专业获得了好成绩。
我要求学生在歌唱中能够通过歌词中文学语言的音韵的雕琢及其与音乐曲调的配合,准确地把生活的形象描绘或暗示出来,把歌唱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表现出来,使听者通过欣赏、产生想象和联想,获得美的享受。另外吐字清楚,有助于对歌曲思想内容的表达,如吐字不清,听众无法理解歌曲,甚至会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到百思不解,莫名其妙,所以教师必须要求歌唱的学生引起对普通话的重视,一方面从语音理论上加以重视,多练习;另一方面在发声练习时就注重纠正,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努力,抓住发音不准的根本原因、治病治根,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字,这样,一切困难和毛病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清代王德辉、徐远澄合著的《顾误录》中说道:“歌者入门须先正其所犯之土音,然后可与善曲”。“字正腔圆”是歌唱艺术中的一项原则,在歌唱时应当使每个字的发音、归韵、收声清晰圆润,完全融化在声中,转腔换字之间纯净无杂音,听不出字与字之间转换时的变化,使歌声如“贯珠”般地圆润,很贴切地融为一体,既不因旋律、音高而把字唱走形,又不因字的四声要求破坏旋律、音高。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的《字忌模糊篇》中说道:“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唱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话的语言和歌唱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我们说准字只是为唱好歌奠定了基础,我们只有掌握了歌唱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