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年人都希望成为“健康老人”,健康地活着,不成为社会和儿女的负担。可是,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健康老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也就是说,每个人身体健康可控制的60%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克服和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积极锻炼身体,是防治疾病、健康长寿的最佳“法宝”。
原则1
饮食“四足”“四低”
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的各种器官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尤其是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下降,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营养与健康。为适应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可按“四足、四低”原则安排日常膳食。
“四足”原则
①足量蛋白质 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导致蛋白质利用率降低,又由于肝、肾功能降低,蛋白质摄入量过多会加重肝、肾负担。所以,蛋白质的摄取必须质优量少, 以每天1-1.2克/千克体重为宜,且应选择生物利用率高的优质蛋白质。鱼、禽,蛋、瘦肉和奶类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②足量膳食纤维 老年人肠胃功能下降,容易便秘,因此,需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天应摄入膳食纤维20-25克。蔬菜、水果和粗、杂粮等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③足量维生素 老年人由于食量减少,容易造成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摄入不足。老年人应多摄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补充剂,保证摄入足量维生素。
④足量矿物质 老年人对钙、铁等矿物质吸收利用率下降,加之食量减少,容易造成矿物质摄入不足。老年人应多摄入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矿物质补充剂,保证摄入足量矿物质。
“四低”原则
①低能量 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减少,基础代谢降低,通常60-70岁老年人的能量摄入量较中年人减少10%,70-80岁减少20%,80岁以上减少30%。一般以每日7524-8360千焦(1800-2000千卡)为宜。
②低脂肪 老年人体内胆汁酸减少,脂肪酶活性降低,脂肪消化功能下降。膳食中脂肪摄入量不宜过多,以占总能量的20%-25%为宜。另外,胆固醇摄入量也应有所限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每人海日200毫克。
③低糖 老年人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易发生糖尿病。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蔗糖等低分子糖的摄入。每天摄入的外加糖量≤10%,即每天不超过50克。
④低钠盐 我国居民传统膳食偏咸,平均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达13.9克。老年人的肾功能衰退,而钠盐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老年人需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指南,成年人每天摄入钠不超过2000毫克,即不超过5克盐。
原则2
用药“四要”“四戒”
“四要”原则
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老年人的内脏器官逐渐老化,对药物的反应明显不同于中年人和青年人。因此,老年人不要随意到药店买药,特别是不要购买以前不曾用过的药物,即使非处方药也是如此。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②要适当减少用药种类 老年人机体各个器官功能、生理功能发生变化,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降低,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因此,老年人的用药量不仅要小,两次给药的间隔时间也应适当延长。建议遵守医嘱用药,方可避免药物蓄积中毒。
③要提防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41-50岁的患者中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占11.8%,而70岁以上的患者中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率增至26%。说明老年人用药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应当引起老年人的重视。
④要增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据调查,老年人不遵照医嘱服药者达60%。产生原因可能与对药物了解不够,或记忆力减退,造成漏服有关。建议老年人在服药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嘱,坚持用药。
“四戒”原则
①戒用药贪全 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肝代谢、肾排泄,老年人若服用药物过多,无疑会给肝脏或肾脏增加负担。特别是在尚未搞清楚药物性质之前,重复使用某类药品,相当于同一种药品剂量加倍。这样的做法不仅不科学,而且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是很危险的。
②戒擅自用药 老年人在缺乏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毫无根据地擅自用药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会使原来的治疗受到不良干扰,使已得到一定控制的病情再度出现不稳定的变化,不仅增加医生治疗上的难度,还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③戒照搬他人 患有同样疾病的老年人聚在一起交流感受,可以互相借鉴保健经验和治疗体会,这本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切不可听到别人说某种药物效果不错,便买来用在自己身上。虽然老年人患的是同样疾病,但由于每个人的基础情况不一样,医生在选择药物时是有一定差异的。
④戒擅自停药 大多数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是不能自愈的,需要终身服药。有些老年人不愿意服药,甚至在开始治疗后也总想停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有些老年人不愿正视疾病,不愿服药,还有些老年人则是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其实,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多数药物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
原则3
健身“四宜”“四忌”
“四宜”原则
①宜在开始锻炼前进行体检 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等,对锻炼活动都有一定的禁忌。老年人在体育锻炼前通过体检,并听取医生的建议,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伤害。
②宜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不同年龄的人群有不同的锻炼目的,老年人锻炼的目的是延缓衰老,维持体能,丰富业余生活。想通过锻炼大幅度提高体能水平、返老还童是违反科学规律的。
③宜选择正确的方法 老年人应选择速率均匀、动作缓慢而强度不大的活动,如各种拳操、慢跑、散步,社区健身场所的上肢牵引器、扭腰器、健身鹅卵石路等,不能盲目模仿,也不能不服老。
④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老年人在锻炼中,一定要掌握由简到繁、由慢到快,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锻炼原则,在基本适应前一种锻炼方法以后,再逐步增加另一种锻炼方法,逐渐加大活动量。
“四忌”原则
①忌大重量负重练习 老年人肌肉已经开始萎缩,韧带弹性减弱,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进行大重量负重练习,容易发生骨折、骨裂,损伤关节、肌肉和韧带。
②忌屏气锻炼 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减弱,肺泡弹性降低。屏气锻炼易导致胸内压增高,心脏收缩时阻力增加,从而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同时,老年人在锻炼中屏气,有可能导致肺泡破裂,形成局限的肺气肿。屏气也容易引起大脑短时缺血缺氧,诱发一过性意识丧失,导致摔伤发生。
③忌快速率锻炼 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下降,管腔狭窄,血液阻力增大,心脏负担加重。如果老年人快速率运动,耗氧量增加,可导致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些因素很容易诱发意外。
④忌参加对抗和竞赛活动 老年人也有获胜心理,参加比较激烈的竞赛和对抗活动时,很容易引起神经剧烈兴奋。但在生理上,老年人往往会感觉力不从心,甚至体力难支,进而引发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