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影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锻炼的习惯、体育健身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这是摆在每个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担负起这样的神圣职责,体育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培养能力、完美人格的目的。
目前,在农村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主动,一到操场就希望老师采用“放羊式”教学,就算老师安排学习内容,很多同学都是应付一两下就过去了。这就对搞好体育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所致。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反之,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的话,上课时候注意力就会分散,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地锻炼了。因此,对于农村体育课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原因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学生对运动的喜欢是毋庸置疑的。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发现现实中正规的体育课和他们想象中的体育课差距太大了,于是有些学生就慢慢地疏远了体育课,上课处于被动,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体育与健康课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原因
教师标准过高,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手段简单,不灵活,对学生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愿和教师配合。目前在相当多的学校体育课上,由于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教学时间少、场地器材不足,指导思想陈旧,造成了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形式化。学生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缺乏自主性,大多是机械统一的模仿和重复训练。使学生体会不到体育课的乐趣,必然导致学生不喜欢。
2、班级人数及场地的原因
由于现行教学条件所限,大部分学校体育课的人数比较多。这对体育教学来说要想上好是很难做到的。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新颖,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
3、学生个体的原因
体育与健康的评价比较直接。在某些体操练习中,课次较少但难度较大,假如又自卑,怕出丑,在练习时能不练习就不练习的话,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还有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的技能是要相互配合运用的,而其他学科很少存在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相互配合问题。因此,差生在体现这种技能的配合体育比赛中容易受到排斥,自信心容易受到伤害,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1、建立学生的运动信心
正确引导,激发动机。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激励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学生经常受到鼓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
2、“学会”到“会学”的引导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见到部分学生“喜欢课外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这种现象尤其在农村学校更为突出。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样的,除场地器材和体育设施的严重缺乏外,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造成的。我们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选项教学”,这也是前几年我的一个课题所研究的,目前已结题,并在大多农村学校推广。如:在田径教材中跑的内容教学时,跑这一项目是枯燥的、单一的、且易疲劳,学生积极性不高,练习不认真。针对这一项目的特点,我就采用各种游戏跑、接力跑、越野跑、障碍跑、合作跑等练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在跑的练习中也不要千篇一律地重复某种方式、手段,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练习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练习提出既不犯规又跑得快为胜,第三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调动学生。
3、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习,仅凭讲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
首先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教师穿着整洁的运动服、面容和蔼、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建立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样便为体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反之,教学效果一般是不会好的。 其次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体育课中,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这一切都能使学生耳濡目染,精神振奋,起到积极的作用。以趣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最后教学方法。教师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的前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克服“教者发令,学者强硬”的现象,树立终生体育的目标。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4、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
体育课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和个体差异,运用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否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持续。如一堂课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味的机械模仿、强调课堂纪律、统一行动等约束学生,要求学生严格按老师讲的去做,按老师的示范去练,只考虑学生“好好练”、“不要违反课堂纪律”等,这种“传习式”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组织上较为规范,在系统化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却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看上去学生是“练起来了”、“动起来了”,其实他们更多的是不情愿的被动式参与。
5、合理运用激励和评价手段
教学中,应给学生多一点激励,少一点责怪;多一点表扬和肯定,少一点批评和否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练,特别是对那些运动能力差的同学,哪怕是微小进步的“闪光点”要给予充分肯定,即时表扬和评价,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对学生学习和改正错误技术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增加其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和保持学习的动力、激情和兴趣。如果一个学生不停地受到激励的驱动,就能不断产生兴趣和激情,就能不间断的参与,敢于创新。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适时的学习评价,能有效地激励和培养学生学习激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运用课堂教学的平台,提供学生展示自我水平、能力、张扬个性的机会,并鼓励所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欣赏、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及时的多形式、多内容的评价,促进学生体能的不断提高,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之在挫折面前自信心更强、意志更坚定、对他人更理解和尊重,学习效果更明显。
总而言之,做为一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每一节课中,注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村施教,遵循教学规律,加上恰当地激励,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一定能让农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中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一定能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