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考试是谁?朱熹答……

2015-05-30 10:48:04周凌峰
大学生 2015年5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科举考试考官

周凌峰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中小学校长与家长云集的座谈会,主题当然是教育,围绕教育理念和考试的话题,双方不知不觉分成两派,为考试制度辩护者有之,针锋相对的亦有之,讨论很是理性,最后虽无定论,但对考试在人才选拔方面所起的作用,持异议者确实不多。

要论考试制度之悠久,中国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上千年的时间里,考试成为学霸们实现个人目标的最佳途径,据说连英国的文官考试,都受到中国科举的影响,真相如何且不论,但考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大概是没有其他物事可以比拟的。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应试者对待考试大约都是一副又爱又恨的心态,能够超然处之的,着实为数不多。中国的科举考试虽说源于隋唐,但在唐代,科举仅是出身的一个途径,当时的考试制度并不完备,德才兼具也成了一个虚无的标准,众多士子仅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为目标,甚至不乏写传奇小说献给主考官混个脸熟,美其名曰“温卷”的,这样的制度之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想而知。到了五代时期,因为战乱,科举时有时无,人才培养更是无从谈起,直至宋代,科举考试,才日渐严格。有宋一代,人才迭出,与科举考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有着很高关联度的。

唐代的科举,是一年一次的,人力物力消耗很大,到了宋英宗年间,正式把科举定为三年一次,频率降低了,难度自然也增大了,最终能够通过考试的,当然不会是平庸无能之辈,熟读儒家经典,能写一手好文章,公共场合应对自如,标准之高,不下于今天任何一种重要考试,自此以后,科举三年一次,就成了惯例,一直延续到清末。

宋代以文立国,众多的朝廷重臣,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而来,道德文章俱优,今天在语文教材里能见到的宋代名家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都经过科举考试的几轮淬火,野无遗才,诚非虚言,当时考试的标准如何,由此可见一斑。

参加过科举考试,后来又成为考官的欧阳修,在宋代科举考试史上,就是典型的正能量传播者。欧阳修年幼失怙,和母亲相依为命,好在他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在沙地上用芦苇杆画字,教欧阳修学习,他十多岁就开始应举,两次落榜,22岁那年,欧阳修以骄人的成绩,连中两元,殿试虽然未夺魁,也顺利通过,可谓年少成名。

这样一位完全凭学识能力登上历史舞台的学霸,多年后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科举考官,他的选拔宗旨,是要洗革文风,去除旧弊,就在嘉佑二年的这次考试中,欧阳修一网捞上了好几条大鱼,22岁的苏轼,18岁的苏辙,还有38岁的曾巩。后世人们排列的“唐宋八大家”,这一场考试就出现了数个,加上陪同考试的苏洵,占了半壁江山。

这场考试还有一个小插曲,让后人品咂了好多遍。考试中照例要写文章,文章好坏,一在于立论,二在于论证精彩。苏轼在考试里用了一个很独特的例子,遍读经典的考官欧阳修都没有听说过。等考试结束,欧阳修竟然亲自跑去问苏轼,可见他好学的程度。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欧阳修问道:你试卷中举的这个案例从何而来?苏东坡回答得很简单:我猜的。

欧阳修大惊,对苏轼此举赞不绝口。这样的故事大概是真的,也只有可能发生在欧阳修与苏轼身上,如果换一个古板的考官,历史也许就改变了。

宋代科举考试的严谨之处,还体现在“糊名制度”,这是最初意义上的试卷密封制,考官不能私自拆开,这一下,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得到了最大保证。苏轼多年后也成了考官,他的一位学生很是出色,看卷的时候,苏轼觉得取中的一份卷子,是这位学生的,然而考试结束唱名之际,这位学生竟然落榜了,苏轼为之懊恼终身。然而,就是凭着这样的严谨和公平公正,宋代的科举考试,才成为了真正的抡才大典。通过考试的宋代大臣,即便是臭名卓著的蔡京、秦桧,乃至亡国宰相贾似道,不可否认都是才学出众的。

对于考试制度能否选拔人才的怀疑,宋代人也不是没有过,面对这种质疑,理学名家朱熹的回答,是能够超越时代的:通过考试的,未必都有真本事;但是学问到家了,是一定能通过考试的。

责任编辑:张蕾磊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科举考试考官
明代科举考试中的二三场
今天我是“小考官”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环球时报(2019-10-21)2019-10-21 05:14:57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面试中的“察言观色”
党员生活(2014年7期)2014-08-12 09:12:43
考驾照
华人时刊(2014年6期)2014-07-25 20:10:11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制度的错位和实施战略定位的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浅析及场地改造方案设计
面试
意林(2011年11期)2011-05-14 16: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