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东
【摘 要】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血清C肽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3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8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空腹血糖(FBG)、HbAlc及血清C肽水平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HbAlc和FB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水平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142-0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筛查、诊断糖尿病,以便尽早的给予干预治疗,防止病情的进展尤为重要。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糖尿病实验室检测指标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其中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素的分泌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患者120d之内的血糖控制情况[1]。而另一项检测指标血清C肽可以了解胰岛合成与分泌功能[2],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本文就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进一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13例确诊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另选取82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1例,女52例,平均年龄(59.7±2.4)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5±1.4)年。对照组男4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7.2±2.6)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采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离心后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血清C肽水平检测,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用酶法试剂测量,血清C肽检测用放射免疫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HbAlc和FB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目前饮食结构和环境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肾、脑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临床上传统诊断糖尿病主要通过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其可反映血糖水平,但此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可反映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3]。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与血糖浓度成正比,而且受空腹、饮食和胰岛素使用等因素干扰较小[4]。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高低随着葡萄糖含量变化而变化,若人体葡萄糖含量增加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随之增加,但蛋白浓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5-6]。因此可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反映前3个月的血糖平均指标,对于指导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方案,有效控制血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这两项检验指标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中,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而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5),这与黄彩云[7]的报道一致。糖尿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糖代谢异常,引起原因通常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者绝对的不足[8],血清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共存于分泌颗粒并同时释放至毛细血管中,血清C肽水平能够反映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其作为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的指标比胰岛素更为可信[9]。此外,血清C肽也是预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指标,C肽在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0]。血清C肽水平会随着血糖的升高而降低,低C肽水平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病变患病率显著增高[11]。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水平异常可作为反映胰岛素分泌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u Y, Liu W, Chen Y, et a1.Combined use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Alc in the screening of diabete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J].Acta diabetologica,2010,47(3):231-236.
[2]吴翔,邱学勋,王宏化.2 型糖尿病患者C-肽含量的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42.
[3]彭湘杭,杨锐,艾雅琴,等.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7):863-865.
[4]朱红霞,李英,王敏哲.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5(13):1956-1958.
[5]李植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100-101.
[6]王小芳.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 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398-406.
[7]黄彩云,郑瑞春.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4,38(6):666-668.
[8]任志玲,劳丹华.血清C肽浓度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的参考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94-395.
[9]谢美华,江峰,李勇.胰岛素泵治疗2 型糖尿病前后血清C肽的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7):878-879.
[10]潘斌斌,苏晓飞,马建华,等.血清C肽与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关系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5):380-382.
[11]Kim B Y,Jung C H,Mok JO,et a1.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C-peptide levels and chronic microvaseular complications in Korea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Acta diabetol,2012,49:9-l5.
(收稿日期:201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