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玲
【摘 要】 目的:观察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1~7岁的小儿腹股沟疝手术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麻醉)25例和对照组(非插管静注氯胺酮麻醉)25例,比较两组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各时间点SpO2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较好,对SpO2变化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七氟醚;丙泊酚;麻醉;喉罩;小儿腹股沟疝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120-02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临床采取有效的麻醉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Ⅰ~Ⅱ级,1~7岁的小儿腹股沟疝手术50例,随机分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为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组。对照组为非插管静注氯胺酮组。排除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实验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7岁,平均年龄为(5.44±1.29)岁;体重10~25kg,平均体重(17.21±2.17)kg。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7岁,平均年龄为(5.34±1.41)岁;体重10~27kg,平均体重(17.65±2.48)kg。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禁食6h,禁饮4h,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02mg/kg。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实验组采用调整氧流量为8L/min,吸入8%七氟醚,丙泊酚2 mg/kg缓慢静推,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插入喉罩(喉罩的型号根据体重选择),在切皮前给芬太尼1μg/kg 静推,术中维持用七氟醚3%~4%持续吸入,氧流量维持在2 L/min,术毕停止吸入七氟醚,待患儿呼吸平稳后在深麻醉下拔除喉罩,面罩吸氧;对照组采用术前静注氯胺酮2mg/kg诱导,术中维持用1mg/kg/h泵入,术中根据需要调整静注速度,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术中常规面罩吸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各时间点SpO2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x±s)和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结果和计数结果,分别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SpO2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是小儿外科常见手术,以往对于此类手术,多采用氯胺酮肌注或静脉给药的麻醉方式,但是氯胺酮的药理特性以及患儿的个体差异,容易出现气道梗阻、呼吸抑制、苏醒延迟等麻醉并发症[2-4]。七氟醚起效迅速,对气道刺激性小,特别适用于小儿吸入诱导。丙泊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喉罩是一种介于面罩和气管导管之间的气道工具,与气管导管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对气道损伤小,患者易于耐受,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麻醉方式起效时间基本相似。但实验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麻醉效果更佳。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麻醉方式对血氧饱和度影响效果相似。因此,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麻醉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对全身影响小,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快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发龙. 七氟醚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J]. 当代医学, 2014, 6(21): 94-95.
[2]李娜, 林冠文, 刘佳,等. 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在小儿喉罩麻醉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14, 5(18): 2681-2684.
[3]王永丰. 小儿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的比较探析[J]. 中外医疗, 2014, 9(25): 141-142.
[4]赵佑君. 七氟醚、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13.
[5]王青华. 七氟醚对神经外科病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中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D].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 2013.
(收稿日期:20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