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50例临床观察

2015-05-30 04:06:36周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硬化性静息

周萍

【摘 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外周血管病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舒张压为(95.21±3.61)mmHg,收缩压为(136.21±10.61)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2.68±1.62)mmol/L,静息踝肱指数为(0.84±0.36),6min步行距离为(330.12±20.31)m,临床总治疗有效率为98.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阿司匹林;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85-02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系统性血管疾病,常发于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还累及上肢或下肢等外周动脉,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发生率有所上升,为患者应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1]。本研究为5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均符合2011年ACCF/AHA推出的《外周动脉疾病指南》 [2]中的相关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55~66岁不等,平均(61.21±2.15)岁,ABI指数(静息踝肱指数)在0.5~0.9之间,平均(0.61±0.0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54~67岁不等,平均(61.54±2.12)岁,ABI指数(静息踝肱指数)在0.5~0.9之间,平均(0.64±0.01)岁。入选病例资料均具有完整性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对比基线资料,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药物剂量为75mg,饭后30min后口服,服药6个月后评价疗效。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基础方:赤芍15g,桃仁15g,生地黄15g,红花15g,川穹15g,当归15g,牛膝15g,桔梗10g,枳壳10g,柴胡10g、甘草3g。1日1剂,随症加减。气虚者加黄芪、红参;痰湿者加瓜蒌、半夏;胸痛者加三七粉、檀香。

1.3 疗效评定 [3] 显效:肢体无力、肢体活动受限、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例血压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静息踝肱指数以及6min步行距离。

1.4 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例(%)]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舒张水平为(95.21±3.61)mmHg,收缩压水平为(136.21±10.61)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2.68±1.62)mmol/L,静息踝肱指数为(0.84±0.36),6min步行距离为(330.12±20.31)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8.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外周动脉疾病已经成为危害程度高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有文献指出 [4],外周动脉疾病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是危症(如冠心病)发展为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其他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重视外周动脉血管疾病的早期诊疗,具有较高价值。

血管内皮损伤是外周动脉疾病的始动因素,血管内皮受损后,可导致动脉内膜脂质和血管炎症沉积,继而增厚,形成斑块,后逐渐促使血管壁钙化、纤维化,内膜血管狭窄或闭塞,动脉血流减少,最终引发缺血性损伤 [6]。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机体代偿机制无法满足机体缺血组织的供氧需求,患者会出现外周动脉疾病的症状,如肢体无力、肢体活动受限、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疼痛、溃疡、伤口难愈合等。

临床上治疗外周血管病变的方法较多,但疗效各异,主要包括一般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方中赤芍、桃仁、红花、牛膝可活血化瘀止痛;生地黄可和血养阴;川穹、当归养血补血;桔梗、枳壳、柴胡可调理气机,疏肝解郁;甘草能调和诸药,药方配伍,可共奏通脉止痛、活血祛瘀之效。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作用于机体,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血栓性阻塞。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阿司匹林治疗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可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组织血液供应,减少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外周血管病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 [5]报道一致,提示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可改善血流,减轻劳累性症状,提高行走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做好外周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可有效降低我国居民死亡率,延长国民平均寿命。性别、家族遗传史、增龄等均是外周动脉疾病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除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外,还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已经证实 [7],戒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为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应叮嘱患者戒烟,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放,彭嘉灏,邢杨波,等.血府逐瘀汤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11(1):21-23.

[2]施伟丽,张静思,胡雅琼,等.血府逐瘀汤防治血管相关性疾病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9(5):712-716.

[3]刘喜梅.血府逐瘀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Hcy、LP(a)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11(14):27-28.

[4]孙寒静,张明利.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8例[J].中医研究,2013,11(7):15-17.

[5]耿兆辉,寿保栋,刘辉,等.血府逐瘀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3):304-308.

[6]李迎秋,赵爱明,曾辉,等.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9,14(12):1530-1534.

[7]张浒,莫健平,林仕群.血府逐瘀汤加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43例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09,10(13):1663-1664.

(收稿日期:2015.02.09)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硬化性静息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
磁共振成像(2015年1期)2015-12-23 08:52:16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肿瘤影像学(2015年3期)2015-12-09 02:38:50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加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静息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