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巴扎西
【摘 要】互动教学的中心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而展开。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发育中的青春期,存在不主动沟通想法,隐藏自己的心事等特性。而数学学习是一个需要理解才能消化的过程,并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数学课堂互动是否有效,体现在能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数学学习兴趣,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否达到学生认知的目的,能否提高学生基础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的。为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运用,做个粗浅的探究。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
据观察,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检测中,通常是一些基础知识也会失分较多,这些现象在优等生中也时有出现。在数学课上,老师讲课时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真听讲;对于数学中的错误,同学们不能及时主动纠正;做计算题时,学生心算不出时才打草稿;做应用题时,部分同学一般只读1-2遍;考试前才会认真复习等等现象。
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实践对比,可见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滞后的,总体而言,存在只重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视学生对获得知识方法的培养,轻视对学生探索创新思维的训练;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参与。就此下去,会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把师生双方的积极因素充分协调调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一、教师在课堂的“主导”角色要充分显示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主导”角色,在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协调关系和指导目标的作用,以使互动教学课堂紧凑有序地进行。
教师的教学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教师的导向作用,一为“导读”。通过阅读设计好的提纲,指导学生领悟和理解教材。在课前,除了对上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外,还要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教材的基本要点、学习要求等,做个提纲式的简要提示,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个基本框架。二为“导思”。通过情境进行设问,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创新。需要注意的是,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方式多样,尽可能为达到将知识融合运用、拓宽思路、独立解决问题等教学目的服务。三为“导学”。从指导学习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多学,从而掌握适合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互动教学时,教师要进行组织行为调控、情感方向调控。互动教学的课堂虽是较开放的,但不等同于无人监管的“放羊式”,如果放任学生言行论谈自由的话,课堂教学就会处于混乱状态而无法掌控。因此,教师在精心准备和设计充份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步骤式有序运作。教学方案的执行、反馈、交流、突发性情况等等,都必须纳入有效调控之内。对教学各个步骤的时间安排、内容设计、学习目的等控制要有预测,并根据课堂的氛围进行灵活调整,合理地安排和控制,给学生参与的时间和自主表达的平台。
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转变教学思想
小学高年级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不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需要做好笔记就行了。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标下,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将学生放在首要的地位,让学生主动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的本质。
2.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
互动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必须非常密切,所以教师要主动的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限制,了解学生的想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思维习惯,对学生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是进行互动教学的基础。教师不仅仅是教学上的引导者,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教师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常情况下,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喜欢老师的课程,在这个课堂上的表现也会比较活跃,反之亦然。所以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之后,学生们更加容易在数学课堂上表现活跃。例如教师在课间的时候这样说道,“老师上学的时候最不喜欢数学了,因为我觉得数学真的好难理解呀,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这样同学们就会产生共鸣,纷纷说出自己数学的难处,教师接着说,“虽然我不聪明,但是我也知道勤能补拙,于是我每天都花费很多时间学习数学,做好课前预习,做好课后复习,然后我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经过努力自己也可以学习好数学的呀。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1.多媒体创设互动情境
小学高年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多媒体是比较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师能够将数学知识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的效果,而不是只能依靠听觉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动画片,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从而提高了数学的认识。例如在进行分数学习的时候,教师首先就给同学们在视频上播放小熊分西瓜的视频,一共有3个小熊10个西瓜,每个小熊分到多少西瓜才能够保证分到的一样多?同学们很容易得出一个小熊分到了3个整个的西瓜,最后一个西瓜每个小熊得到一部门,那么这一部分怎么表示呢?从而教师顺利的引入了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恍然大悟。
2.小组讨论创设互动情境
在课堂互动中,小组讨论能够迅速的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从而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在分组的时候按照组间相同、组内互异的方式进行,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教师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定的话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同学们在小组辨证讨论的时候能够提高理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认真的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并且给予合适的评价,保证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提升。互动环节是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环节,是学生和老师热切的讨论环节,所以教师要用包容的心态接纳每个学生的观点。
3.角色扮演营造互动情境
在进行互动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加强实际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乘法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模拟一个购物环节,在一个商场中有老板有顾客,顾客选购物品,并且和老板进行讨价还价,从而熟练的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扮演顾客的同学选购了5个帽子,每个8块钱,给了老板100块钱,需要找回多少钱?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生活能力都能够很好的提高。
四、注重课堂互动的效率
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时候,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提升课堂互动效果。教师尽量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鼓励和期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前进的信心,从而更加充满热情的进行课堂互动。对于在课堂中表现不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私下的谈心,找到同学消极的原因,帮助同学克服困难,更好的进行数学的学习。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非常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最常见的互动手段是多媒体技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师要掌握良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互动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