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竺可桢是气象、地理学家,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他深入研究了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写了许多篇论文,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北海公园的守门人都还清楚地记得,每天早晨有位老人从北门进入公园,然后从南门出;晚上从南门进,北门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走了20多个年头。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
他进公园,不是为了游览,而是为了对公园里山水、花草等进行观察。他想知道:哪天北海的冰开始融化,哪天桃花开放,哪天白色的柳絮飞舞,哪天布谷鸟初次鸣叫……几十年对大自然的观察竺可桢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他能从千树万枝中发现长出的第一片绿叶,从喧闹的城市噪音中听出第一声蛙鸣,透过空中密如蛛网的电线看到第一只燕子,从春风中辨认出第一丝柳絮……他把看到的都记录在大自然日记里:
“3月12日,北海冰融。”
“4月20日,燕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5月23日,布谷鸟初鸣。”
…………
观察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有什么用呢?冰融花放,絮飞鸟来,都是物候学的信号,它们同气候的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弄清楚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反应,可以用来预测农时,指导农业生产,还可供预报天气时参考。竺可桢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在北海公园观察了23个年头,从而绘制出一幅十分珍贵的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
竺可桢观察物候,都留有详细的记录。有时因工作忙,不能亲自去观察,就请爱人和女儿帮忙作记录。从1936年1月1日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共计38年零37天,从未间断。每天记录天气阴晴、风力级别、气温高低,以及相应的物候现象。他的自然日记有40多本,近千万字。在取得了这样十分雄厚材料的基础上,他写出了备受人们欢迎的《物候学》一书;83岁时还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
竺可桢不仅学到老,而且还做到老。1974年2月6日清晨6点,天还没破晓,寒气袭人。躺在病床上的竺可桢慢慢坐起来,习惯地摸了一下外衣左边的小口袋处,然后又慢慢地把手放下来。这一习惯性的动作,勾起了他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原来,竺可桢平日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温度计,每天清晨一起来,他就把那支白铜套子里的钢笔式温度表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后记录所量的气温。这只温度表,就插在外衣左边的小口袋里。现在,他再也不能到院子里用那支心爱的温度表测量气温了。然而,事业心驱使着他,抬起颤抖的手,拧开收音机的旋钮,仔细倾听着天气预报。他戴上眼镜,借着台灯的光,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小字:
“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写完后,老人想把笔记本合上,忽然想起一件要紧的事,又戴上眼镜,在刚才那行小字下面,注上两个字:“局报。”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第二天他便与世长辞了。
他为什么要在记下天气预报之后,又加了“局报”两字呢?原来,这“局报”是指“气象局预报”的意思,它有别于自己平日亲自观测记录的天气情况。这对于一个习惯自己给大自然记日记的人来说,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时,才不得已根据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