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近日在网上读到于永正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报告。于老师提出:“语文课上,学生能把一篇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语言有了,形象有了,感情有了,表达方法也有了。如果读不好,则什么也没有。”《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阅读方法的支持。“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各个学段一以贯之的要求。
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唱读、念读现象比比皆是,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经由部分学生口中道来平淡无奇。对此,一些老师也满腹委屈:课前预习布置学生读书多遍,课堂上也大力抓了朗读。为什么呈现出的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我们到底怎样做才能使学生逐步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从而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呢?就平时观察到的课堂事实,我有如下的认识与体会。
一、课堂学习事实
教学片断一:《秦兵马俑》
师:这么多同学都提前进行了预习,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读课文?
生:……“生动地再(停顿了几秒钟,断开了)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下面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
师:(冲学生一笑)你有勇气第一个站起来读课文,很了不起!这个句子比较长,有点难度,不要着急,请你再读一遍。
生: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宏伟气势。(丢了“的“字)(这孩子站在座位上涨红了脸)
师:这次比上次读得有进步,句子连贯,如果你再细心些,不丢字,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再读一次,一定行。
生: 生动地再现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丢了“了”字)
师:(拍了拍学生的肩膀)不要紧张,深吸一口气,先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再读一次,就一定会把丢掉的字读出来。
生:(第四次读)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
教学片断二:《孔子拜师》
师:请学生边读边思考: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
(学生纷纷说出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等品质,但无一人提及老子)
师:大学问家孔子知识渊博,门下弟子三千,可是他还不辞辛苦,不远千里去拜老子为师,再仔细读一读课文中孔子拜师的经过,以及文中重点描写孔子和老子对话的部分,尤其是对话时的动作和神态,看看老子有哪些品行值得人们敬重。边读边想,用心的孩子一定有所发现。
(学生静心地阅读)
生: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从“迎候”二字看出老子非常有礼貌,而且也很谦虚。
生:“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从这句中我能体会到,老子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无私地教育、关心我们。
师:这就叫做“诲人不倦”。刚才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不但把字看在眼里,而且读到了心里,这样读书,你会越来越聪明。
……
教学片断三:《长城》
学生在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时,虽然读得比较投入,但是感情仍然不到位。这时,教师安排了三次情境引读——
第一次:呼啸的寒风中,劳动人民穿着单薄的衣衫,冻得通红的双手,吃力地将一块块砖垒在长城上……(学生读文)
第二次:炎热的骄阳下,劳动人民头顶烈日,瘦弱的肩膀挑起一担担沉重的沙石……(学生读文)
第三次:陡峭的山岭,一级级的石阶上洒下他们辛劳的汗水……(学生读文)
……
师:(PPT出示课文插图, 播放气势恢宏的音乐)同学们,这就是长城的万里图,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起起伏伏,曲曲折折,号称万里,如果把明代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筑起一道一米厚、五米高的墙,可以绕地球一周还多呢!万里长城长又长,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它就是那东方巨龙。(有感情地读全文)……
二、观察与分析
我们分别来聚焦三位老师的阅读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一中,在老师的一步步耐心等待、鼓励、引导下,经过四次努力,学生终于把句子读通顺,可见,老师舍得在学生读通课文上倾注精力与时间。叶圣陶曾经说过,拿到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该是“读通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教师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分段分层,而要要求学生将全篇课文作为一个直觉整体去感知,从而获得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课堂上,学生读得不正确、不流利主要表现在:遇到新学或不认识的字被卡住;习惯性地丢字或添字;读破句子,等等。很多时候,这些现象并没有引起语文老师的足够重视。有的老师在读通文章上总是吝啬时间,检查读书效果时,经常是中等生和优生唱主角,忽视后进生。有时虽发现了问题,例如学生将生词读音读错,老师指出了,纠正了,匆匆而过,却没有再进一步落实强化,这使得初读课文成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何以提高呢?要知道,学生在课堂上的读书更需要教师的耐心等待。教学片断一中的孩子是幸运的,老师给了他四次进步的机会,有了这成功的体验,他一定对读书、对语文学习兴趣倍增。而这位老师看似简单、春风化雨一般的启发引导又是何等的功德无量啊!
《新课标》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守望和回归。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老师急功近利地寻找“语言运用”的捷径,在“语用”观的大环境下,出现了一种语文教学的怪圈——内容理解尚未充分,学生便嚼着“夹生饭”大练“语用”,忽视了对课文内容的最基本的理解。老师们似乎谈“理解”即“色变”。其实,重点词句的含义、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是一定要通过反复读文来深入理解的。教学片断二中,由于文中对孔子的描写比较具体,学生对孔子品行的交流积极而热烈。此时学生的阅读更多关注的是文章的主角,而对于老子这一重要人物,则没有通过深入阅读去感受和体会。这时,老师没有越俎代庖,也没有让学生漫无目的、大海捞针式地读,而是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关注人物对话、神态、动作边读边思,通过充分深入的对内容的理解,学生 “情动于衷而发于言”,在读课文时对于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声情并茂。这样既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走近人物,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而且基本的情感基调渲染是以情带读的必要步骤。我们可以从教学片断三中看到,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是机械地从技巧入手(如告诉学生:这句话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话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个地方要读得慢一些,那个地方要读得快些;这个字要重读,那个字要轻读……)而是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上下功夫。教师一咏三叹式的引读,层层推进,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中华民族的精魂在厚积薄发的朗读中慨然回荡。教师趁热打铁,继续用“以情促读,再次加温”的方法推波助澜,在老师的再次激情引读下,学生酝酿积淀的感慨与自豪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课终,终于得以宣泄喷薄。
纵观以上三个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断,深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功在课堂,“读”永远都是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语文教师要将“读”进行到底。即,要在读通课文上舍得花时间:把功夫扎扎实实地花在读原文上,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发现:15+5>5+15。初读时,用15分钟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再用5分钟师生共同交流,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胜于5分钟读书,15分钟讨论交流。要在读懂内容上舍得下功夫: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并非是老师的条分缕析,而是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踏踏实实地读书、思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要在读出感情上做适当渲染:课堂上,学生对情感体会得不到位时,教师情感充沛、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可以把学生自然地带进课文的情感氛围里。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小榄镇升平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