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性格的多维解读

2015-05-30 20:21黎芸
参花(上) 2015年5期
关键词:汉献帝董卓袁绍

黎芸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起于微末,但入局有方。他既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阴险毒辣的弄潮儿。他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大枭雄,他的多重性格贯穿着他的一生。对曹操的性格进行多维的解读,有利于我们了解他那不平凡的一生和加深对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认识。

汉末社会大动荡,道德观念沦丧。用“礼”、“道”、“义”来衡量英雄的标准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这个时代需要有能力的人才能引领社会,更需要新的方式重新诠释英雄的概念。英雄能用武力、智谋来使社会平安稳定,而行为上未必一定遵循“圣贤之道”。在这关键时期,出生于官宦家庭的曹操挺身而出,凭借自己的谋略与狠毒,成就了一番霸业。为三国时期英雄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

一、审时度势,远见卓识

曹操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局面一片混乱之时,曹操能洞察先机,透过现实的表象预测未来局势,从而迅速作出决断。董卓在京城动荡,政局一片混乱之中,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刘协为傀儡皇帝。那时他对曹操十分器重,“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但曹操对董卓的为人是了解的,他认为董卓是一个缺乏政治头脑又有政治野心的家伙,董卓到洛阳后的所作所为,曹操更是亲眼所见,他料定董卓无非是逞一时之势,终将归于失败。像董卓这样的人,不仅不能与其同流合污,而且要创造条件打败他。于是,曹操在这年的九月,偷偷离开洛阳,走上了公开反对的道路。

后来袁绍想与冀州牧韩馥一起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遭到曹操的明确反对。太祖答绍曰:“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当时袁绍势力滔天,然而曹操早已看清,关东诸将没有一个以汉家天下为己任的人了。这样,他只有和他们分道扬镳。

曹操对汉献帝早有挟逼之心,曹操在占据兖州后,便与群臣商讨迎接献帝的事,一开始,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然后只有荀彧独排众议,支持其迎接汉献帝,曹操听了荀彧的意见,满心欢喜,便立即遣人去迎接献帝。同时,袁绍的谋士也劝诫袁绍趁势迎接汉献帝,然而袁绍一时拿不定主意,白白坐失了良机。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增。曹操的得势,袁绍有些后悔,他摆出盟主的架子,要求曹操将汉献帝迁到离自己较近的地方,然而曹操却以献帝的名义责备袁绍的不忠。由此可见,曹、袁当时在迎献帝这个事关重大的政治问题上,袁绍以其见事迟疑,优柔寡断而彻底败在了曹操的手下。这是曹袁之争的开始,也是曹操智胜袁绍的明显之例。

二、酷虐奸诈,不择手段

处于乱世之秋的曹操生性多疑,奸险狡诈,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曹操认为董卓必将失败,于是只带上几个亲信随从,细软之物,骑着骏马,抄着小路向东朝着家乡方向急驰。路过成皋,已是人困马乏,便到老朋友吕伯奢家中借宿,碰巧吕伯奢外出,五个儿子都在,他们准备尽地主之谊。曹操因为违背董卓之命出逃,所以当他听到“食器声”,怀疑他们谋害自己,于是连夜杀死数人。曹操因疑杀人,既而又凄怆地说:“宁可负人,毋人负我。”此句话将曹操奸险毒辣的性格表露无遗。

随着曹操征战步伐的推进,其树敌也日益增多,借机刺杀他的人也层出不穷。为此,曾经对人说:“谁欲加害我,我就会心跳。”为证明这一点,他事先安排一侍从官,命其暗中带刀靠近曹操,并答应予以重利。那侍从官欣然照办,然而,曹操命人在其身上搜出刀剑后,立即将其斩首示众。此外,他还对人说:“我睡觉时,诸君莫靠近我。因为我梦中杀人自己竟全然不知晓。”某日,曹操和衣躺下,假装睡熟,一近侍怕他受凉,上前为他盖被子,曹操翻身跌起,一剑将近侍刺死,又倒身呼呼睡去。为保住自己的性命,来制造舆论,从而达到保护自身安危的目的。

三、思维独特,风格诡异

曹操处理事物,很有见地,行事风格往往出人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春,汉太医令吉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造反,进攻许昌,烧毁丞相长史王必军营。“王闻王必死,盛怒,召汉百官诣邺,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乃实贼也皆杀之”按照一般思维方式,救火者不要说是无罪,更应该论功行赏,然而曹操确将他们诛杀,他认为放火之人想以救火为名,推波助澜,从而制造混乱。他的目的是想镇压放火者。所以只有杀了站左者,才不会漏掉放火者。曹操出乎意外,虽无情却合理。

曹操面对失败,也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乐观与豁达。曹操战船被烧,从赤壁向华容道逃走。当时道路泥泞不通,又遇大风,于是曹操命令老弱之兵背草填路,骑兵得还。老兵被人马践踏,死者无数。“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极”。曹操在众人皆哀时,却能发现值得高兴的事情,而大喜,为对方总结经验,找到对方没大获全胜的原因,化悲观为快乐,这是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也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曹操被马超追击,箭如雨下,诸将见失败,没有看见曹操,十分惊慌。当看到张颌保护曹操而来,便悲从喜来,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泪。曹操面对失败,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大笑,接着若无其事地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反映出来的乐观、沉着的精神状态,这对稳定军心,树立必胜的信念起了有益的作用。曹操是三国时期大笑次数最多的人。

四、求贤若渴,唯才是举

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在用人方面他大胆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在门阀制度森严“任人唯亲”的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进步思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短歌行》集中表现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其盼才、爱才、敬才、信才、用才的态度。为了招募贤士,他曾五下求贤令,当时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聚集曹操营下。每当曹操遭遇困境时,他的谋士总是能提供良策,并且他也善于纳谏,虚心接受,许多骁勇善战的勇士也被纳入其麾下。曹操惜才的品质,多次帮助他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就拿官渡之战来说,初战白马延津时,在徐州被俘的关羽正在曹操军中,曹操十分喜欢关羽的为人和武勇,想把他留下来为己用,就一直厚待关羽,任他为偏将军。所以在白马战役中,关羽一刀将袁军大将颜良刺死于马下,解了白马之围。后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曹军经历一月苦战,兵少粮尽,士卒又极为疲惫,使曹操感到同袁绍这样长期周旋下去是很危险的,便产生了退还许都的想法。为此,他给留守在许昌的荀彧写了封信,征求意见。而荀彧却力劝曹操坚守战场。因为战争中有利的形势和主动权,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眼见袁绍军队就要精疲力竭,战争局势很快有转变。曹操见荀彧信后,很受鼓舞,增强了他同袁绍周旋到底的决心。

不久果然机会来了,在曹操粮草殆尽的时候,故人许攸来投。“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许攸被曹操的盛情所感动,便向他介绍了袁军军情,并且献计火烧乌巢屯粮,曹操依计行事,使得战局大为扭转,袁军随之被消灭。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相比之下,袁绍在用人的方面远远不及曹操。在这次战争中,田丰劝袁绍趁曹操袭击徐州刘备时,袭击许都,这不失为局部取胜的好方法,但袁绍因为儿子有病拒绝了这一建议,可是当曹操击走刘备还军许昌后,他反而要进许都了,田丰见情况又变,又劝阻袁绍,袁绍却听不进去。田丰苦谏不止,袁绍大怒,下令把他囚禁起来。袁绍因为许攸族人犯法,而迁怒于许攸,并且怀疑许攸献计别有用心,逼走许攸,这为乌巢失火埋下了祸根。两人截然不同的用人方式,导致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而袁绍则众叛亲离。这种情况下,袁绍战败就不足为奇了。

当今社会,由于受利益的驱动,上下级之间往往缺乏真诚,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一些员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感到十分压抑,所以一有跳槽的机会他们便溜之大吉。如果领导对下属多些关爱少些埋怨,多些真诚少些欺骗,多些宽容少些报复就有可能将更多的员工留住。因材施用、人尽其才。

“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当今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取得巨大进步,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受时代和阶级的约束,曹操的某些性格和做法不一定适应现在社会。所以我们要吸取其身上的精华,去除其糟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孙盛杂记[M]北京: 中华书局,2011.

[3]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山阳公载记[M]北京: 中华书局,2011.

[4]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M]北京: 中华书局,2011.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汉献帝董卓袁绍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