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

2015-05-30 20:20张楠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公民意识

张楠

摘要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吸收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论证,探寻了公民意识养成视角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民意识法律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对公民意识的重视,大学生法律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然而,当前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现状距离公民意识养成的目标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法律教育理念上,传统法律教育理念强调义务本位忽视权利意识的养成、重实体法轻程序法、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往往停留在“了解基本法律常识”、“遵法守法不犯法”的层次,对于学生的公民意识养成没有成体系的引导和培养,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缺乏积极主动性,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基于公民意识养成的要求,依托教育目标和任务,理性构建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体系已经成为广大高校法律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二、公民意识养成视角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

(一)高校法律教育边缘化倾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新生入门的一门必修课,囊括了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全部内容,也包含了专业法律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法制史除外),但讲授法律知识和理论的内容较少。改革后,实际的上课量得到了削减,使法律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时间更为紧迫。虽然新方案加大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力度,但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以法律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为基础的,离开了法律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只能是无本之木。多数教师认为法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淡化了,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消极的守法教育,义务本位的教学取向

尽管最近几年,重视进行系统全面的法律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但目前师生的教学活动仍然主要是围绕法律具体制度、條文来展开,教学评估也停留在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很多大学生学习法律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更多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仅仅是了解现存的法律条文,没有真正的内化为个人意识,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应有的公民素质。

(三)法律教育的局限性

1、过于强调对抽象的法学理论的教学

法学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即使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也不是很容易深刻理解的。如果给非法学专业学生讲授过多深奥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不仅短时间内消化不了,甚至会使得学生打起“退堂鼓”。

2、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义务而忽略权利

以往我国在高校开展法律教育时,大多都是向学生灌输各种法律知识,基本没有涉及到法律的价值问题,纵然有些学校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往往也都是站在宏观与全局的位置上去思考讲解。这说明以往的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受教者成为一个守法、遵法的公民。这样的直接坏处是仅仅让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从而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更谈不上利用法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缺失

很多大学生在面对侵权事件后主要采取法律手段的少之甚少,许多大学生都采取法律手段之外的途径解决,并没有将自身学到的法律只是进行运用。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缺失,更加谈不上法律信仰。

三、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法律教育

依法进行学生管理,就是按照《教师法》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定,依法管理学生各项事务,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标准,采用合理的课程方式,提升教师本身的法律意识,在学生法律教育的各个管理环节中提升其教学效率,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多种课外法律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中法律兴趣的培养

要积极借助实践专家的教育作用,通过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来校给学生举办讲座、座谈和法律咨询等,丰富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在对法律知识进行宣传的时候,各髙校要从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这一工具,诸如校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载体,或通过海报、横幅、宣传栏、宣传标语等传统形式来告知学生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展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周、法制宣传月活动,使法律教育更加生动活泼。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要提高大学生乃至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一是国家必须真正落实“依法治国”,提高立法质量,使大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对法律产生信仰。二是社会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而良好的法制环境,也能有利改善当下大学生不重视法律的局面,更能消除一些大学生的侥幸心理,减少违法犯罪,逐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四)増强网络法律教育

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大学生应该知道,网络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加强互联网的监督管理。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监督机构的职能,在人员的配备上,要选择和培养一些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在网络信息的处理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使得负面信息无法传播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五)进行长效的校园法律文化建设

法制教育绝不能孤立地看待,而是一个全面工程。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都可以成为传播法律知识的阵地。例如,开展校纪法规的宣传学习,定时公布学生的违纪处理结果。成立法学研究的学生社团,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进行法律文化学习。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ACK

Y1561)

参考文献:

[1]刘颖.以法律思维为核心塑造公民意识[J].知识经济,2009,(17).

[2]李璐娇.大学生法制教育功能新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教育”课的法制教育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16.

[3]蔡卫忠.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团委)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公民意识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