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敏
摘 要:教育也要体现个性化,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可以很好地发展他们的个性,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更有效地推动个性化教学的关键。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学生作文个性化评价对作文教学个性化的促进与学生个性化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作文;个性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57-01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研究学生作文个性化评价对作文教学个性化的促进与学生个性化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评价是强化作文个性因素的一种手段、一种导向、一种保证,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作为一种配套改革,必须实施个性化作文评价。
一、树立新的作文评价理念
个性化作文评价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要单从“文”的方面评价一篇作文,更要从“人”的方面去评价一篇作文,从“文”的角度去看“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去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教作文其实就是教做人,要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见“文”不见“人”的弊端,作文评价应重在评“人”,而不是重在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是个性化作文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确定新的作文评价内容
作文评价应该以学生作文的个性为重点内容。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做示范,让孩子在现实生活或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孩子画完,往往问“好不好”。而中国孩子学画画,画完后往往问“像不像”,细想一下,“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存在同样的弊端,追求的是像不像,而像不像的评价标准是老师的共同要求或范文的样子,忽视的是好不好,不关注学生的个性表现和创造能力,我们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老师心里总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个“参照物”,如所谓的学生优秀作文选、课文中的范文等,这种旧观念必须改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作文评价新理念,主要从作文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是否有创造性等方面来评价,多看学生的纵向发展和进步,这样,个性化作文教学才能在正确的导向下健康发展。
三、制订个性化的作文评价标准
判断一篇作文是否有个性,或者个性化程度如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1)内容是否新颖,特别是观察到别人未注意的材料,有无时代气息;(2)思维是否有创见,表达或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3)构思是否独特,善于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从平常中见异常;(4)布局是否巧妙,文章看起来是否跌宕起伏,引人入胜;(5)语言是否灵活,是否运用多种手段和修辞手法,用词是否简练形象,含蓄动人;(6)感情是否真挚,是否有“无病呻吟”的感觉;(7)想象是否丰富,是否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欲望,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作文评价要“多议少评,多评少改”
个性化作文评价就评议来说,要提倡多“议”少“评”,“议”的本质是欣赏,“评”的本质是下定论,这是完全不同的作文评价观。“议”的前提是师生处于民主、平等的地位,以商议的语气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易于接受,而“评”是老师作为“裁判者”,师生地位不平等,“盖棺定论”式的评价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就评改来说,要提倡多“评”少“改”,因为根据语言习得心理机制的理论,学生作文中的语言缺点和毛病不是老师的一两次修改就能解决的,而是随着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自然解决,在作文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老师这次改了,下次学生还犯同一个错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再说,作文的毛病由学生自主修改效果会更好。因此,学生、教师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评”字上下功夫,多实施激励性评价,重在培养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树立作文信心。
五、宽容学生作文中的一些毛病和缺点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缺陷是正常的,对此,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评价学生作文有一条“底线”就是学生想写、敢写、能写,如果因为修改学生作文而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挫伤学生写作的兴趣,那么宁可不改。因此,教师要宽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毛病,允许它存在,特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这不是教师有无责任心的问题,而是尊重学生写作规律、保护学生写作兴趣的明智之举。评价学生作文时老师要多一点宽容心,不要因为错别字多而全部否定学生作文中的其他优点,至少不要把错别字的多少当作评价学生作文的重要标准。修改其实是“裁剪”,为的是使树苗更好看一些,但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更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有了营养,“树苗”才能生长得更好,我们必须在“生长”和“好看”之间权衡轻重,做出取舍,不要为了“好看”而限制其“生长”。
六、允许评价的主观化
对个性化的作文进行评价,应该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评判。我们平时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学生的作文而言,我们就是读者,为什么不允许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和评价呢?按照这个观念,对同一篇作文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恰好就是一篇好作文,相反,对同一篇作文大家都是同一种看法,并非就一定是一篇好作文,作文评价要允许老师有不同的看法,尊重老师的不同感受。在考试评卷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作文评分标准,先是列出内容、语言、立意等几大条要求和分值,每大条又细化出若干小条的要求和分值,老师一条条地对照,一条条地打分,最后,累加起来就是学生的作文分数,这样看似“科学”,看似“客观和公正”,其实恰恰是评价的标准化导致了作文的标准化。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评价学生作文时实际上都是从整体上感受和评价的,而不是一条条对照打分来评价。在语文试卷中,习惯上把作文列为主观题,而评判作文却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追求所谓的“客观和公正”,这实在是一大怪事。因此,评价作文时不应该设什么评分标准,给评阅老师多一些自由,凭自己的“感觉”去打分。
七、重视课堂随机评价
作文评价方式分为正式的作文评价和课堂随机评价两种,但平时老师们容易忽视课堂上的随机评价。课堂随机评价是指在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口语表达、展示作文等教学环节即时灵活插入点评式语言,是作文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作文课堂上实施随机评价,可激励学生,反馈信息,启发思考,活跃气氛。随机评价从内容来看,有态度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能力评价、思维评价、意志评价、人品评价等等。从方法来看,有直接评价、间接评价、对比评价、感觉评价、顺延评价、假设评价、想象评价、礼物评价、作用评价、环境评价等等。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随机评价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语言简洁形象,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把握课堂的能力,有很敏锐的语感,有时还要引导和调动学生参与评价。
个性化作文评价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一是可以让学习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二是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互相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三是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关键是围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分析理解能力等来进行。四是不断提高老师的工作效果。个性化的评改方式对教师而言,力避了以往评改工作的高付出、低收效等缺点,教师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中,教师自身也常常受到触动、受到启发,教师的工作成效可以用“事半功倍”来形容。
作文评改历来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教师要想从沉重的“作文山”中走出来,摆脱传统评改方式的艰辛与无效的沉重枷锁束缚,我认为,个性化作文评价方式非常值得广大教师进一步探索,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先海.建构个性化作文评价的新体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04).
[2]刘丽.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马菁.个性化作文——我对作文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师,2006(10).
[4]马红梅.优化写作环境,感受现实生活——“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J].文教资料,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