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浏览照片能够进入对历史的回溯,而当面对花团锦簇、和谐安康的美好图景时,人们被影像唤起的是对图像所表达的现实的认同还是排斥?
——孟韬
《人民画报》自1950年创刊之日起,就承担了为国家的对内和对外宣传服务的使命。毛泽东主席为这本全国性的大型画报亲笔题写刊名。这本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国家画报,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一起,成为“文革”期间仅有的四本没有遭遇停刊命运的报刊。时至今日,回望《人民画报》封面60多年的影像变迁,完整地串起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个片段,提供了从传媒角度研究中国社会建设、人民生活和新闻宣传策略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完整文献。
国家画报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是宣传对外政策,树立外交形象,宣誓国家意志和形成舆论导向。《人民画报》,中国的国家画报在共和国成长的历程中,从未间断记载国之变化。新中国历史上不可绕开的大事件在《人民画报》中都能找到直接或隐喻的诠释。
从1949年开始,人民画报从多方面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新兴的国家在工农业建设、社会、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发展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各民族大团结的和谐之音(1952.1)和国家对于和平的美好意愿(1952.10.);国家外交重要的历史时刻(1952.3.)和国家工农建设的欣欣向荣(1953.2);国民生活的祥和(1955.4)和文化艺术的丰富(1957.3)……在共和国经历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人民画报》通过对封面照片的选择和使用,呼应了国家的立场和态度。1957年8月23日,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同年《人民画报》的9月号和10月号分别用群众集会的场面和“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照片来反映国家面临国土主权问题时国民的反应。这是《人民画报》第一次在用民众的呼声激烈地回应并且影响世界的舆论。同年的3月10日 国家平息西藏武装叛乱,画报5月号就选择了藏族姑娘美好的笑脸刊登在封面上。
《人民画报》的封面照片,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官方姿态的沙龙影像,形成独特的审美模式,用愉悦视觉的图像来传播官方思想。在影像的选择过程中,这些封面照片大多有典型的事件、典型的人物、典型的情绪和典型的瞬间,使用完美的光线、均衡的画面构成、为宣传而摆布的人物姿态和切合主题的环境、道具……虽然照片经常由于摆布拍摄而缺少新闻性和现场感,但在传播的过程中,摄影作品的记录属性为宣传增加了可信度和感染力。
《人民画报》向国际社会呈现着当家作主、翻身得解放的中国人民群众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昂扬向上的群体意识,树立着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形象。然而,随着国家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人民开始被裹挟在政治的漩涡之中,中国政局的变化也在这一本画报的封面中有所反映。
1966年开始,中国的政治运动波澜壮阔。国家主席毛泽东以史无前例的频率出现在《人民画报》的封面上。1966年5月毛泽东亲自起草、修改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同年9月,毛泽东主席的照片成为《人民画报》特大刊封面,而在此之前,主席的面孔只在1950年的创刊号上出现过(1951.2曾用毛泽东侧面纪念章)。1967年,全年12期《人民画报》均是以毛泽东的形象作为封面(其中6月和11月号为绘画作品)。1968、1969两年间,毛主席的面孔在每年的画报封面上出现6次,1970年出现5次,1971年出现3次。领导人在国家画报上如此高频率的出现,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实属少见。中国正在创造领袖神话,国民沉浸在对领袖的狂热崇拜之中。
1971年之后,《人民画报》封面上“人民”的意味开始增多,封面已经不局限于用刊登领袖的肖像来表示对政治运动的服从,宣传策略由激进转向温和。宣传革命的样板戏剧照,抓革命促生产的场面登上了画报的封面。
此时,《人民画报》作为国家画报的背景和使命,弱化了封面影像对于社会动荡的记录和呈现,加重了国家视角和官方话语方式对影像叙述的影响和过滤。
随着邓小平在党内工作的恢复和展开,改革开放的提出,人民画报开始成为贴近人民生活的画报,封面也呈现出多样的态势。这期间,体育健儿(1980.8中国女排、1984.11奥运会)、风景、花卉、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更多的绘画艺术作品丰富了人民画报的封面,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对传统艺术的重新认识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激荡。随着科研专家、经济领域的杰出人士和被广大群众喜爱的明星(1987.4陈晓旭、1987.9刘晓庆、1992.1巩俐、1993.5许晴、1997.4宁静、1998.6瞿颖)陆续登上人民画报的封面,封面人物从生产、建设能手到科技、经济精英和影视明星的变化,说明中国国民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已经从群体的共性向突出个性和多样性转变。
从1999年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画报封面选用也呈现出新的变化。除了延续以往向世界展示中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民主进程外,开始对世界性话题有了更多的关注(2002.6.阿拉法特艰难的选择,2005.10.卡特琳娜飓风,2006.6.世界杯足球锦标赛),对国家面临的困境不再是漠视与回避(2003.6.非典的爆发)……作为一本国家画报,《人民画报》的使命不仅仅是向世界呈现中国,还向世界提供中国对外界的观点和看法。
《人民画报》见证共和国60多年国民生活、国家偶像、政治形式和宣传策略等多方面的变化。封面中的照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实影像而是宣传影像,在成为国家画报的封面时,它已经从摄影的记录特征中抽离出来,演变成一种宣传模式。这种为意识形态服务、为政治宣传服务的摄影,不只存在于中国,这是许多国家和政府都采用过的有效的宣传方式。美国国家地理的编辑Leah Bendavid-Val(莉雅·宾达威瓦)所出版的《宣传与梦想》(Propaganda and Dreams: Photographing the 1930s in the USSR and the US),是对1930年代美国与苏联官方摄影的比较。这两个分别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的官方影像有着出乎意料的惊人相似。他们同样通过人们的生活细节来表现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用共同的事件(跳舞等休闲活动和群众在街头的集会游行)来表达社会的政治形势和民主空气。由此可见,影像被作为宣传工具来表达观念和情感的时候,无可避免地烙上国家意志的印记。
我们浏览照片能够进入对历史的回溯,而当面对花团锦簇、和谐安康的美好图景时,人们被影像唤起的是对图像所表达的现实的认同还是排斥?对影像的描述产生的是认可还是对抗的心理?这些被用于宣传的平静的影像背后的历史是否跌宕起伏,暗流涌动?唯美的影像背后,历史背景是否惨烈、无奈甚至满怀悲壮气息?在以人民群众为历史主角的社会里,进入公众视野是否必然符合国家意志和由国家树立的标准的先进人物?而对这些用于在政治文化宣传语境中的影像,用历史的辩证态度对照片进行解读,才可以从这些照片中获得更多启示。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影像进行一次60多年政治史与社会史的追溯,却不能忽略这些影像背后多重而复杂的情境。
苏珊·桑塔格说,正是画面使得我们记忆,问题不在于人们透过照片来记忆,而是他们只记得照片。任何影像进入传播领域,都是一种主观意识选择的结果,要警惕的是,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摄影,对于任何作为工具的影像的研究,都有可能形成阅读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