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荒政著作价值刍议

2015-05-30 00:29黄静
北方论丛 2015年5期
关键词:灾害价值

黄静

[摘要]悠久的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社里,在自然灾害频发背景下,先人不断深化对自然灾害的思想认识,同时,在与之长期抗争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灾救灾及灾害防备经验。这些思想认识和经验反映在厚重的荒政著述,不仅真实地记录了灾后黎民生活,也揭示出众多凝聚鲜血的救荒法则。无疑,这些浸透着先贤智慧的救荒举措、思想与救荒制度,是华夏文明不断进步的阶梯。进一步研究、总结和借鉴这些文献史料,研究自然灾害及灾后民生保障,探寻繁荣经济之路,反思灾害救济和进行灾害制度性建设,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灾害;荒政著作;文献史料;价值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5-0090-04

[收稿日期]2015-06-28

人类在不断改造、征服自然和自身进化过程中,创造出璀璨夺目的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人类也清醒地发现,大自然无时无刻、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不断承受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侵袭,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与此同时,也开始不断认识和了解自然灾害,进行防灾、减灾和救灾的思考与实践。诚如专家所言:“一部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经受灾害困扰,又坚持不懈地与灾害相抗争的历史。”[1](p.1)从历史上看,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作为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传统农耕文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民生艰难,一旦灾害降临,后果甚为凄惨。因此,救灾救荒成为每个朝代都难以回避的十分棘手的政治问题,不仅涉及国民生命财产的保障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关乎一个政权的正当性和存续与否的问题。历代政府有关灾济的举措、法令规章等荒政制度,随着救荒活动的开展不断健全、完善,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救灾文献资料,浸透着先贤们治理社会的智慧。特别是有宋以来,有志之士通过爬梳经、史、子、集等文献,编撰众多荒政著作,不仅梳理了上古时代直至宋以来的荒政事例和论述,而且论证了筹措救灾的策略,详列出各种不同的救灾手段和各级官吏相应职责,切于实践,操作性强。

一、荒政著作概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对自然灾异,早在远古时代,即有诸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体现了远古先民抗击自然灾变的不屈精神和理想追求。文字可考的殷墟甲骨文献发现 “灾” 的文字符号,以及有关灾异巫术占卜记录,反映出先民对自然灾害的初步认识和神灵崇拜,先秦传世经典《尚书》中,关于部落首领大禹浚九川,排洪治水的记载,更是家喻户晓。不过,真正对荒政提及,目前似可追溯到《周礼》的记述:“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详列了西周时期诸如散利、薄征、缓刑、弛力、舍禁、去几、眚礼、杀哀、蕃乐、多婚、索鬼神、除盗贼等十二条具体荒政举措。那么,何谓荒政著作?曾主编过《中国荒政全书》《中国荒政书集成》等著作的夏明方教授认为,荒政书的说法,尽管没有明确定义,但大体上是指,中国历史上有识之士系统地总结和整理源自官方和民间的救荒经验和赈灾措施的著作,包括单行本和丛书本[2](p.23)。然而,在南宋董煟编撰《救荒活民书》之前,尽管在一些史籍文献中存有荒政的举措、法令、制度,以及精辟议论,却很少有专门论述荒政的作品。董煟因感于社会若救荒无术,则黎民百姓多有流离饿殍、转死于沟壑之患,故潜心编撰荒政专书,自名为《救荒活民书》。该书因切于救灾实际,实用性强,不仅受到当时朝廷重视,而且对后世影响很大,以此为标志,传统社会荒政著作的编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宋以后,元代纂写的荒政著作,主要有欧阳元《拯荒事略》,辑录了宋以前的救荒事例22条,以及张光大《救荒活民类要》,沿用董煟《救荒活民书》编撰体例,补录了元代救荒之政和相关事例。除此以外,宋元时期的荒政著述,史志书目中也有所见,如《宋史·艺文志》中,著录了刘珙《江东救荒录》、富弼《救荒流民经画事件》、丁锐《仁政活民书》等。

明代,作为又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灾害影响较以前严重。鉴于灾害的频发及社会危害的加重,明朝政府对荒政制度建设的逐步强化,反映这一时期的灾害及相关荒政制度建设的著作随之增多。经有论者爬梳史志目录,考证出明代荒政著作至少40部,其中存世至少20部[3](p.184)。荒政著作经过宋、元至明代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及至清代,随着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高度发展和完备,传统社会条件下,对荒政的论述也达到高峰。不仅荒政著作数量上增多,而且荒政史籍也在不断更新,编撰形式和记载荒政内容更为丰富。据统计,目前可以收查到清代荒政书高达352部,此外,尚有16部辑佚书目[2](p.27)。较为普遍的有俞森编纂的《荒政丛书》,陆曾禹书、乾隆帝钦定的《康济录》,嘉庆汪志伊《荒政辑要》,道光杨景仁编纂的《筹济编》等。此外,还有一些专述著作,诸如靳辅《治河方略》、方观承《两浙海塘通志》、杨锡绂《漕运则例纂》、陈芳生《捕蝗考》,以及王勋《扑蝻凡例》等等。

二、荒政著作的基本内容

我国传统的荒政著作数量众多,记述内容也十分庞杂,但从荒政著作撰写的基本内容看,主要是关于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救灾、减灾及防备灾害等应对举措、经验和荒政制度的系统总结,以及地方政府具体赈济活动、朝廷救灾所依据的法令法规的详细记述。据此,我们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类:

(一)考据、梳理通史性的全面荒政之策略、措施及法令。国人素有注重经验的传统,趋古法圣,尚祖宗之法,不轻言更易,由是,著述文章总是注意渊源,力求有章据。董煟专著《救荒活民书》,考据“自尧以降,至于宋,依序以陈”,书中分为三卷,上卷借传世经典文籍考古以证今,中卷详列、条陈当今救荒之举措、策略,下卷则尽力“备述本朝名臣贤士之所议论施行可鉴可戒可为衿式者,以备缓急观览” [4](p.3),可见一斑。其后,明代朱熊《救荒活民补遗书》,沿用董煟之荒政书和元代张光大《救荒活民类要》编撰体例,同时又正伪补缺,去除繁文,又添以“本朝列圣所下诏敕有关于荒政者,及采《为善阴骘》所载前代救荒之人续之,间以己意为之论断” [5](p.6)。全书将原有论著的三卷编撰形式变更为上下两卷,上卷侧重记载历代救灾事例和救荒时政;下卷详列救灾措施和策略,并附载元、明两代的救荒之政,著者借此期盼“古今救荒之道,展书便可得”为是。

(二)侧重收集、总结本朝及当代救灾之举措、制度及经验。例如,乾隆年间万维翰所著《荒政琐言》,其内容就“现行规条,参之末议,分为十则,附录成规,以备考核”,从平粜、出借、查灾、查赈、赈恤、以工代赈、劝捐、粥厂、流民、镇抚等十个方面就大清会典、则例中的具体规定做了详细解释[6](pp.461-478)。又如,时人姚碧所撰《荒政辑要》,将“历奉谕旨及通颁条例、现行章程,间或参考前人成说,汇为一编”,其中,还载入浙江省具体荒政办法[7](pp.737-739)。嘉庆时,江苏巡抚汪志伊所辑九卷本《荒政辑要》,“广集古今办灾之法,既详且备”,在相当长时期里,成为地方官吏的救灾指南和参考[8](pp.531-669)。道光年间,朱澍的《灾蠲杂款》,辑录了乾隆朝以来,有关灾赈的定例、上谕、灾案、部议通行等,清晰展示了乾隆朝以来,救灾法规的沿革变化[9](pp.743-818)。

(三)真实辑录著者亲力亲为的赈济具体活动。如清代湖广布政司参议俞森所著《荒政丛书》,在所撰写的《郧襄赈济事宜》中,辑录了其在鄂西北的郧阳和襄阳身体力行,具体处理逃荒饥民的十种禀文及告示,在“示谕饥民”中,我们不妨节录一部,可以管窥传统专制政治制度下,地方官吏赈灾中等待朝廷批允开仓的酸楚与无奈:

本道为汝等再四踌躇,日不安坐,夜不安眠,细细思量,要在无可赈济之中,再商救济之法,只有借动常平仓粮一法。但此仓粮,不但本道不能作主,连督抚大老爷也不便擅发。一有动用,部议必不肯依,处分立至,赔累不免。今本道尽力救济汝等,恳恳切切,详请两院咨部题本,毕竟要那动赈济,以活汝等……等得批允下来,便是汝等造化,也完本道一片苦心[10](pp.141-142)。

另如,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所著《赈纪》中,记录了1743年和1744年直隶大府天津、保定遭受旱灾引起的饥荒救济活动,收录了包括上谕、奏折、禀文、告示,以及一些统计和文书等公文,内容翔实具体,极具文献档案价值[11](pp.487-643)。

以上是对我国传统荒政著作内容的简要分类,实际上,荒政著作中有关灾害制度和相关救济内容的记述比较庞杂,难以全面而具体细分。法国学者魏丕信曾根据荒政著述的内容和形式,将其划为三类:第一,出于实用目的的指南类著述;第二,作为参考之用而刊行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第三,特别的救荒活动的材料汇编[12](pp.101-102)。

三、荒政著作的价值

在频繁而严峻的灾害面前,如何有效应对和救济灾害,降低或克服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关乎黎民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危及国家社会的秩序稳定。编撰荒政著作,指导实际灾害救助,是传统社会一个非常现实而急迫的需求,因此,众多荒政书籍的刊行,对于具体的灾害制度建设与运作,必然体现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这些凝聚先贤智慧结晶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检视当下经济、社会及灾害应急制度建设,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一)灾害救济的实用意义。传统社会里,能编著并刊出相关荒政书籍,一般为社会中有一定地位或学识之士:或为官僚重臣、组织救灾活动的各级政府官员,或为关注民瘼的乡间绅士。其编撰荒政书籍的目的,就是将古已有之,行之有效的救灾经验和自己的体会加以整理,寄望施行于当世,以垂范后世。诚如明人何淳之将历代救灾措施、经验汇编成帙,以“付之梓人,用备考镜” [13](p.203)。关注灾后民生困苦,以体现养民爱民恤民,践行儒家经世致用之精神追求。事实上,有些荒政著作所总结的实践做法、经验、举措,朝廷也相当重视。如《钦定康济录》,本为民人陆曾禹编著的《救荒谱》,后为吏科给事中倪国琏将其书稿上呈朝廷,继而引起乾隆帝重视,命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为首的要员予以进一步编篡,刊刻成《康济录》,终颁行于天下,成为各级官吏具体实施灾赈的实践指南。

(二)弥足珍贵的文献研究档案。作为历史文献的一部分,这些荒政著作记录下了各个朝代特定的历史情况,对于研究、分析相关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状况,具有独特的第一手史学档案研究价值。

其一,鲜活真实地展现了灾害侵袭下黎民百姓的困苦生活,震撼人们对灾害凄惨遭遇的认识,充分认识民生之艰难,哀民生之痛,珍视华夏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节。中国作为一个农耕文明古国,自足而封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技术较为低下,百姓经受常年辛苦劳作,即便是所谓风调雨顺的正常年景下,完成苛刻赋税能勉强度日已实为不易,一旦遭遇灾害侵袭,打击可谓惨烈。马克思曾对小农经济的弱点有着深刻的论断:“小生产者是保持还是丧失生产条件,则取决于无数偶然的事故,而每一次这样的事故或丧失,都意味着贫困化……对小农民来说,只要死一头母牛,他就不能按原来的规模来重新开始他的再生产。”[14](p.678)这种不幸的凄惨遭遇,史书屡载有“饿殍塞野”“人相食”“白骨露野”“卖儿鬻女”之类文字。实际上,灾害侵袭下的社会真实面貌,荒政著作的描述更为生动翔实。如对水灾之描述:“唯湖郡自入夏以来,淫雨淋漓者两阅月……大江盛涨,海潮挟东风以抗其朝宗之势,太湖出口水无所归,反随之倒灌。以是吴兴积潦有长无消,弥望汪洋,莫分阡陌。”[15](p.597)“癸未夏秋之交,雨迭倾盆,泄达鲜路,河渠泛溢为灾,田庐尽没……是时,民间衣食不给,子女半弃于途,呱呱之声远近相应。”[16](p.731)《赈豫纪略》记载了饥民无食以果腹,便“采棠梨叶、黄芦叶、荷贯叶、木兰叶为食,食尽鬻妻子” [17](p.278)。另有详记:

树皮既尽,遂掘草根。或以枯稻草细剉,焙令焦作屑,和少面为饼。或以观音山下所出白土(名曰观音粉,每斤价三文)和面为饼,其实即石屑也……食观音粉者,便溺闭,腹重坠,不能起立,皆死[18](p.651)。

诚然,史籍中不乏记载,在自然灾害的侵袭下,传统社会下国家往往责无旁贷,把赈济灾民视为“仁政”,给予高度重视并派员责令组织赈灾,一些负有“养民”“裕民”职责的基层官员,也广集乡贤民意,以具体举措施赈于民,特别是一些社会良知义士、乡绅善人,更是仗义疏财,捐输财米,建厂施粥,济民于水火,救民活命,涌现出可贵的人性光辉。不过,灾后非人的人间惨剧还是屡屡产生,不绝于书,却有其不可忽略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性。我们今天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可以发现:在传统社会封闭、脆弱、自给自足的“糊口型”小农经济缓慢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支撑传统皇权制度的广大仅勉能度日的家庭组织或个人,基本上不具备抵御灾害的有效能力。在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滞缓,整个国家财富完全集中于朝廷,基层社会资源严重不足,物质极度匮乏的境遇下,加上官吏管理水平、信息知悉、交通运输等条件限制,一时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饥民为了果腹,能有口气活下去,在生与死的紧急关头,基无过多的选择余地。原始的兽性使然,必然弱肉强食,卖儿鬻女,甚至“人相食”,为了一口生存之食,哪能讲廉耻与道德?从而使社会一度呈现为难以忍睹的极为野蛮的丛林社会。此外,惨烈的赤地千里、骨肉生死分离、白骨露野等景象,势必也强烈刺激人们的心理,裹挟着诸如极度的恐慌、忧愁、痛苦等精神伤害,产生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不可避免地对整个民族的心理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华夏民族却在无比困苦的灾害面前,生生不息、文化延绵不断,积淀并孕育出坚韧不屈、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应时时汲取并应无比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二,最为直接的荒政实证史料,便于人们认识自然灾害演变的规律,吸取灾害救济的历史经验教训,检视制度性规范建设。一定历史时期各种灾害发生的实况,以及由此带来极具惨痛的社会危害,时时警醒后人不忘灾害防备的安危意识,透过这些厚重的典籍文献,深入研究,必将促使后人思考现代社会下国家各项制度建设,探讨经济繁荣,民生保障以及促进人类发展的有效途径。

如前所述,我国传统社会下荒政源远流长,先秦以前就论及以“荒政十二”凝聚民心,奠定了传统农耕文明社会救灾制度的基本格局。其后历代政府虽皆仿行, 却兴废无常,荒政著述呈现了传统中国社会荒政制度变迁历程,其得与失,隐含着人类抗击自然灾害及有效赈济的规律,分析并把握这些规律造福于当下频发的各种灾害,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课题。董煟曾根据荒政实践的经验,提出人主、宰执、监司、太守、牧令等,上至君主下至各级官吏的当行之责,成为后世救灾的基本指南和圭臬。虽官方史书一般对传统荒政充满着“良法美意”“仁政”“均沾实惠”等溢美自夸之词,乃至贵为至尊的皇帝也常因灾求言,广修言路,反省政事阙失,甚至行“罪己诏”而自责,但是,民间的荒政著述,最为直接、也较为真实地将灾后政府的具体施政活动记载了下来,从基层方面反证出官方减灾防灾及赈济制度、举措的实际运行情形,我们从中清楚地发现,荒政制度与社会运行实效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因此,反思在纵然拥有良法与美意的制度下,如何能在社会实践中奉行得其人,真正施惠于民的机理,就成为研究这些厚重史籍的重要课题之一,而这些荒政著作恰恰为荒政制度与政治、经济、社会及法律等内在关系,提供了甚为翔实的实证分析素材,值得深入检视。

当然,荒政著作里,由于历史条件和著者认识水平的局限,必然存有不足之处,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们珍视这些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荒政著作史料,汲取有益的灾害救济经验,对于依然遭受灾害侵袭的今日世界,探讨如何提高防治灾害、减少灾害损失、提升灾后重建效果以及构建完备的救灾制度体系,特别是在高扬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构建法制以充分保障制度施行实效,救民活民,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疑,这些荒政著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8.

[2]夏明方.救荒活民:清末民初以前荒政书考论[J]清史研究 2010(2).

[3]鞠明库.灾害与明代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董煟.救荒活命书点校说明[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5]泰和、王直.救荒补遗书序[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6]万维翰.荒政琐言[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一)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7]姚碧.荒政辑要[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一)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8]汪志伊.荒政辑要[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9]朱澍.灾蠲杂款[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四)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10]俞森.郧襄赈济事宜[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一)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11]方观承.赈纪[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一)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12]李文海,夏明方.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3]何淳之.荒政汇编[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1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5]王凤生.荒政备览自序[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16]邵廷烈.饲鸠纪略[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17]钟化民.赈豫纪略[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18]冒国柱.亥子饥疫纪略:纪饥[C]//李文海,夏明方.中国荒政全书第二辑(卷一)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重庆文理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 张晓校]

猜你喜欢
灾害价值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高粱的气候性灾害防治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灾害天气研究进展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