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海
2007年从中央美院研修班毕业后,我先后创作了《在路上》《末班地铁》《瓶花》等几个系列大小几十幅作品。数量其实不算多,却都印证着创作过程中的一个个脚印。每张都是精心敬意,虽尚不成熟但已能够看出个人的一些志趣。尤其在《末班地铁》系列的创作中,通过对环境的主观概括和对人物状态的反复提炼与编排,力图表现都市青年人在追逐理想实现自我的道路上的各种情态和整体境象,以反映当下这个令人激动的时代的一个片面。
身处快速发展的社会历史时期,物质上的日新月异也默化着人们心理上的变化,在电子信息时代,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广泛、便捷又频繁,可以说是实现了“天涯若比邻”,但同时也使得“比邻若天涯”。因为借助电子网络工具人们可以随意知道想要知道的大部分事物,也就省去了口耳相对的需求,这使得公共环境中的个体变得更加独立和自我。因此,尽管日常公共场所摩肩接踵,可彼此却行色匆忙抑或是形同陌路,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就显得既丰富多彩又单调孤独。人们一边略显疲惫一边又麻痹在对奇闻异事的重复的惊奇或厌烦中。尤其在公共场合,使人时常感到的是一种相对满足,平静又默然的公共表情,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共信任度的有所缺失也会呈现在公共表情里。这种默然有时也难说得清楚是自信还是茫然,还是对焦虑或精彩的内敛。总体上在我的感觉里只体现为一种“境象”。我也不停地在寻找与此境象能对应的一种画面气象,而画里的人既是别人也是我自己。
这样说起来我的作品似乎很深刻,但其实都很直观,都属于直接表现一个境象或心情,等于从现象到现象,直接传达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比较而言,我更注重作品怎么画,而不是画什么,并且向往相对独特的不常规的形式效果,力求既在范围之内又能够耳目一新,作为一种创作上的偏执,成了前行的一个动力,假如离开这些,整个创作活动就失去了魅力与意义。可能这正是让许多人不停追逐的主因。在这里,我认同共性是发展个性的前提,只有在遵循共性规律的基础上的拓展才能有最广泛的共鸣。建立在共性规律之上的那种新鲜才是充满魅力的奇异之境。偏离了共性规律这个范围的那种新异,通常来得容易,也就会显得轻飘无据,弱不禁风。也就失去了寻找和拓展的乐趣。
出于兴趣,我感觉我的作品在整体上是在追求一种浅淡柔和而形色又结实可辨的效果,而每当看到此类气息的作品时我都会暗自心头一动,那种微差效果似曾相识,像缓缓的异香,沁人心脾,使人着迷、陶醉。为了耐看,我也尤其注重层次和节奏的把握,同时通过突出绘画的本色,寻找属于绘画自身的力量。为了画面关系不灰暗又协调,需要在色彩的冷暖纯灰之间,造型的方圆曲直之间,笔触和肌理的轻重缓急干湿浓淡之间寻求一个“度”。包括探索形体与色彩的构成关系,总结具体的形象之中蕴含的抽象因素的构成特点,如何使画面的形体结构既有内在的联系和秩序,又符合物象客观的形体结构特征,相互之间自然契合,探寻符合人们视觉感知秩序需要的和谐有序的审美形态。同时研究主观色调的色彩构成和组合规律,根据主观创作愿望,适应不同感受的素材,包括从自然生活中获取的创作素材,和根据需要设计的素材,编排形象和色彩。在创作中也试图适当避开最难以克服的缺陷,把存在这种缺陷作为一种特色,同时扩大和突出其他方面,比如放开对物象的视觉真实感、细腻感的追求,放大画面上由材料和笔触以及制作秩序包括对色调和形体的主观处理等带来的绘画本体的趣味感、绘画感。从材料工具、表现技法、描绘的内容、表现的形象几方面,维护并探索有特色倾向的表达手段和样式,使有价值的特色倾向得到维护,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地融合绘画技巧、形式和内容,逐渐摸索和锤炼出有价值的绘画语言,从而形成符合个性志趣的艺术表现语汇,使个性特征更加鲜明、更加独特。包括控制多个层次的色彩关系和微差色块之间的色彩关系,追求既整体统一又有丰富变化的效果,避免为了整体而简单概括或是为了丰富而各个局部之间关系紊乱,貌合神离。在创作中避免画面单调或感性,突出控制的作用,作为长期的任务和追求。
总的来说,由于个性的感性,我的人生经历也跌宕起伏,但有一个主线就是没离开过创作,如此说我似乎是个很有艺术追求的青年,但其实我是除此之外什么也不会。在别人看来我的生活单调乏味,常被说成是为了艺术而坚持,而我却没觉得这样需要坚持,最多算是惯性。
如同上述的公共环境中的默然境象在此处似乎暗合我的生活。默然,却心有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