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才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5-05-30 10:48李景国李德全
成才之路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践特色创新

李景国 李德全

摘 要:要培养在校本科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仅仅依靠在课堂的传授一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设一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在重庆文理学院探索大学生全面成才路子的基础上,文章概括提炼了大学生成才教育教学模式,指出该模式设计的目标,介绍开展教学活动机构设置的情况、教师教授的主要内容,创新了教学方式方法,归纳了推行该模式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关键词:成才教育;教学模式;特色;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3561(2015)05-001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始终受统编教材和课时的限制,教师无法获取更多的课堂时间传授给学生在大学每个阶段需要获取的多元信息和成才的相关知识。而利用课外时间专门为学生开设成才教育系列课程的做法可以弥补其局限性。

一、目标的设计及主要特色

1. 目标的设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成才教育教学,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新方案实施为契机,构建“大德育观、大教育观”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体系,即以政工人员(主要是高校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才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育人与成才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人格塑造相结合,进一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成才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2. 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1)教学过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学工部主管的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 实施专题备课和集体观摩备课。教师根据自己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和学生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变化等特点,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备好成才教学系列课程,满足学生课堂所需,同时要求教师加强大学生成才的系统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教学领域里传授新知识和求生技巧,在实践领域运用新知识,使所教内容贴近学生成才教育内容,做到教学内容针对性强、赢得不同层次学生的喜爱。

(2)教学与研究的互动。大学生成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引导上课的学工人员积极从事理论研究活动,将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际课程教学,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检验和修正。做到以教带研,以研促教,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学术成果。

(3)注重对大学生培养的全面性。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培养新型全能型大学生。大学生成才教育,设置的系列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不仅传授成才理论知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书本与实践结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适应环境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成才教育系列课程的开设与教学,体现了学校全面培养人才的战略决策。

二、教学运行机构的设置

1. 教学与管理机构

实施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教学与管理机构,由学校制定实施方案,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任组长,学工部部长任副组长,学工部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处理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2. 教学组织

学工部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具体负责大学生成才教育的教学任务。教研室汇集全校学工战线的人力资源,组成核心教学团队。该团队主要按照教学目标对教学全面负责,组织和协调本教学团队完成各项任务。教学团队的带头人由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且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能指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学工领导或辅导员担任;团队成员由熟悉学生工作,有较强的改革意识,能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设备进行教学探索的辅导员、学工人员组成。

3. 考核机构

考核机构由学校督导组、教学督导组、学工督导组构成。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督导组检查教学团队的备课情况、教学状态,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状况,及时提醒一切教学活动要始终抓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强化社会实践锻炼,励志成才”这根主线,而不能偏离这根主线。

三、讲授的主要内容

1. 角色适应与生涯规划教育(大一进行)

(1)设置解决大一新生角色适应问题的专题。 在大一第一学期以 16 个专题,计 16 个学时,0.5 个学分完成。专题内容主要包括调适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适应能力,培养大学新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2)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以自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为主要教学内容,收集相关参考材料作为辅助授课内容。专题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概述、大学生自我认知、确定目标、职业决策、职业规划实施与修订等。本期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会做学涯、职涯、生涯规划,提交职业规划方案一份,确定好大学发展目标,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

2. 专业学习与科研导航教育(大二进行)

(1)加强专业学习引导。引导的主体由了解一定专业知识的辅导员、资深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组成。两个学期分别设置8 个专题,共计16 个学时,0.5 个学分,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方向,本专业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课程和内容,学完本专业后应具备的技能和以后从事的工作类型,以及如何学习本专业等。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不断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主动性。

(2)引导学生接受科技创新、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的知识教育。这部分内容邀请科研水平高的校内外专家完成。强化大学生在科研训练方向的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发扬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

3. 生存与社会实践教育(大三进行)

(1)开展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的教育。大三两个学期分别设置 8 个专题,共计 16 个学时,0.5 个学分。生存教育的主体是师生共同参与,或聘请一些人力资源培训公司的培训师指导。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学习参与认识客观物质世界,认识和参与家庭、社会的分工,学习建立社会关系及处理感情等的活动过程。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

(2)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参与的主体为学工人员,主要是辅导员、学生本人。教育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完善机制,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育人项目;加大投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主动与基层联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教育的考核主要由辅导员、学工部、教学部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考核。大三两个学期分别利用周末讲解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4. 职业引领与就业创业教育(大四进行)

(1)开展职业引领教育。职业引领教育的关键是职业素养的培养。专业是重要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在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这部分内容由辅导员利用一个学期的 8 个学时完成。

(2)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就业是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前提。以校本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实用教程》为主,开设就业创业课程,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多方式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分 6 章,计 16 个学时完成。通过课程讲解让学生清醒认识就业形势,用好重庆市各级就业政策,准确为自己把脉,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大四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进入各类单位实习,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体验实践,为正式参加工作作准备。

四、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1. 案例分析法

运用案例,论证每个专题的核心思想,阐述事实,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主要来源于身边的事例,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视频。

2. 学生活动融入法

把学校团委、院(系)团总支开展的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学融入系列成才教育教学活动中,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尴尬局面出现,以学生活动为桥梁渗透成才教育的理念,实现教学目标。

3. 竞赛活动结合法

将数学建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纳入成才教育系列课程,作为上课内容的一部分,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就是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获奖的多少。通过“教学+ 竞赛”的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4. 教学互动法

教师根据所授专题的特点,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做好讲课准备,让学生上台讲,老师和其他同学参与点评,突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表达、组织、协调能力,引导学生为自己将来就业把脉定位。

5. 教学实践法

为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推行“走出去”的战略,专门设置 1.5 个学分,结合重庆市开展的“六个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提前了解社会、世情、民情,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五、教学模式产生的效益

一是编写了系列教材。学工部门牵头组织学术功底深厚的辅导员编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实用教程》已在全市各高校推广使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已在全校推广使用;《大学生成长与成才导向研究——从“四会”到“四自”》已经在一些高校产生良好的影响;自编教材《学习与成才》,获 2009 重庆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成果一等奖。二是师生科研成果丰硕。近些年来,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成功申报多项课题,公开发表论文 几十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奖,该校学生共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210 余项。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工队伍。这支队伍既是学工战线的主要力量,又是大学生成才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队伍年轻化,硕士以上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逐渐增多,逐步形成了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教师队伍。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大学生成才教育系列教学,学生从进校到毕业,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习目标明确,就业观念转变快,创业意识强,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3]李德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4]牟延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观测点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魏良福.以“周末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重庆文理学院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04).

[6]李德全.从传统教育模式到目标教育模型—— IS09000 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机契合[J].教育探索,2005(01).

[7]李福源,谭泽飞,李田伟.三生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科学之友,2009(10).

猜你喜欢
实践特色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