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龙
命题意图及原因
近三年高考,湖南卷的作文命题体现了以下几点特点: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材料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构成;试图打破考生审题的壁障,给考生广阔的话语空间,减少审题难度;蕴含较为多元的立意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特征。
2012年的作文题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较有创意。材料中的四句话,都是对展开的两只手掌的象征意义的积极联想,后面的省略号提示考生还可以展开类似联想,将“手”的形象及含义纳入自己的体验和想象中,并借此立意作文。
2013年的作文题提供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以鸟喻人,语言形象,具有较浓厚的象征意味和一定的情节。第二则材料语言平实,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表意相对明确。两则材料均以主体的“愿意”收束,暗示这是两则材料意旨的结合点或共通点。两段材料的并置,可使读者对材料意旨产生多元理解,因而在立意上体现了开放性与多元性。
2014年作文题的命题语料由一实一虚的两句话构成,以虚来抽象、拓展实在的事例,又以实在的个人事迹注释或限定了这看似虚化的“心…‘风景”的具体内涵,因此呈现了考生对题意内蕴关系的不同层次理解的可能性。如何理解“心”的内涵,如何认知与表现“心”和“风景”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就成了考查考生题意理解的关键,这样一来,实际上增加了写作难度。
基于对近年三来湖南卷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回顾,笔者认为2015年的高考作文,就题型而言,将继续采用材料作文形式的可能性很大;就命题材料而言,富含哲理的小诗、短文、名言警句,具有多元思考的故事,有一定时代色彩的生活现象,都有可能成为命题的语料;就命题思维而言,有可能重视思维的逻辑性、辩证性;就命题的思想文化而言,湖南卷素有关注成长、文以载道、教化风俗、传承传统道德、关注现实热点等特质。
思路点拨
本题的命题语料来源于张晓风的散文《我有》。在这段语料之前,实际上还有这么一段文字:“其实我们已经受愚多次了,而这么多次,竟没有能改变我们的心,我们仍然对人抱有孩子式的信任,仍然固执地期望着良善,仍然宁可被人负,而不负人,所以,我们仍然容易受伤。”
写作材料作文首先要正确审读材料。而正确审读材料,首先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本材料的关键词有“为”“可是”“仍然”“迎”“扑进来”“敞开”“不肯关”“期待“”青鸟“”蝙蝠”等。
其次,要将关键词构建成合理的关系。这些关键词往往不是孤立的,应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假设关系等。如果说找关键词对应的是“概念”,那么构建关系对应的就是“判断”。“为”与“可是”,“迎”与“扑进来”表现的是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相违;再加上“仍然”,则体现的是尽管可能是意料之外的事物,但不会放弃对初衷的追求。而“敞开”与“关”,则是两种状态。
再次,要明白关键词可能对应的比喻义,要善于将材料的寓意作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确定写作的领域。“青鸟”与“蝙蝠”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比喻,前者可比喻美好、希望、幸福等,后者可比喻丑陋、失望、不幸等;敞开与关闭,是两种状态,这是一组对应关系,可以联想到开门与关门、露出与敛藏、开放与封闭、传承与创新等。经常如此思考,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最后,审读命题的提示语,看有无特殊要求。先看“联想和感悟”,暗示着写作不一定要囿于开门与关门、青乌与蝙蝠,不要拘泥于材料表面的信息,而应作联想,悟出道理,由此及彼,拓宽写作空间。再看文体要求,要在记叙文和议论文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文体。
构思举例
审题具有聚合性,写作呈现开放状态,是本题的特点。可以写人际交往,不能因为误会、隔膜、嫌隙乃至欺骗带来了困惑,就拒绝向他人敞开心门;可以写对真理的探索,不能因为探索的路途有荆棘、崎岖或曲折,就停止前行的脚步;可以写对人间真情(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悟,不能因矛盾、纠纷等,就终止对真情的期盼与享受;可以写改革开放,不能因为打开国门会涌入落后的思想、腐朽的生活方式,就停止对先进技术、优秀文明的引进。
构思时,可以由一个典型的例子引发思考,如:手执唐·吉诃德的宝剑,心中闪耀着永不熄灭的星星之火,以最自信的骑士姿态,朝着理想飞奔而去;在纳粹让人尽乎绝望的轰炸之下,丘吉尔高呼“永远,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等。
经典素材
1.生命是自然赋予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圣彼得堡从事大规模水雷生产。那时,许多国家迫切要求发展采矿业,加快采掘速度,而当时的炸药已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了解各国工业状况的诺贝尔,坚定了改进炸药生产的决心。在诺贝尔之前,意大利人苏伯莱罗在1847年发明了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炸药,但是这种炸药特别容易爆炸,人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它。1863年,诺贝尔和他的弟弟终于发现了使硝化甘油相对稳定爆炸的有效方法。1864年,他取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然而,1864年9月3日,海伦坡实验室在制造硝化甘油的时候发生了爆炸,当场炸死了5人,其中包括诺贝尔的弟弟。后来的一系列事故让世界各国对硝化甘油失去了信心,有些国家甚至下令禁止制造、贮藏和运输硝化甘油。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诺贝尔没有灰心,他深信绝对有办法解决硝化甘油不稳定的问题。最后,他用一份重的硅藻土去吸收三份重的硝化甘油,第一次制成了运输和使用都很安全的硝化甘油工业炸药。从此,人们结束了在手工作坊中生产黑色火药的时代,进入了安全炸药的大工业生产阶段。在遗嘱中,诺贝尔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
2.名人名言
(1)席慕蓉的短诗《禅意》:“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和不断地复原。世界仍然是一个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天这样蓝,树这样绿,生命原来可以这样的安宁和美丽。”
(2)“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深情呼唤,犹如杜鹃嘀血,声声血泪;浅吟低唱,犹如长长短短的叹息,句句浓情。余光中,这位祖籍福建,生于南京的台湾诗人,以自己浪漫的笔触“把岛上的文字传回中原”,他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
拥有心中的青鸟
文/戴汭
当一个人敞开心灵时,其实是希冀梦想如青鸟股飞来。托尔斯泰认为,没有梦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孩子也许不清楚这个道理,但他们也会奶声奶气地诉说自己的青鸟,比如成为科学家,或者幻想飞向宇宙。这些或多或少的期待,根植于他们对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的了解。这些期待因而也支撑着他们期待青鸟飞来。
但正如托翁所说,梦想带来的是方向,但青鸟不会铺就闪耀之路。人一旦涉世,直至青鸟自远方飞来,其实闯入心灵之窗的更多的是不速之客——蝙蝠,是恐惧、穷困、迷惘、悲苦,是命运的重压。只要关上心灵之窗,缩首于安乐窝,自然可以拒蝙蝠于窗外。就像如果刘备放弃志向而卖一辈子草鞋,就不会有屡战屡败的厄运。是坚守对青鸟的美好期待,还是关上窗户拒绝蝙蝠和可能到来的青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而在现实面前,更多的人选择了后者。芸芸众生中,生来就甘于与青鸟无缘的少,而败给绚丽理想与残酷现实间差距的多。
而坚持者呢?他们经年累月的努力,不仅受到了外界的挖苦讽刺,自己也难得心如磐石。鲁迅也曾感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是成为“异端”的代价——提及梦想却很难得到认同,反招致冷眼、嘲笑甚至于激烈的反对,从而陷入挣扎与彷徨的铁屋。你不会因期待青鸟而受益,反会因扑来的蝙蝠自觉沉重。
但生活的奇妙在于很多美好只在期待中。1927年,物理学家帕内尔为了证明沥青是液体,而设计了一个沥青滴漏实验。直到去世那年,他只等到了三滴滴落的沥青。随后,接管实验的梅因斯通用五十多年的时间也只迎来了五滴滴落的沥青,运气不佳还使他错过了所有沥青滴落的瞬间。他评价这个实验说:“自然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这也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
青鸟的不可预测就像沥青的滴落,也许要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意志来期待。期待不是人生的失败,期待本身就是人生。从结局来看,人生最终归于虚无。但真正愿意静下心来期待青鸟的人知道什么是梦想。所谓梦想,“梦”是你的目标,是你想要到达的状态或想要的结果,是远方的青鸟;“想”是你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你逐梦的理由,是打开的窗户。但“想”更重要也更难做到,因为它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坚定的意志。我们不能控制青鸟,我们可以控制的只有窗户的开闭。只有经过独立理性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坚持和践行梦想;只有强大的意志才能抗拒外来的干扰,不被现实击倒。就像电影《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他积极地应对着比蝙蝠更可怕的纳粹分子,最终让生命的青鸟飞进了儿子的窗户。
要迎来青鸟,打开的心灵之窗是必不可少的。而要打开心灵之窗,就要拥有心中的青鸟。心有青鸟的人比游移不定者更有理由去坚持、去践行。
点评:从立意与材料的关系看,本文以“拥有心中的青鸟”为题,多次用“期待不是人生的失败,期待本身就是人生”等总结性语言提挈全文,统摄事据,聚合材料,使立意与材料相统一;从结构章法看,文章以刘备、鲁迅和帕内尔的三个事例附丽在上述思路上,使结构纵横交织、整而不散;从行文风格上看,本文语言并不华美,但给人以清朗之感,过渡、衔接与推进方式较为自然,避免了说理的枯燥与构架的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