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遍全国各地,在各处复印店都能听到娄底新化人的‘湘音,不要觉得意外,因为有20万人的‘新化复印军团,占据了全国85%的打印、复印市场份额。”2015年4月15日,一条标题为“为什么复印店老板多是湖南新化人”的新闻,迅速成为当天的热点。这组数据,来自于北大博士冯军旗8年前在读博士期间所写的论文《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众网友纷纷表示认同:“以前没注意过,但好像事实的确如此!”
一篇旧文为何突然走红网络?有人表示,论文原来的标题《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在公共舆论空间里显然是没有传播生命力的,但在如今的新闻标题中,“为什么”“多是”“新化人”之类抓人眼球的关键词,却暗合了人们的群际心理。且北大博士生花时间来论证这种论题,其中闪烁着朴实的民生情怀,正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所稀缺的品质。
多维解读
走红的博士论文闪烁着民生情怀
和复印行业相似,不少行业都有地域特征,如沙县小吃、东北饺子、桂林米粉等。这些行业虽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但更多的市场筹码是经营者对市场的敏锐把握、诚信的商业态度,以及深入民心的口碑营销。再者,老乡带老乡式的互助互通使创业成本降低,也令行业的地域特色更加明显。因其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示了产业经济生态,而且从实际出发,充分调查研究,这就是这篇博士论文引起社会共鸣的主因所在。
另一方面,文章闪烁的民生情怀尤为珍贵。文章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专业术语,而是平实地展现有趣的经济现象,令本带着“高大上”意味的博士论文也多了几分民生的温度。其实,学术研究未必要束之高阁,“不近人情”。相反,接地气、有见地的论文将赢得更多掌声。学术研究不应忘记一个原则,即论题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可否认,“高、尖、深”的学术研究有存在的必要,虽然多数人看不懂,但其学术价值不会因为不好懂而贬值。然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俯拾即是的生活素材也是学术选题的一大宝库,不该被嗤之以鼻。做研究之人运用专业的研究方式,以小见大地阐述好一些民生现象,启迪民智、引起思索,亦有其不该低估的学术价值。比起抄袭、堆砌资料、假装“高大上”的论文,这类文章更有现实意义。
别总用功利思想衡量一切
从媒体报道来看,冯军旗博士关于湖南新化复印店的研究调查扎实、论证严谨。为了写出这篇论文,他调查了北京8所高校里的复印店,采访对象遍及全国,甚至还找到了业界元老。而这种细致扎实的研究精神,正是当下许多学子所欠缺的。
在一般人的眼里,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跟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既无法带来经济效益,也无法立竿见影地改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当一些冷僻的研究论文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几乎都会被许多网友质疑为没用、不接地气。像去年年底火爆网络的陕西师范大学女博士孙灵霞的博士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也被网友冷嘲热讽了一番。这固然与这些行业某些人滥竽充数败坏了行业形象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总喜欢以“有用”“无用”这种功利思想,作为衡量事物价值的尺度。
几十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云南、贵州乡下做田野调查,用尺子量当地少数民族的鼻子、眼睛有多长有多宽,这种行为在一般人的眼里到底有多大的用处?如今看来却是在探讨中国基层社区的一般结构和变迁。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历史、哲学、文学,这些看似“无用”的学科,往往就像画布上的留白,没有这些留白的自然也不会成就一幅好画。也许,唯有放下功利思想,这个社会才会开出更为绚烂的花朵,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发展才会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