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称他为“正直的学霸”,老师们评价他为“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学子,家人们说他是“勤俭节约,敬老孝亲”的好孩子,他就是顺义区杨镇二中初二(14)班的刘一君,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少年。
“每次购物回来,他从不舍得让我拎着,他宁可把手勒红,也要把袋子抢来提着;只要他在家,我的床头总会有杯水,那是他怕我夜里口渴准备的;他总是把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自己从不乱花钱,衣服从不挑拣……”在妈妈眼里,刘一君的行为让她感动不已。
初三年级有位同学得了白血病,学校先后两次发动师生为其捐款,刘一君分别捐了500元和1000元;得知妈妈在善助一位双眼将近失明的小女孩时,刘一君当即拿出他的500元压岁钱托妈妈汇了过去。刘一君和妈妈有个约定:“有自己在的地方,地上的垃圾就不在;公交车上,只要有老弱病残孕的人站着,自己就不能坐。”一点一滴,刘一君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这些约定。
“那些数学题,只要他会,就能保证不出错。”在班主任眼中,刘一君学习仔细、认真,有着极高的正确率。每一次考试后的错题积累、每一道难题疑点的解析标注,刘一君用自己探寻的方法诠释着“功夫到,滞塞通”。
在刘一君的《中国梦·我的梦》作文里,他写道:“不从即刻起加强体育锻炼,我们拿什么去保家卫国?”于是,刘一君每天睡前都要完成50个蹲起、50个仰卧起坐、10个引体向上以及10个俯卧撑,他默默地坚持着体能锻炼,掌间的黄茧飘散着“坚韧与自强”的味道。
不断地超越自己,做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少年,刘一君一直用行动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