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民族体育发展策略

2015-05-30 10:48:04韩翠翠
2015年51期
关键词:民族体育策略发展

韩翠翠

摘 要:我国民族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体育对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民族和谐、繁荣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加大对民族体育的推广与普及有利于人们了解民族体育所蕴育的文化内涵。在全民健身的时代下如何加快民族体育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试图从民族体育的基本属性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发展民族体育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体育;发展;策略

一、民族体育的基本属性

(一)民族体育的内涵

“民族”一词在我国十九世纪中期才开始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政党界和学术界广泛使用,一直沿用至今。所谓广义的民族体育我们可以理解为世界各民族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仍然保留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方式。狭义的民族体育则是对于一个国家的本国民族的体育项目和活动方式。张锐锋等认为民族体育是由本民族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产生总结出来的,具有本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1]。在这里我们可以先把民族体育定义为能够充分表现出本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并被本民族人们所喜爱并被传播继承的体育活动,具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竞技观赏等特点。我国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族体育活动大多数与本民族的经济活动、宗教活动、民俗节日和青年男女美好的爱情等有关。

(二)民族体育的特点

民族性。民族体育自身就是对本民族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的生动写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民族体育的特点,如:蒙古族的骑马、摔跤表现出了蒙古族人们世代生活在草原上,傣族的泼水节则是傣族人们结合自己民族的传统神话所举行活动,赋予了泼水节民族色彩。

地域性。、受我国所处地势的差异影响,形成了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体育活动,既有体现南方水域体育活动的赛龙舟、抢花炮,又有体现北方冬天寒冷特色的查干湖冰上捕鱼,也有奔驰在草原马背上的骑射术等。

传承性。民族体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它是代代相傳的。民族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体育活动都是在本民族的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中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渐渐成熟起来沿用至今,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多样性。我国民族体育活动种类繁多、风格不一。据有关书籍统计我国民族体育项目将近一千多种,仅限于球类运动的种类就达到了十多种,如土家族的棉花球、满族的绞球、瑶族的葫芦球等,或者一种体育活动就有好多种娱乐方法,如:满族的攻城活动就有四种游戏类型。

竞技表演性。体育本身就是具有竞技特点的一种文化活动,体育工作者们多次举办民族运动会,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尽显自己的技战术能力,树立力争第一的竞技意识,使得活动表演更加精彩,深刻体现了民族体育的竞技表演性的特征。

观赏娱乐性。与竞技体育相比,民族体育更具有休闲娱乐性的特点。由于民族体育的娱乐性使得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就不会因为受规则裁判,为争第一的竞技理念所束缚,更多的则是在参与活动中体会体育活动给自己所带来的乐趣,陶冶情操,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三)民族体育的社会价值

教育功能。我国民族体育是各个民族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取精华去糟粕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它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更是凝聚本族人们团结、和谐的纽带。通过对民族体育的学习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道德情操、树立爱民族之热情、爱祖国之情操。

社交功能。民族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标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民族体育大多数与民族节日有关带有浓厚的民族娱乐色彩,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广泛参与性。在体育活动中,人们可以更好地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与他人合作。民族体育为人们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提供了场所。

娱乐健身功能。体育都是以强身健体为终极目标,民族体育受地域、文化、风俗、宗教等影响在健身的前提下更具有娱乐性。民族体育本身所包含的观赏娱乐性使其富有健身功能,如:德昂族的象脚鼓舞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家欢聚一堂对歌跳舞,享受生活。这种娱乐健身功能是民族体育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我国民族体育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我国民族体育起步相对较晚,没有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作为民族体育发展的支撑。民族体育大多是与宗教信仰有关,再加上人们封建主义的思想,使人误认为民族体育就是一种迷信活动,忽视了民族体育所具有的的文化内涵。民族体育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赋予了新的内涵,研究者们对民族体育的研究不能从多方位进行深刻的探析,极大阻碍民族体育的发展[2]。因此,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民族体育工作是发展民族体育的重中之重。

(二)西方体育的冲击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逐渐从经济强国演变成体育强国。随着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在中国的广泛开展和政府大力支持竞技体育的发展,人们开始以“为国争光“的口号参与竞技体育,掀起一片浪潮。这就在一程度上就限制了人们参与民族体育的热情。

(三)自身因素的羁绊

21世纪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打破了人们以农耕、放牧为主的传统生活方式,吸引着人们开始对外界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造成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的消失和本身所包含的相关文化的流失[3]。

三、民族体育发展对策

(一)完善科学理论,不断创新发展

科学的理论是推进民族体育发展的基础。民族体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有封建主义思想的残留,这就要求对对民族体育的理论研究要多方位、多角度。根据民族体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计划,以促进民族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完整地竞赛规则、管理制度,培养民族体育人才

民族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积极改善民族体育运动的硬件条件,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保障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4]。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制定不同的竞赛规则,对民族体育项目运动员进行等级划分,培养优秀的民族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民族体育运动员。

(三)让民族体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人们净化心灵的场所。民族体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不仅可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可以更好的利用学校这一平台对民族体育进行改革创新。

(四)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民族体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传播已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民族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精神文化财富,必须利用媒介宣传的渠道来聚敛[5]。我们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进行民族体育知识,转播各民族体育比赛,建立民族体育相关网站,举办民族运动会等手段推广民族体育,提高民族体育的影响力。

民族体育是各族人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应当提高对民族体育发展的关注度,加大对其的理论性研究,为促进民族体育的推广与普及增添一份力量。(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锐锋,张跃敏.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辽宁体育科技,2015,(6):83.

[2] 韦晓康.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分析[J].运动,2013.(5):6.

[3] 周惠琴.中华民族传统的现代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22.

[4] 李传国,毛香銮.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3):117.

[5] 蔡建丰,王跃,孙红炜.后奥运时代中国民族体育的发展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1.(1):58.

猜你喜欢
民族体育策略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论民族体育与校园文化
未来英才(2016年15期)2017-01-12 01:17:29
近十年中国传统射箭竞赛情况调查
武术研究(2016年10期)2016-12-15 20:19:49
传统弩箭制作工艺
如何有效实现民族体育融入现代中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