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服务的智慧环保系统研究

2015-05-30 18:25:58宋娜
关键词:公共服务体系京津冀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资源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已经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够真正实现人才的流动,实施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建立智慧旅游环保系统,共建三地生态文明。

关键词:智慧环保;公共服务体系;京津冀

0 引言

经过一年多的验证讨论和实际行动,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共识。由于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与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追求不相适应,三地协同发展要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京津冀各个城市和地区都应该将环境治理、特别是治霾当做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唯其如此,新一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能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好的平台和较高的起点,脱离以往随着产业调整而产生污染转移、扩散的老路。

1 智慧环保系统的建立

当前,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最引人关注的短板。解决区域生态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联防联控,协同发展,共建生态文明。河北省由于长期受“虹吸效应”的影响,要想在京津冀联合发展中走出特色,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需要牺牲当前短期利益,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田,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地,打造重要的经济绿色增长极。河北省需要正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差距、计划经济等诸多因素所带来的基础公共服务不平衡,借助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在提出本省的生态文明方案,明确任务目标,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同时,依据自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支撑区”这一重要定位,总结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经验,继续加大水污染、土壤污染修复力度;还要推动京津冀循环经济合作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河北省要积极实施智慧环保战略。借助于现代化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京津冀合作体系与公共服务平台,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从而能够实现最大范围与最深程度的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在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中表现得更加精细和动态。

2 智慧环保系统建立的优势

智慧环保系统可以避免环境治理工作重点放到末端治理上,帮助各地政府从源头预防,各地可以以良好的环境和资源禀赋,推动三地深度交流与融合,造福广大居民。智慧环保系统通过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高速计算能力、海量存储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的智能环境信息处理平台,为最终实现"智慧环保"的各项应用服务提供平台支撑与信息服务。使环境管理逐步过渡到环境服务,能使环境保护与民生衔接,实现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

智慧环保系统可以帮助协同环保。在治理和预防上协同推进,对产业政策、技术力量等也是一种全新的整合。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必须跳出前人的成熟经验和技术模式,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因地制宜,结合京津冀三个区域的特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与水平,形成符合区域特性的智慧环境保护和解决方案。

3 智慧环保系统需要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

但是,智慧环保系统的建立需要京津冀建立起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被提出一年多来,京津冀各地、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都成立了协同发展的组织机构,为一体化的进程做出很多工作,打破行政色彩,从国家层面对资源、市场要素全面统筹考虑,全面协调,在发展中努力让各类市场要素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能够均衡配置,以防止出现资源再分配时过度集中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在医疗、教育等优质服务资源从强地向周边弱地逐步辐射,推动京津冀相邻区域社会保障一体化,提升周边区域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其对人口的吸引力,形成反磁力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于河北省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工作。

4 智慧环保系统有利于环保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智慧环保系统可以将环境信息最大程度的公开和透明化,有利于公众的积极参与,社会的全面监督以及公民社会环保意识和环境宣传教育的提高。通过供给范围的扩大,可以使得不发达地区的基本环境治理实现普及,使得全体人民都能够成为环保工作的受益者。使得各地环保工作不受政府管理能力水平和体制的制约,能够逐步实现环保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维护京津冀各地的社会公平性。

总之,环境保护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环保工作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当成为京津冀协同化发展中的重要议题,通过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的平台打造,保障京津冀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学军,徐振强.智慧城市背景下推进智慧环保战略及其顶层设计路径的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4.06.

[2]高立定.“智慧环保”将助力环境管理智能化[J].环境经济,2015.02.

[3]李迅,曹广忠,徐文珍,杨春志,宋峰,赵培红.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4]王郁,范莉莉.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其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8).

基金项目:

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旅游联合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2014050205);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智慧旅游的河北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SZ131034)。

作者简介:宋娜(1978-),女,汉,河北深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体系京津冀
京津冀三地将首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人才大数据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商情(2016年49期)2017-03-01 20:51:08
简政放权与还权赋能:经济发达镇创新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问题探讨
理论导刊(2017年1期)2017-02-10 18:52:17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坎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35:04
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06:37:28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5:52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