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生产的管理

2015-05-30 10:48王明明
关键词:生产管理施工人员煤矿

王明明

摘 要:煤矿生产管理是关系到人、机、环、管等多个要素的系统工程,管理内容复杂多样,当前煤矿生产管理中在管理体制、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给煤矿生产管理带来困难,为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水平,应针对现有不足采取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煤矿;生产管理;生产设备;施工人员

1 煤矿生产管理理论介绍

煤矿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特定的井下环境, 由人、 机、 环、 管等若干要素在空间及时间上的结合, 形成以生产为目的的综合体。煤矿生产管理系统的运行及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煤矿从业人员;生产装备、 安全装备、基础设施;煤炭资源及煤矿所处的自然资源。

煤炭生产管理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分别是煤矿生产业务管理、 生产执行管理、 员工作业管理3个层级, 通过运筹学、 流程理念等优化煤矿生产管理的各要素, 形成生产业务流程化, 生产执行精益化、 员工作业标准化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

2 煤矿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煤矿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2.1.1 煤矿生产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随着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检查力度的增强,煤矿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日趋完善,但各项制度多数是为迎合上级部门的检查拼凑而成,部分制度根本不符合本矿实际情况;第二,生产管理制度沿袭旧有制度,没有针对生产条件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使各项制度的实用性能大打折扣;最后,煤矿一线管理干部只注重产量,对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出现管理不科学的现象,导致施工人员对于管理制度存在疑义。例如山西清徐11·6矿难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驻矿安监员在工作过程中玩忽职守,没有将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彻底有效执行。

2.1.2 煤矿生产管理责任划分不明

煤矿生产管理涉及多个工作领域,管理内容复杂,其中既包括设备机器的管理,还包括施工人员的管理,生产管理从施工准备阶段、到生产阶段以及后期运输阶段全程贯穿,这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环节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以便于对各个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当前生产管理中,各管理系统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这就引起责任划分不明,给生产管理造成了巨大障碍。

2.2 煤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高

近几年,随着开采规模的增大,煤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但由于煤矿工作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工作条件较为艰苦,致使多数煤矿主体专业类大中专毕业生放弃该专业就业,选择继续升学或改换其他行业就业,造成煤矿企业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另一方面,少数选择煤矿专业就业的毕业生则主要选择大型国有企业,这就造成了数量较多的中小型煤矿企业难以接受到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导致这些煤矿日常的采掘作业规程很少有人会编制,技术装备、安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都存在困难。

2.3 煤矿企业机械设备技术含量较低

煤矿资源随着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强,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且开采难度不断升级,这就需要企业引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而对中小型规模的煤矿企业来说,引进大型设备的资本投入远远大于煤矿的产出利益,这就造成企业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难以实现规模开采,只能“以掘代采”。另一方面,企业对于煤矿的勘测水平较低,无法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难以消除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3 煤矿生产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 完善煤矿生产管理体系

①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决定了煤矿生产管理的效果。煤矿企业应建立生产管理监督机构,利用监督机构对生产管理体系中各组成要素进行客观、公正的监测和管理,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消除。

②明确生产管理各部分的责任,实施事故定责制。将生产管理中各项内容进行合理划分,明确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义务以及工作权利,防止出现重复性管理或缺失性管理的漏洞。另外,企业

还应利用一些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劳动的积极性。

3.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

由于煤矿业自身特点的局限性,造成了煤矿施工人员整体水平不高,且流动性较大,这一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改善。企业应从自身条件出发,针对企业内现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一方面提升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减少企业投资成本,将有限的资本进行充分利用,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培训形式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内部培训,也可利用社会资源,选拔一些优秀员工参与社会培训。

3.3 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煤矿企业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

煤矿生产的设备装备水平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产量和安全。对于中小型企业中存在的落后工艺或生产设备应采取逐渐替代或直接淘汰。为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国家相关部门或地方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煤矿企业生产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安全化方向转变。企业也应当理性认识机械化生产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生产管理的投资力度,从煤炭开采设备入手,逐渐提高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

4 总结

煤矿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贯穿于煤炭开采及运输的整个阶段,需要长期坚持。煤矿生产管理的提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严格有效的执行力度,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以及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只有从煤炭开采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从而改变煤矿业的工作环境,促进煤矿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二龙.基于系统理论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煤炭,2014(z1):459-461.

[2]徐青云,刘学文.煤矿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70-73.

[3]李志强.现代化煤矿的生产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6):19-

20.

猜你喜欢
生产管理施工人员煤矿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日本企业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发展概述
浅谈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煤矿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应用
试论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