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琪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广泛使用,一些“高大上”的分享,养生、“鸡汤”、八卦随之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朋友圈”谣言重灾区。
随着微信被广泛使用,“朋友圈”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要问朋友圈什么最多,除了自拍、美食和吐槽,大量的养生、“鸡汤”、八卦也随之侵入了我们的生活。
问题接踵而来,一些“高大上”的分享,顶着看似专家或权威的帽子,大谈养生与保健,其可信度很难被甄别,而人们带着好奇的点击,未经核实的分享,却也可能让自己成为“伪科学”的盲信者和传播者,一时间,养生、“鸡汤”、健康类分享,等成为“朋友圈”谣言重灾区。
“朋友圈”谣言乱象,
你信或不信?
谣言:高铁辐射致女性“不孕”?
真相:电磁辐射能量很弱
谣言内容:有帖子称,国产高铁从诞生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电磁辐射问题,并且为了节约成本而没有采用车厢屏蔽技术以解决辐射问题,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会破坏女性生殖系统,未婚女性要少坐。
对此,技术专家李明高博士回应说,高铁的电磁辐射实际上属于非电离辐射,辐射能量非常弱,不会破坏生物的分子结构。高铁内经过测试,辐射值也远远低于国内外的标准。
实际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列车运行或停靠站台时电场强度在每米0.013伏特左右,其中车厢连接处的电场强度在每米0.017伏特左右,无论哪一个部位,电场强度均远远低于我国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每米5伏特。也有科普文章指出,高铁和其他电器产生的极低频电磁辐射与女性的不孕率和流产率之间的关联在研究中也并没有被明确证实。
以上仅仅是“朋友圈”十大谣言之一。“朋友圈”中还有不少热门、且经久不衰的话题,如减肥、美白、增高、化妆等有关身体健康或形象的话题。
通过软件搜索发现,美白竟然在一周内有52193篇文章,相当于其他几项文章之和。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朋友圈”中关于美白最多的还是有关美白食物,占到46%,美白窍门的三倍多,美白面膜的几个倍。
大家都这么关心吃的,那我们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分别是“买面膜的钱可以省了,吃这些食物竟然可以美白!”、“美白禁忌!吃这些食物会变黑!”两者都提到了黑木耳和胡萝卜,但说法却是相反的。
“我就是看看、分享,不评论。”60多岁的广东省兴宁市王大爷,在女儿的帮助下注册了微信号,除了平时和孩子、老伙计们语音联系,最爱在“朋友圈”转发文章,内容几乎都和健康、养生相关,打开订阅号,也几乎都是医疗、保健类公众号。王大爷分享的文章,阅读量基本都在10万以上,不少文章下面还插入了广告。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笔者的微信“朋友圈”中便不乏分享健康文章的达人,越是常见的健康问题,相关文章越多。不少文章宣称,天天坚持某项运动或者吃某种食物,能够根治某种疾病;还有各种用常识做“幌子”的科普贴,比如接听电话用左耳更安全、晚上不宜洗澡。一些文章最后还推出某种保健品,称集纳了某些食物的精华,效果更佳。这些造谣传谣者背后往往有商业利益,不少公众号通过造谣文章博取点击出售广告,甚至直接推销产品。如今,大家的“朋友圈”里缺不了几个微商,“微商”店火爆是因为和传统的电商相比,微商的推广成本更低。为了达到宣传目的,提高销售量,微商的营销手段也是不少,不少微商在推广中夸大其效果。
从种种数据来看,微信“朋友圈”里医疗健康帖增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只有有了一定的健康意识,公众才会主动去获取健康知识,掌握了健康知识才有可能带来行为上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信“朋友圈”中分享医疗健康文章不是坏事,但是对阻断错误健康知识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专家,你怎么看?
现实生活中,微信“朋友圈”不时发生传谣事件,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损害社会和谐稳定。一些“伪科学”吸引公众眼球,原因也有很多:一是公众重视健康,但缺乏专业鉴别能力;二是缺乏正面引导和辟谣;三是微信平台上公众的科学求真意识不强,有的人出于一种虚荣心,用转发离奇、怪异的信息显示自己消息灵通。
“要区别来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王云亭将“朋友圈”的养生“伪科学”归为两类,“一类是善意转发的善意文章,不以欺骗为目的,但因为缺乏科学支撑,缺乏对适用人群的定位,而成为‘伪科学;另一类是存有营销等商业目的的‘伪科学传播。”
由于健康谣言传播广泛,部分转帖反复出现,不少读者深信不疑,危害很大。“科普文章尽管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并没有纳入学术业绩考核体系,进行职称评定时也不会作为一项指标。一条阅读上百万的微信不会比一篇引用量仅仅几十的权威期刊论文管用。”有些谣言要证伪需要科学实验作为支撑,比如传播甚广的骨头汤补钙,但这样的基础性实验并不会纳入科研考核,科研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也缺少动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科长朱振东也表示:“有些文章不无道理,比如减肥有助于预防糖尿病。但是很多文章却过分强调只要坚持吃什么东西或者做什么运动、按摩某些穴位,便可以减肥从而根治糖尿病,其中往往都有潜在的营销行为。基本上推荐医疗保健产品的文章都有营销目的。”
实际上,辟谣文章除了数量较少,质量也不容乐观。科普文章写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既懂医学又有很好文学素养的人相对较少。不少健康文章采取真假混杂、以偏概全或者不断推论的方式,即便是专业机构想要验证其是否科学也并不容易。
现在公众虽然关注健康,但是健康知识还比较有限,客观上影响了公众对谣言的判断,公众的传媒素养还有待提高。微信科普的效果不容忽视。它依托朋友们多年建立起的信任,在朋友和熟人圈里传播,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几乎每人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朋友,经过连续不断的转发,传播效应迅速放大。
细察这些微信的来源,不难发现,大部分内容还是来自互联网,不少人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感觉有价值就立即转发。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许多人在自己领域都是行家里手,但在科普价值的判断方面不一定权威。
微信传播科学知识,劣势在于缺乏专业性,容易走偏。因此,如何在保护微信科普热情的同时,因势利导,利用这个高效的传播平台开展科学的科普工作,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多方发力,遏制谣言疯传
据了解,如今微信平均每天收到用户发起的谣言举报已有约3万次,谣言样本库积累的种子量达到约30万个,日均谣言拦截量达到约210万次。
“目前微信平台方也在逐步建立谣言数据库,这有助于平台方快速核实、及时处理谣言,从而降低健康谣言在整个平台层面的传播。”专家介绍,随着微信谣言数据库的不断充实,谣言删选、处理也将会提速。
所有涉及人身伤害或者影响健康的问题,人总是倾向于先信其有,而不信其无,公众对食品安全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就会给“伪科学”以可乘之机。要净化微信“朋友圈”,需要微信个人用户自身的努力。微信个人用户要提高识别微信谣言的能力,必须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养成及时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善于动手验证等良好的习惯。这有助于形成科学思维的态度,从而提高对微信内容证伪的能力。专家也建议,如果想要提高健康意识,不如多全面了解一些相关的科学信息以及书籍。同时提醒广大市民,转发之前需三思,多查看文章来源于哪里,证据链是否充分,是否以商业营销为目的。倘若发现疑似造谣的文章,应积极举报。坚决抵制未经论证的健康知识,对各类“伪科学”主动投诉,采用依法治理的方式打击包括微信“朋友圈”谣言在内的一切网络谣言的制造者治理造谣惑众者。
此外,专家指出,“遏制伪科学”疯传,惩防机制也要“提速”。政府要迅速做好微信公众账号的备案工作,对言论以及传播内容进行监督,并制定规范措施,建立处罚机制,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要对包括微信在内的即时通讯工具加强管理。腾讯也要加强监管,加强清理微信谣言的举措,建立信息平台监管长效机制,形成监管、投诉、处理全套管理,一旦出现传谣文章,坚决关闭。
同时,监管上也可填补法律方面的空白,把现实社会的现行法律向虚拟的网络空间延伸。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谣言的惩戒力度,提高其违规成本,对造谣者决不能删完了事,要附加以经济处罚和法律惩戒等方式。
当然,有了这些强硬手段,再有专家辟谣是再好不过的,我们应充分发挥专家权威的作用,提倡专家和医疗卫生权威机构开设微信平台,科普专家和医生也要履行传播卫生常识、普及健康知识的天职,贴近公众,免费高效快速为公众作好“科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