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振华
摘要:医院现有的财务内控机制仍难以应对诸多挑战,特别针对医院优势科室和优势项目的资金监管方面更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文章在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后,完成资金预算、资金监管、效益评价等三个环节的应对模式定位。在此基础上,应围绕着明确医院体制改革的要求、完善资金项目预算的方式、增强资金使用监管的力度、充实资金效益评价的指标来进行合理化途径构建。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合理化;医院;途径
随着事业单位经营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市级医院在医疗服务开展中也面临着成本控制的要求。成本控制的目标在于提升医院“产出/投入”的比值,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基于各科室在业务经费使用上的节约。然而,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现有的财务内控机制仍难以应对诸多挑战,特别针对医院优势科室和优势项目的资金监管方面更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由此,探究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合理化途径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需要说明,医院财务内控所涵盖的业务内容十分丰富,而本文则主要涉及预算资金管理的事项,且这也是当前助力医院完善成本控制机制的重要推手。根据可操作性原则,在财务内控的合理化途径构建中,本文主要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路来探寻有效路径。
一、医院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
由全面预算管理所承担着的医院财务内控活动,目前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资金预算方面的问题
根据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的一般程序,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将对下一年度的资金使用进行预算,而预算的顺序则是先由各个科室提交自己的资金使用计划,再由医院管理层核准形成全员的资金总预算。不难发现,由各科室所做出的资金预算存在着明显的主观性,而在科层组织结构下这一流程也符合内在的逻辑性。因此,问题主要出在分预算的合理性上。
(二)资金监管方面的问题
在“一支笔”财务管理模式下,医院各个科室部门在财务部门都拥有二级账户,这就使得各个科室的资金使用情况能被财务部门所监管。然而,这种监管形态主要出于对资金的数量变化方面,却难以深入到资金使用背后的经济事件中来把握其合理性问题。在确定科室负责人可审批的资金使用数额政策下,这种本质层面的资金监管就更难维系了。
(三)效益评价方面的问题
毫无疑问,资金天然具有追逐效益的本能,且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也能提升医院资金配置的合理化程度。然而,诸多市级医院、三甲医院仍沿袭着事业单位的体制惯性,忽略了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从而,这便可能导致资金在使用上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分析基础上的应对模式定位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应对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应对资金预算问题的模式定位
具体而言,医院财务系统所开展的资金预算包含年度预算和项目预算两个层次,从现实所反馈的情况来看项目预算存在着较多问题。在针对项目预算问题时,首先应打破其因专业性而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并能尽量做到项目资金预算的精确性。其中,“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的引进,科室建设、学术交流等事项。因此,在实施资金预算活动时应在组织管理上进行优化。
(二)应对资金监管问题的模式定位
从对医院财务内控的现状进行调研后可知,内控缺失主要存在于对资金的监管范畴,而监管缺位又主要根源于财务审核机制和医院职能结构本身。因此,在应对模式定位上需要改观当前只针对形式要件的审核机制,并打破职能结构所带来的部门封闭性状态。从其他体制转型单位的经验中可以总结到,还应提高跟踪审计的绩效。
(三)应对效益评价问题的模式定位
尽管市级医院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的显著增强,但医院所承担救死扶伤的社会角色并未改变。这就意味着,需要综合医院的经济目标和社会责任来考察资金使用的效益问题。为此,需要对评价指标上进行优化。
本文根据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完成了对内控问题和应对模式定位的阐述,在合理化途径的构建中也应遵循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即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
三、定位驱动下的合理化途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增强医院财务内控绩效的合理化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明确医院体制改革的要求
增强医院财务内控绩效是一项长期工程,且也需要在动态演化环境下来把握医院财务内控模式的发展趋势。因此,首先需要明确医院系统的体制改革要求和方向。具体的实施办法包括:跟踪上层建筑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确立本医院的发展模式。其次,从战略高度来推动医院财务内控活动的开展。
(二)完善资金项目预算的方式
前面已经提到,当前需要关注特定项目的资金预算活动,因该类型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预算精准性要求更高。基于可行化操作要求,应从优化预算人员的组成结构入手。具体的实施办法为,改变单纯的依靠财务人员来进行前置性项目预算资金审核的模式,而引入相关项目的第三方专业人员,该专业人员主要从项目存在的合理性和其中关键要件的估价上给予技术支持。
(三)增强资金使用监管的力度
若要改变当前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监管缺位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打破现行职能结构所带来的部门之间封闭性现状。具体的做法为,医院管理层应从财务管理制度上赋予财务人员更大的财务管理事权,在这一制度保障下每位财务人员应联系特定的科室部门,并对科室的资金使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管。另外,还须切实做好财务审计工作,此时医院纪委部门应给与支持。
(四)充实资金效益评价的指标
对医院资金使用的效益评价不能一味地追求其经济效益,还应特别关注其所应履行的社会目标。因此,在指标结构的充实上如加入患者对科室的反馈指标,以及反映提升当地民生福祉的相关指标。这里笔者只是提出这一思路,而具体的实施还需要医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细化。
四、实证讨论
以下结合电子商务技术来进行实证讨论。
(一)ERP环境与医院环境的融合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1)应将ERP建设规划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书面提交给医院管理层;(2)在管理层批准建设的前提下,财务部门负责人应与外包方进行充分沟通,主要就财务流程所期望达到的效果进行阐述;(3)ERP环境建立后,应在一周期时间内进行财务流程管理的试运行,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平台进行最优化调整。
(二)围绕流程为中心的信息处理
应形成围绕财务流程为中心的信息处理形态。因此,在ERP功能设计上首先须满足这一点。然后,在医院内部局域的架设上也应形成这种信息传输模式。这样一来,财务管理就能改变传统流程只能事后分析、控制的弊端,而建立起了全过程控制的技术手段。若医院受到资金约束难以实现全面的同心圆信息传递形态,那么至少物资采购、业务科室、住院部等三个部门应采取这种形式。
(三)建立财务流程的外部信息网
从供应商、医院、患者之间的位置来看,医院往往处于中间环节,且大都以供应链的核心地位而存在。因此,应建立财务流程的外部信息网络。通过将外部客户需求信息纳入到ERP环境中,从而促进医院财务流程的柔性化管理需要。
(四)ERP环境财务流程绩效评价
基于动态视角来考察ERP环境下的财务流程优化,其ERP本身也面临着不断优化、再造的过程。因此,应建立定期的ERP环境财务流程绩效评价机制。通过效率评价、准确性评价等方式,来衡量现有ERP系统的完善程度。当然,建立在外包基础上的ERP平台构建,将容易实施功能调整与再造的工作。
五、小结
本文在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后,完成资金预算、资金监管、效益评价等三个环节的应对模式定位。同时认为,需要从明确医院体制改革的要求、完善资金项目预算的方式、增强资金使用监管的力度、充实资金效益评价的指标来进行合理化途径构建。
参考文献:
[1]蒋元书.试论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4(12).
[2]张志壮.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索[J].财经界, 2014(15).
[3]李美莲.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08).
[4]张华清.浅析医院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与建议[J].财经界,2014(12).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