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落实学生价值教育

2015-05-30 19:22:06谭群霜何英姿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态度价值观生物

谭群霜 何英姿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为我们教师设计具体教学目标提供了目标参考;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教师用书也专门针对每个模块列出了具体的要求、内涵和示例,这些都是生物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明确规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知识属性上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属于潜在课程的范畴。鉴于间接化、多样化和难测量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不像知识、能力提高的教学那样有一套明细的计划和测评的方式来指导和监测整个教育过程,因此生物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和开发隐含于教材里的情感素材,以此为依据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好教学设计,在落实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自然渗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一、善用多媒体资源,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情意达成相统一

初中生物课程是以10个主题为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为主线展开的,以七年级上下册教材为例,知识呈现的线索为: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知识本身没有价值观因素,但它是我们人类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结晶,知识当中必然蕴含着前人的创造才华和智慧,也蕴含着前人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历程和方法,因此生物教师要遵循知识体系与情意达成相统一的原则,以生为本,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在学生充分掌握生物知识和提高能力后,深挖出教材背后隐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及教材知识中内含的方法论、世界观等,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心理特征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在学习七年级生物“病毒”“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和八年级生物“细菌和真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关于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魅力与神奇。

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生命产生过程的视频,通过动态呈现生命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生命诞生历程的艰辛,从而将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接纳自我、尊重他人、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传达给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生命的情感。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关于生命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情感教育:每个人的遗传物质组成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是有或内在或外在的差异的,这是遗传学的基础,也是我们必须要尊重的客观事实。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基因组成,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应学会愉悦地接纳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当你把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你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在悦纳自我的同时要学会接纳和欣赏别人。 最后,教师再结合视频内容总结:小小的生命在母亲的子宫里孕育,经历了最优的选择,生命的存在价值体现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失意、磨难、痛苦和挫折,也要正确面对成功,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坚强、学会成长、学会包容,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辜负生命的价值。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过程,又对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生命的多样性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得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

二、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实践相统一

学习经验选择的原则是情境创设和主题实践相统一。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条件、学习环境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以发展学生心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价值教育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践和体验来促进教育 目标的达成。生物

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规 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生物课程与自然界的景象相结合,有效地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我们的校园、城市郊区附近的农田、药用植物园、青秀山风景区、动物园等开放的自然环境中,蕴含着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借助它们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形成、植物的种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等,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万物的运行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类发现和改造自然的前提是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而形成辩证唯物自然观。这样既可寓教于乐,同时又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求知。例如,在学习太空育种知识时,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认识转基因事物,课后要求学生组建辩论队,分成正方和反方,分别收集转基因食物的利和弊。以《转基因事物对我们生活的利与弊》为课题开展辩论赛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发展的最近进展。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和求知,获得了符合自身需要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实践相统一。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是价值教育的基础,行动和习惯的养成是价值教育的归宿。生物教师应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

例如,在学习《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时,让学生结合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为自己和父母设计一份健康营养的午餐食谱,并要求学生课后分小组调查当地的食品安全情况,做一份调查报告。又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前,让学生分小组通过资料查阅、分析法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将研究性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展示。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收集资料和交流成果的过程中,不能把自己当成“旁观者”或者“边缘人”。教师要在课前预设,在课堂中有效地整合和提升学生提供的“生成性资源”,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辨析,关键时刻还要抛出疑问,给学生答疑的机会。让学生在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中;在相互补充、勇于质疑、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在正确与错误的碰撞中,养成缜密的思维,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价值教育本身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整体的教育活动,贯穿于人的一生。青少年时期是价值教育最关键的时期,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善于引导,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塑造社会大环境和形成良好的社会贡献力量,形成一股价值教育的合力。

猜你喜欢
态度价值观生物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 01:12:54
生物多样性
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8
我的价值观
上上生物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6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12话 完美生物
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 14:36:20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