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与命运

2015-05-30 18:00王锋娟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人类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伟大思想,它在前进中每一步都受到世人的关注。时至今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对抗又合作中共谋发展。面对这样一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身为旧时代产物的马克思主义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它的命运走向何方?这不仅是当前社会争论的焦点,也是文章写作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实遭遇;历史命运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

无论是“历史终结论”,还是经济全球化,亦或是自由民主制度,种种的威胁都足以让我们悲观与沮丧。难道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就此终结了嗎?它真的如同西方右翼所宣扬的那样被送到历史博物馆了吗?我想,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不会被这样的谎言所迷惑,只需环顾以下周围的世界,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它仍然活在我们身边,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强音。

(一)马克思主义没有终结。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同情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的诋毁者、怀疑者,他们谁也不曾想到,在苏东巨变后,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西方美英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相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而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关注却在升温。199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 周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大量重印发行《共产党宣言》,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中,以法共组织的巴黎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影响最大。法国《人道报》在报道这次盛会时写到:“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起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而美国《纽约时报》早在1992年就曾严厉指出:“假如认为共产主义在走过七十年后惨遭失败就证明了资本主义的成功,那么美国的意识形态就陷入了错误逻辑的困境。”福山企图借苏东巨变宣告马克思主义的破产,但他却打错了如意算盘,陷入了声名狼藉的境地。苏东巨变的确使马克思主义遭受重创,但是它“并没有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伤筋动骨的损害,相反,却促使它变得更加纯洁、更有吸引力、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上足以表明,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最强有力的思想体系之一,它依旧活在所有崇尚正义的人们的心中。

(二)马克思主义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福山曾狂言:“马列主义作为一个经济体系,高度复杂和充满活力的后工业经济世界就是它们的滑铁卢。”事与愿违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化浪潮至今没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中找到一种征服的感觉。历经挫折的共产党人已经学会如何在私有化轰炸与膨胀的时代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阵地。不可否认,在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我们确实引入了一些私有经济的因素与成分,但这绝不是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对私有制的妥协与退让,而是在辨证推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事实胜于雄辩,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辟以及举世公认的辉煌成果不仅生动验证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科学性,同时也向世人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依然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与其说全球化与私有化趋势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构成威胁,不如说它们更有力的激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潜能。

(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前进的指路明灯。尽管马克思所创建的“主义”历经沧桑,但它仍然是指引人类前进的一盏明灯。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批判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如果说资本主义已经变的无限美好,已成为人类理想的家园,那么马克思主义会自动退隐历史舞台。但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制果真十分美好吗?恐怕这样的弥天大谎谁也不会相信。我们承认,从冷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确有了可喜的变化,原本困扰资本主义的一些社会问题得到进一步的缓解。但是,在喜悦与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资本主义制度更大的危机。英国《卫报》1991年曾连续发表文章指出,“西方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崩溃,资本主义已经成功,但是,在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却看不到一丝成功的迹象。”当前美国的高失业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数千万人口就是对其最现实的证明和对文明制度的最大讽刺。面对如此虚伪的、不公正的、甚至于不能保证人民劳动和面包,保证最基本生存权利的资本主义制度,又有什么资格以文明的终结标榜自己。历史掌握真理的最终裁判权,嘲弄科学的人也终将被科学所嘲弄。当今世界,尽管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图景被喻为不可实现的“乌托邦”,但作为科学的理想制度,它唤醒了人类对美好愿景的强烈追求,依然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历史和现实终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二、在与时俱进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

1994年,西方一位神父曾严正指出,相对于社会主义而言,资本主义意味着更大的失败,他说:“社会主义失败是因为没有实现社会主义,而资本主义失败是因为实现了资本主义。”这段话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知道,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依照早期自由民主主义思想家所设计的规则建构起来的,而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预期中的样子还有很大差距,诚如邓小平所说,它还是“不成熟、不完全、不合格”的社会主义。准确的说,我们正走在一条在通往真正的社会主义,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征途上。因而,尽管马克思主义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但我们绝不能坐等共产主义时代的到来,而必须在实践中、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的事业推向前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必须科学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时刻跟随社会变化的脉搏,努力在与新的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开拓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它如同一潭活水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因此,坚持在与时俱进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是忠实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最好方式,更是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佳途径。我们应当继承马克思的遗志,坚持在与时俱进中,将马克思未竞的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人民出版,2006.

[2]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吴雄丞.马克思主义仍然活跃在当代世界舞台[J].求实,2002(11).

[4] 肖枫.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王锋娟,湖南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