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
摘 要:陇东的医疗卫生事业,是陕甘宁边区卫生事业的重要一环。是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到来发展起来的,与陇东驻军的卫生史密切相关,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个时期的医疗机构建设、药物研究和医风医德建设及一系列卫生防疫运动,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在陇东大地逐步推广开来。
关键词:抗战时期 陇东老区 医疗卫生
陇东老区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经济文化落后,“地瘠民贫,社会风气闭塞,长期以来缺医少药,不良卫生习惯根深蒂固,各种传染病、慢性病肆虐,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毫无保障,居高不下的人畜死亡率严重影响着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制约着边区社会的进步发展。”
陇东老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是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到来而发展起来的,开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其发展史与陇东驻军的卫生史密切相关。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医院在华池南梁建立,马锡五任院长,是陇东革命史上最早的医疗卫生机构。不过,医院设备十分简陋,医务人员很少,西药极为困难,看病以中草药和针灸为主。随着中央红军的到来,红军的医院、卫生所、卫生队也进驻陇东解放区各地,教导所二所医院在庆城县城、红三十军三十四图卫生队在镇原屯字真,用进口西药“六0六”、“九一四”及阿司匹林为部队伤员和当地群众看病。
陕甘宁边区时期,陇东老区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缺医少药的状况大为改观,掀起群众性卫生防疫高潮,改变了落后卫生习惯,增强了人民体质,为共和国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尤其抗日战争时期,陇东解放区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一、医疗机构普遍建立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庆环分区在曲子县曲子镇成立后,分区保安处设立卫生队,有医务人员10余人,1937年冬,八路军三八五旅军医处随旅部驻庆阳县城,有医务人员20余人,所属七七0团卫生队随团驻庆阳驿马关。随后,警备二、七团分别在曲子、合水组建起两个卫生队,有医务人员70余人。他们带来了现代医学,为发展陇东老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1939年秋,三八五旅军医处与原红军教导师医院合并为三八五旅卫生部和野战医院,驻庆阳城,秦梓真任部长,姚铁岭任院长,秦玉蒲任医院医务主任,共有医务人员30余人,既为部队指战员服务,也为当地群众服务。1941年,边区卫生处又从“白求恩和平医院”为野战医院调来数名医术较高的医生,加强了医院的技术力量,甚至可以做胸腹腔等大型手术。医院的声誉也很高,就连国统区也有人不断到野战医院求医。
1943年下半年,为了便于对群众服务,野战医院改为陇东分区医院。1944年6月,《解放日报》报道:“野战医院自去年下半年改为分区医院后,为群众服务成绩更加显著,已给二百余群众治好了大小病,现住院公家病人和群众共有二百余人,平均每天到门诊部看病的有八十人左右,其中群众就占一半”。同年11月它又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边区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在边区文代会上荣获普通集体奖。
抗战时期的医疗机构还有曲子县保健药社、华池县保健药社、环县保健药社。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曲子县保健药社,它成立于1942年6月,是由中国工农红军二分院医务主任兼政治部主任庞克道亲手创办的。初建时是价值不足三千元的小药铺,但至1944年7月14日,《解放日报》报道该药社两年治愈病人万余名,试制药品20余钟,给群众送药品价值达62万余元。(边币)1944年10月还发展成“一个拥有六七百万元资产,每天收入数万元的药店,它不但是首屈一指,就是在陇东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庞克道同志自己虽医术高明,但他没有旧医生同行相情的坏习气,而且积极地去联络他所知道的医生,无论自己认识不认识,他就捎话或写信给他们,让他们到曲子的时候来药社座谈”。随着曲子保健药社影响和规模的扩大,1945年又在合道、木钵、土桥等区成立了保健药社,为广大群众服务。此外,华池、环县保健药社也做出了不少贡献,曾多次受到表彰奖励。
二、药物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
抗战时期,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西药很难到陇东解放区来,药品极为稀缺。陇东的医务人员克服困难,利用陇东盛产党参、冬花、柴胡、甘草、秦芄、茵陈、杏仁、桃仁等中草药,研制成了一大批中成药。如“曲子县保健药社研制的‘麻杏石甘丸、‘沙气林丹、‘三七粉、‘生肌散、‘疥疮膏等,就是治疗感冒、胃疼、止血、疥疮和敷肤外伤的良药;而‘玉枢散、‘锡类散、‘升降散、‘林树散等,又是传染病白喉症和大头瘟的克星。此外,还有陇东分区医院研制的‘桂皮酊、‘杏仁酊、‘二花酊和八路军三八五旅七七0团卫生队配制的‘甘草粉等中成药,不仅畅销陇东,而且在边区也颇受欢迎。”
为了把中医和西医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长处,1942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派西医王天喜到华池县保健药社开展西医业务。在1944年陕甘宁边区卫生处“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话“的口号号召下,1945年1月,庆阳县成立了中西医药合作研究会,2月,陇东分区发动各机关集资600元,开办分区保健总社,土法制造中西医研究会研制的中成药,以供各县保健药社使用。3月,镇原县利用骡马大会之便,召开中、西医研究座谈会,对本县流行的各种传染病及慢性病的治法交换了意见,共开出祖传秘方18个。4月,因陇东各县麻疹流行,华池县中西医研究会研制的“炒麻子用水煎服”、“母猪尿一碗饮之”及“红柳花用水煎服”等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医疗效果。由此可见,实行中西医合作,也是發展医药卫生的一条宝贵经验,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用土办法研制出了不少新药品,治愈了许多顽症和疑难病患者。
三、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无论是八路军三八五旅野战医院,还是由它和中国工农红军医务人员在陇东建起的曲子、华池、环县的保健药社,它们都在战争年代为陇东的医疗卫生事业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首先,他们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从他们住的地方来说,都是自己亲手修建的;从他们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来说,也都是自力更生解决的;从他们使用的药品来说,也多是他们自己上山采集和研制的;从医务人员本身来说,其基本经历都是从外行转为内行的。
其次,他们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成为巩固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关键。1939年9月,三八五旅野战医院在庆阳成立后,旅部就要求医务人员不能对病人发脾气,不能占病人的便宜,要举止慎重。言辞清楚,要有“慈爱”心理。另外,曲子保健药1942年社为群众看病不收“脉金”。三八五旅野战医院及各团卫生队在1943年为群众免费看病200余人。1944年,边区卫生处“号召所属医务人员,处处必须以便利群众看病为原则”,“必须动员一切部队机关中的西医为部队机关服务外,兼为群众服务。尽量给老百姓看病或住院,并经常组织巡回医疗队下乡,必须动员和帮助一切中医和一切药铺为群众服务”。在这一号召下,陇东解放区各医院展开了为群众服务的热潮。在曲子县发生猩红热、流行性耳下腺炎时,陇东分区各医院急派医疗队下乡为群众治病。分区医院派传染科主任郭士俊同一个护士班长携带药品到马岭区三乡野狐沟一带治病,“经过四天翻山越岭的奔跑,郭主任每到一处,群众纷纷牵驴来请。他另给群众治慢性病二十余人,共给群众节省医药费七万多元”。“曲子县保健药社大夫庞克道等人在曲子、合道、木钵一带巡回治病,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共治好病人二百余人,少收医药费五十七万余元。”1945年,华池保健药社下乡为二百多个小孩种牛痘,共为群众节省了五十多万元。
象这种为群众服务的事例,在解放区的医疗史上是很多的。陇东分区在开展医疗卫生工作中,曾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单位和个人。1943年11月,陇东分区医院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卫生系统先进单位。1944年11月,华池县保健药社在边区文代会上被评为卫生先进单位;曲子县保健药社庞克道荣获甲等英雄称号。《解放日报》曾多次报道他们开办中西医训练班、帮助各区成立药社、研制新药品等为群众服务的典型事迹。
四、开展群众性的卫生防疫活动
在抓医疗机构建设、药物研究和医风医德建设的同时,陇东分区根据地还同时大抓疫病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防止疫病在边区流行,陕甘宁政府成立后,就立即加强了卫生防疫工作。在每次大疫病流行时,都由各级领导亲自负责,组织广大中西医人员,深入重病区同群众在一起,边调查边防治,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和扑灭。
1939年4月7日,《新中华报》以《把卫生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的社论,指出搞好卫生运动,是完成抗战建国大业的重要任务。必须“广泛地进行卫生教育,使全体军民对卫生运动有自觉的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制定适合于实践情况的卫生法规,”“定期举行清洁运动,有计划地改良环境卫生,普及必要的卫生设施。”1941年5月,边区政府又指出,卫生工作,应从机关、部队、学校和团体做起,树立榜样,用实际的影响,逐渐推广到一般居民。在此号召下,陇东分区各地及关中分区、新正、新宁县,先后建立起卫生委员会,制定卫生公约,开展起群众卫生运动。
抗战时期的群众卫生防疫运动中,在各县和乡村,针对农户的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妇婴卫生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订立卫生公约,并采取不定期检查,开展评比,上黑板公布,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受到了较好效果,减少了疾病流行,改变了卫生差的习惯,净化了环境。1944年,曲子县流行猩红热和耳下腺炎,陇东分区医院立即派医疗队赴马玲一带医治,经过20多天的奔波治疗,治愈200余人,控制了疫情的流行,为群众免除医药费57万余元。1945年春,华池县保健药社两次下乡为小孩种牛痘447人,治疗传染病和其他慢性病1900余人,给群众送药价值520元。
在抓疫病防治的过程中,陇东根据地还经常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分别于 1936年与1942年掀起两次大规模的群众卫生运动,第二次更为深入、普及。1942年陇东解放区结合大生产运动,以“摆擂台”、“打擂台”、互相挑应战的方式,再次开展了群众卫生运动。先从一个区、一个乡、一个家庭搞起,建立模范据点,指导全区。分区及县区乡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动员和帮助群众修厕所、畜圈、改良水井、水源,使群众卫生习惯不断得到改善,疫情得到控制,边区人口的寿命逐年延长。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全民卫生大改观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卫生村和卫生个人。新正县郭德森讲卫生,全家四年不得病,被树立为卫生模范家庭。在1944年边区文教大会上,陇东解放区的华池城壕村、白马庙村,新宁县的窦家湾村、姚家川村、新正县的东庄洼村、庆阳县的郭家坪村等被评为卫生模范村。1945年春季,庆阳县民教馆工作组利用骡马大会设立文化棚,宣传妇女卫生,在甲儿沟创建了卫生模范村。新宁县窦家湾卫生模范村原来人畜同住一个窑洞,经卫生运动后,人畜分窑居住,每家院子中都不堆粪,看病都请医生,不请神婆。
另外,卫生防疫工作中还大力推广新法接生。举办助产训练班,培训接生人员,提高婴儿成活率,保证了育龄妇女的生命安全。“为了推行新法接生,陇东解放区各级政府分别办了助产学习办。1945年1月到4月,陇东分区办学习班,学员们学会了产科、妇科的一般常识,还实习了新法接生。学习结束后,她们分成小组到各县工作。”同年冬季边区各县传染病流行,仅庆阳县城区统计全县出生婴儿119名,因病死亡76名,死亡率为63.86%。政府以此为典型教材,组织群众大讲新法接生及防病灭病的好处。环县小组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办小型助产训练班,参加妇女三十六人,毕业后分配到各县乡村担任基层助产训练班教员。这些训练班的创办,推动了新法接生的展开。
结语:
综合上述,陇东老区在抗战时期,通过医疗机构建设、药物研究和医风医德建设及一系列卫生防疫运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逐步推广开来,使人们懂得了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保障了身体健康。尽管在推广的过程中,由于条件差,设备落后,大众文化素质低,现代医疗在施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有的甚至是表面现象,但它毕竟使陇东人民接受了一些现代医学的信息和知识,为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彩萍.从民生视觉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5).]
[2](三、卫生)在艰难中奋进的医疗卫生组织和卫生队伍[A]. 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陕甘宁边区陇东的文教卫生事业[Z].庆阳:内部资料1992. 66.
[3] 陇东讯.曲子庞克道组织中医服务群众[N]. 解放日报,1944- 10-03.(2版)
[4] 梁建一.由小药铺到大药社[N]. 解放日报,1944-10-03.(4版)
[5](三、卫生)在艰难中奋进的医疗卫生组织和卫生队伍[A]. 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陕甘宁边区陇东的文教卫生事业[Z].庆阳:內部资料1992. 70.
[6](三、卫生)在艰难中奋进的医疗卫生组织和卫生队伍[A]. 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陕甘宁边区陇东的文教卫生事业[Z].庆阳:内部资料1992. 72.
[7] 梅村.陇东医院派员到曲子为居民治愈猩红热——庆阳李家婆姨请阴阳治病倾家荡产[N]. 解放日报,1944-06-06.(2版)
[8](三、卫生)在艰难中奋进的医疗卫生组织和卫生队伍[A]. 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陕甘宁边区陇东的文教卫生事业[Z].庆阳:内部资料1992. 72.
[9] 闫庆生,黄正林.庆阳简史[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371.
[10] 阎庆生,黄正林.庆阳简史[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