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巧
思想政治课教材一改传统教材单调、枯燥的内容,具有注重素质教育,贴近学生实际、教法灵活、学法更新等特点。其系统性与完整性、针对性与实用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为教师在教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根据个人的经验,谈谈如何利用新版教材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用好“小栏目”
课文中许多“小栏目”的设置富有启发性,已蕴藏着让学生获得知识辐射或知识延伸的契机。所以,要用好“小栏目”,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使它们成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阵地。
比如讲授《我国面临严峻的的人口形势》时,小栏目“想一想”有这样一个问题:年龄结构老龄化速度快,会产生什么社会问题?通过组织讨论,学生们有的从家庭方面、有的从国家方面、有的从社会方面、有的从经济方面、有的从工作方面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说明年龄结构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既避免了老师上课讲条条、学生下课背条条的现象,又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能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
总的来说,用好“小栏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1)要求学生联系实际;(2)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3)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观点和补充学生遗漏的要点。
二、抓住思想教育点
思想性强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要求通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觉悟的提高,实现知、能、行的统一。政治课教材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我们可以直接或间接找到思想教育点。如果教师能抓住思想教育点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不仅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内在要求。
比如,讲授“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先让学生回忆什么是生产力及其基本要素,再引导学生对这一科学论断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积极进取,努力奉献,将推动社会集体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个人利益的满足提供物质基础;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又反过来激发人们去巩固发展社会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分析社会热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掌握科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时事政治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时事热点作为时政教育内容的一个方面,也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教学中适时地联系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有助于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时事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观点、立场、方法分析国内外时事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达到端正认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育目的。但是,联系社会热点要注意准确性,不能牵强附会;要注意科学性,不能本末倒置。
如:社会生活中道德行为的缺失问题。“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缺失,我们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因此,除了课堂教学外,通过布置实践作业,利用学校的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渗透感恩教育的活动。感恩教育,通过从思想品德课堂拓展到班会课及其他几门理论课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理论的讲解到实践的操作,使得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项项德育活动生机勃发,一幕幕场景感人至深。学校舆论更加良好,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奋发之情更加高昂,感恩之心更加强烈,家长、社会的反响非常好。不少家长提到自己的孩子时,非常自豪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孩子的转变。
四、注意一题多问
学生学习政治课普遍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囫囵吞枣,对一些知识、原理一知半解,结果感觉学习很困难,对政治课的学习不感兴趣。为了帮助学生从这种困惑中解脱出来,轻松自如地把政治课学好,并达到知、能、行的统一,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我鼓励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设问,创设一种宽松和自由的环境,让思维任意驰骋。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关键所在。
比如在讲授《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危机》时,不仅要使学生懂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而且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与这一矛盾有关的内容,并让学生试围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问题进行命题,结果學生能分别作出下列命题:是什么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趋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集中反映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上几个命题的答案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再如,讲“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等内容时,都可以采用一题多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避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五、运用启发联想
通过联想,学生不仅可以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且还能培育出新知识生长点,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比如讲授“国家的本质”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国家本质的涵义,然后让学生说出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接着再让学生联想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又是什么?学生借助历史课所学的知识,普遍能说出封建国家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会使学生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敏捷,使学生学会广泛联想,学会辐射,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思考和解答问题。它还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有意识地多一点进行这种训练,会使学生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