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媛
记得那一天,小哲带着一本崭新的、有趣的图画书来到幼儿园,自由活动时,许多孩子都向小哲借这本书看,但是小哲紧紧地护着这本书,谁也不借,哪怕是他最好的朋友。很多孩子不服气,跑来向我告状:“老师,小哲不让我们看他的书,他真小气。”“就是呀,以后我也不让他玩我的玩具了。”听完孩子的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小哲应该“分享”。我的经验告诉我,小哲只有分享他的书才是正确的,才能体现大方、慷慨的美德,也才能和朋友重新建立和谐的关系。于是我对小哲说:“你应该大方一点哦,好东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他们会更喜欢你。”因为我的介入,小哲最终将书借给了伙伴。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很多天过去了,小哲再也没有把这本书带到幼儿园里来。我隐隐觉得自己做错了,可能这本书对于小哲来说意义非凡。于是我主动联系小哲的母亲了解情况,结果和我猜想的一样。这本书是小哲一连几天在家里摆碗筷、洗袜子换来的,带书来的那一天,他自己都还没看完呢。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珍视这本书,而我却因为过于追求分享行为本身,忽略了小哲的心理感受。我因为强迫小哲分享导致小哲产生心理负担,所以他选择了不带书来园以逃避分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与幼儿有关的事情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上述“分享事件”的问题在于我仅凭经验,自以为是,没有尊重小哲的想法,侵犯了他的权利。强制之下的分享只能是屈从、盲从或面从心不从。真正意义上的分享应该以自愿、快乐为前提。第二天我与小哲进行了一番长谈。我告诉他:“那天我错了,万分抱歉。我应该先听听你的想法,如果你不愿意让别人看你那本书,也没有关系,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我无权替你做主,所以请你原谅老师。”善良的小哲爽快地原谅了我。
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小哲主动提出要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他的书。那一天,许多孩子都围绕在小哲身边,他热情地向同伴们介绍书中的故事情节。活动室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讨论声、欢笑声,那天小哲的分享是自愿的、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