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真实的美

2015-05-30 10:48彭冰洁
学理论·中 2015年6期

彭冰洁

摘 要: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印度孕育出了两朵并蒂青莲——印度教与佛教,不仅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更是世界文明的财富,《奥义书》作为印度上古思想转型的关键著作,在印度宗教与哲学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意义,更被直接看作佛教思想的缘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现象之美、本体之美两个角度解读《奥义书》中的美学思想,追寻真实的美、追逐“梵我同一”的彼岸。

关键词:《奥义书》;梵;现象之美;本体之美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19-02

《奥义书》系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一部最经典的古印度哲学著作,其美学思想亦值得后人为之膜拜。笔者追寻印度先贤的足迹,于《奥义书》中体味吠陀后期的宗教、哲学和美学思想,探寻印度文明通往自我解脱——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一、缘生缘起——一朵青莲开水中

“印度者,唐云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慈恩传二曰:“印特伽国,谓印度也。是月之名与Indu混也。”神秘而遥远的印度果真如同天边的一轮悬月,与你我隔着一层轻纱,朦胧缥缈,使人不得窥见其面。“印度”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国家、一片充满灵性的土地,那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风俗人情、古老神圣的信仰……在这里,仿佛时间也因此放慢脚步。神秘莫测的宗教文化,从世俗的小我出发,去追寻宇宙的大我;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创造精神让生命充满热情,时刻探寻着人生的意义。

“奥义”(Upanisad)一词在印度语中原意为“近坐”“秘密相会”,引申为坐近导师面聆神秘玄奥的教义。在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这四种吠陀文献中,奥义书是最后一部分,故又被称为“吠檀多”(Vedānta),意即“吠陀之末”或“吠陀的终结”,这一解释也在无意中说明了《奥义书》作为吠陀文献中思想最丰富、最深刻的宗教哲学著作,其中对宇宙、人生等问题的研究所表现出的那一时期人们深邃成熟的见解,可以说蕴藏着古印度全部思想的奥秘和精华。

端坐冥想,静谧如莲,三千世界,由我而生。读《奥义书》,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哲学认识,还有其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奥义书》从来是以圣者姿态接受臣民的礼拜,即使在宗教文化式微的今天,也值得我们剥开这本宗教圣典层层宗教教义的掩盖,去探寻其中美的奥妙与哲理。从美学角度探究,它关于人与自然美的一致性,人的灵性之美、精神之美和理想境界之美,审美直觉的特点,非悲剧性的人生态度等思想,无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无愧为印度美学思想最重要的源头之一。

麦克斯·缪勒在《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一书中指出,印度的“无限”观念既包括“无限大”,也包括“无限小”,这两极都不是感官所能把握的,只能用“心识”即通过直觉来领悟它们的存在。这就把通过感官所进行的审美活动限定在“有限”的现象界范围内。《奥义书》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决定对美的层次的划分:把美划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层面,即现象界之美和本体之美(即美丑无差别的境界)。

二、现象之美

《奥义书》仍把某件自然物(如莲花、太阳、金卵等)看作本原、本体;另一方面,开始把抽象的宇宙规律或某种精神实体看作本体、本原,并把它称之为梵(Brahman)(“梵”的原意指“礼节”“颂”,是巫术和祭祀仪式中的咒语,引申为“祭祀或祈祷所生的魔力”,后来衍化为“世界精力”“世界精神”)。因此,笔者认为现象之美在《奥义书》中体现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梵创造了万物并潜在于万物之中,因此可以通过实存的万物发现、总结现象之美,进而体悟到梵性,也就是说,通过实在的物象体悟本质、本体。

《摩科那罗衍拿奥义书》中说:“由‘彼生一切,海洋与江河流;由‘彼生一切,植物与滋液,彼居为内我,自内自开辟。”[1]35

《大梵点奥义书》说:“万一唯一‘灵,群生内中列,为一又为多,如现千江月。”[1]47

《白净识奥义书》说:“彼神在水中,彼神在火中,入居乎万物,又在草与木。”[1]47

《伊萨奥义书》说:“真理的脸孔隐藏于金色的圆盘之后,哦,太阳啊,世上万物与生命的基座请移开圆盘,好让我这真理的寻索者可以看清它真正的面容。”[2]50

从泛神论的角度看,梵既是万物的“创造因”和“最后因”,又是万物的“质料因”和“形式因”。梵由真相和显相两方面,真相又通过显相而为人们所知所感,即事物的现象就是本体显现的形式。通过体会现象事物的美进而体悟其内在的梵,通过万物之象认知梵性。正如《大林间奥义书》第二分《第五婆罗门书》中所说:“形形色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