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对英国历史所知不多的人,大约也听说过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她的故事对小说家、王室传记作者和历史剧编剧都很有吸引力,毕竟欧洲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极少出现真正长期主宰一个王国的女性君主。
当时,为君主选一门好的婚事,关乎未来国运是否昌隆。有男性辅佐女王共同执政,有助于稳固统治。女王婚后诞下后嗣,也会对安邦定国提供助益。彼时医学认为婚姻与生育均有利于女性身心健康,所以对女王来说,婚姻于国于私都是好事。只是,英格兰的廷臣缺少为女王觅夫婿、谈婚约的经验,同时多半也清楚了解过去三位女王的婚事带来的乱世。英格兰第一位未加冕却一度执政的女皇玛蒂尔德在掌权之前嫁给了欧洲大陆的安茹伯爵,虽然这段婚姻揭开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金雀花王朝的序幕,却也引发了玛蒂尔德和史蒂芬王之间的内战,撕裂了英格兰社会。第二位女王简·格雷在位的时间仅九天,与她婚配的英格兰贵族实则意在篡夺都铎王朝政权,进而引发王国内贵族势力间的恶斗。最终玛丽女王推翻了格雷女王的政权,格雷女王被处以极刑。玛丽女王继位一年多后嫁与当时天主教世界的强国西班牙的国王菲利普。二人一同执政五年,其间对英格兰的新教徒进行血腥镇压,为英格兰带来一段动荡。
当伊丽莎白成为英格兰第四位女王后,廷臣们虽然积极为她的婚事筹谋,但廷臣之间、廷臣和女王之间、女王和她的追求者之间各有盘算,婚事也迟迟无法谈妥。最终,女王一生未婚,并因此被奉為“童贞女王”,成了英格兰之母和圣母玛丽亚的化身,也是英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不婚女王。
英国王室传记作家艾莉森·威尔女士认为伊丽莎白不婚很可能是因为她恐惧婚姻和生育。恐惧的根源是童年阴影,无论是母亲安·波林因未诞下男嗣被诬陷而死、继母简·西摩因难产而死、继母和表亲凯瑟琳·霍华德因鲁莽言行而死、继母凯瑟琳·帕尔因产褥热而死,姐姐玛丽女王在两次假性妊娠之后去世,加上托马斯·西摩对她的追求进而叛乱被判死刑等等,让她无法以喜悦和积极的心情面对别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婚姻与生育。
如此解说伊丽莎白秉持的单身主义确实有依据,而且她也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别的妻子和母亲因为自己轻率选择的婚姻而受刑、送命的悲剧。女王对婚姻的抗拒并不影响她享受吸引异性、成为万众焦点的乐趣,并要确保自己是异性的唯一所爱。心爱的臣下的妻子、选择了不合适结缡对象的女侍最不受她待见。她们有些被迫秘密结婚,也常常因为事情暴露被迫和配偶分居,甚至被判重罪。伊丽莎白同各方面都和她刚好相反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关系也很微妙。玛丽信仰天主教、育有后嗣、无法控制自己陷入爱情而盲目结婚,在处置政务方面经常作出不合适的判断。按照王位继承顺序,如果伊丽莎白无嗣,玛丽很有希望获得英格兰王位。玛丽产子之后对伊丽莎白的王位的威胁日益增加。但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玛丽先是成了伊丽莎白的阶下囚,随后又落入了伊丽莎白的臣子的圈套,最终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