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蕊
摘 要:当今社会,文化元素越来越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出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应该遵循当前形势,引导组织开展好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人们群众生活质量。
关键词:群众文化;要素分析;组织开展;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新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群众文化事业,同样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建立一整套良性循环的新的运行机制,开拓新的发展思路。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规范社会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群众文化事业已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国家和地方各级文化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文化政策法规和措施,但对这些新政策的理论研究和阐释还很不够,很多课题还没有列入专业研究人员的视野。而且,目前还没有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群众文化理论刊物,文化部主管的《中国文化报》虽说开辟有群众文化版面,但由于报纸的定位,也很少刊登理论文章。任何一项实践都不可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盲目前进而取得累累硕果,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不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前行,因此,群众文化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新的突破。目前,在教材上,由文化部委托编写的《群众文化学》《群众文化管理学》《群众文化辅导学》可以说是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在科研上,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和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每年一次的全国群众文化论文评奖活动坚持数载,群星奖也曾设立过“群众文化科研成果”评奖,架设了“出人才、出理论”的桥梁,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高端的研究课题,还可采取申报研究课题的方法,由文化部支持、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主办,地方各级群众文化学会、群艺馆、文化馆立项申报或联合申报。另外,在行业规范、标准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定等专业化建设方面都应是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建立多层次的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文化部、教育部应对文化院校有关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在相关院校开设群众文化或文化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生班。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也应拓宽思路、创新方式,如借鉴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的经验,由相关学校承办,面向群众文化以及文博、图书馆系统的优秀青年专业人员举办长期性的文化管理研究生班。另外,对文艺人才的评价不应仅以职称、学历为标准,而应结合业务技能和业绩综合评价,营造不拘一格评价和使用人才的行业规范和社会氛围,这也是队伍建设尤其是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保证。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搞活农村文化管理机制。上级文化部门要把为农村培训文化业务骨干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列入计划之中,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并加强业务指导。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帮助农村搞好文化队伍建设和業务交流。建立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城市社区与农村结对子,继续大力开展“三下乡”等活动,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三、提供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在社会化运作中,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文化事业的共建,发挥出文化新的潜在力量。应争取群众和民间文艺社团、专业文艺团体、社会机构的广泛参与,提供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中来。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舆论导向等方面积极配合,需要在政府作用与社会力量、社会文化资源、群众文化消费等方面进行整合,使政府、社会、外资、个人共同参与,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体制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支持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态势。应鼓励非文化机构、非公有经济和境外资金投入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化运作中不应忽视的重要力量,而民间文艺社团和专业文艺团体分别是群众文化事业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外援。此外,积极争取名人、专家学者,学术界、高校及有关专业团体和研究机构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指导也是扩大社会参与的重要方面。如邀请名人、专家担任顾问、形象大使、文化辅导员等。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志愿者是社会参与方式中需要重视的重要人力资源。文化志愿者是指自觉为社会公益文化付出时间、劳力和智慧的人士。在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志愿者也称义工,工作内容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顾问性工作、传统的办公室事务性工作、票务销售及相关市场开发工作、活动场地的服务性工作、与文化艺术活动相关的教育性工作以及特殊的机动性工作。作为义工的重要群体,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族”一直是艺术组织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宝库,“灰发一族”,尤其是退休的专业群体具有特殊的价值,2005年度英国爱丁堡国际艺穗节是由15名专职人员来运作的,其余的员工全部是义工。96.5%为青年义工,3.5%为非青年义工。义工的专业训练通常要由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官方机构承担,只需艺术组织根据自己的需求向这些机构申请项目培训,就可免费获得来自政府对义工培训的支持。此外,还要对义工实施活动进行中的指导与监控和活动结束后的管理。
四、群众文化的途径选择及具体举措
(一)群众文化工作应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需求
群众文化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参与的大众性,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群众文化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活动的全民性和普及性集中的体现着他的社会性。文化娱乐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得以开展的基本内在动力,它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文明的进步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人们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欣赏水平的提高,而且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各种充满新时代的卡拉OK晚会、家庭文艺大赛、亲子活动展示等,总是热闹非凡,观者如云,人们在观赏和参与中不仅愉悦了身心,同时也提高了艺术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群众文化工作应着眼于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间文艺,与民间文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民间文化,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是群众文化的源头,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早期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较为简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民间文艺涵盖的内容逐渐广泛起来,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应注意鼓励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有一个好的文化载体让大家得以展示,也是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升华。
(三)开拓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面临改革与发展的新的挑战与机遇,群众文化的发展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必须破沿袭几十年不变的单一的文化主体,开展多种形势,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商业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街头文化、青少年文化、老年文化等,都是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是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我們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是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群众文化发展能有效的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对提高整个社会群体文明的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推动群众文化工作改革和创新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与过去有很大不同,群众文化必须不断推进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群众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群众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艺形态,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群众文化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和改革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兴起群众文化建设新高潮,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是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是推动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群众文化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使群众文化发展有可靠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