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让学生笔下生花

2015-05-30 18:01邝春娥
关键词:自然段西湖文章

邝春娥

对于小学生仿写的功能主要在于帮助他们打好书面表达的功底。它可让学生写出严谨的句式,作文时运用合理的表达方式、恰当的描写方法,形成一种良好的作文篇章结构习惯,甚至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

既然仿写的作用那么多,那我们应如何对学生进行仿写指导呢?我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四点进行指导。

一、句子的仿写

我们常说字、词是构成文章这座殿堂的砖、水泥等基础材质,那么句子其實就是文章的门、窗或墙等部件,他是直接影响到房子的美观实用等功能。所以,指导学生仿写一些好句式就如教会学生做好门、窗、墙等部件一样重要。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该句从视觉、感觉、联想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了水静、清、绿的程度,并运用整齐的排比句式——甲真a啊,a得(怎样),甲真b啊,b得(怎样), 甲真c啊,c得(怎样),让人读来琅琅上口,令人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使人深深陶醉。这种句子正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利用它指导学生写物或写人都行,如可指点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各种东西的特征。学生有的写龙王潭的水,有的写水果,有的写家乡的竹林……有学生写道:“故乡的竹林真大啊,大得像碧波荡漾的海洋;故乡的竹林真静啊,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呼吸的声音;故乡的竹林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垠的翡翠。”

通过这种练习,学生视野也开阔了。只要经过长期的仿写,他们就可以养成较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二、自然段的仿写

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作文使用“三段”结构,即开头一段,主要内容一段,结尾一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不懂得怎样安排自然段与结构段的方法。其实,平时我们在阅读与作文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自然段与结构段中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学生在作文时才不会千篇一律地“三段论”。特别是要让学生知道一段自然段其实就是要么写事物的一方面,要么写一时间段内的事情,要么写一种意思,要么写一件事。

如人教版第7册《三味书屋》的第二段介绍书屋的陈设,则是按照方位顺序进行构段。该文章后面就有一选做题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教室或自己住处的室内陈设,然后用一段话写下来。学生因为有了范文,懂得了方法,写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当然,学生学习的课文中的自然段的写法、风格各异,只要教师注意指点学生去学习借鉴,学生作文定能如小蜜蜂一样博采众长、酿成甜美的蜜一样写出优秀的文章,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篇章的仿写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作都有一定的特征。例如:《林海》、《西湖的绿》、《丑菊》等写景物的文章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先抑后扬的写法。何谓先抑后扬呢?即为了写一种景或物先写它不好,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娓娓述说它的好,让读者心潮起伏,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林海》开头写:“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西湖的绿》开头则有几句写:“……这几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林海》则从大兴安岭的岭、林、花、木来做生动、细腻的描绘,突出大兴安岭的确是林海,使作者感到亲切、舒服,读者读后也能感到无限的亲切、舒服;《西湖的“绿”》则从灵隐寺旁的绿、飞来峰上的绿、冷泉亭溪水的绿等各景点突出西湖“绿”的丰富、绿得迷人,让读者读后仿佛置身西湖的各种各样的“绿”之中。

对于此类文章,我们也可指导学生仿写,让学生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写熟悉的景物,并结合当地情况写一些当地的景或物。如我们乐昌的学生可写《金鸡岭的险》,指导学生先写金鸡岭并不是天下闻名的胜景,然后从金鸡岭的悬崖峭壁、金鸡石的突兀、排冈的直插云天来写“金鸡岭的险峻之美”,最后突出金鸡岭不是胜景胜似胜景。

对于篇章的写法的仿写还有许多,如总分总的构段成篇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构段成篇方法……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游览的顺序、时间的顺序等来写作。总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就是一篇篇绝好的作文范文,教师要认真揣摩,发现其中的妙处并认真指点学生加以仿写,学生定能写出既有文采,又有见地且能感人的佳作。

四、情感的仿写

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提倡“文以载道”,从浅处理解,即每篇文章都要有其灵魂或称之为主题,文学史上著名的篇章都有其“道”。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的“道”各有千秋,有的描绘美丽的大自然以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有的介绍事物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有的描写人物以赞美人物的崇高品质……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切忌让学生写堆满华丽辞藻而空无一物——即无“道”(通俗说来就是无中心思想)的文章。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每篇课文是为什么而写,即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原来人教版教材是要求高年级的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苏教版语文教材在三年级即已提出要求。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在学生升入三年级较完整、系统地进行阅读教学时即提出这种要求,虽然有点高,但只要教师认真加以指导与归类,学生会很快懂得其中的方法。他们就能通过阅读文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时机,在教学中不但要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还要让学生进行模仿,读写结合。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就是一篇可供学生仿写的文章。此文不但语句优美、结构分明,而且情感也很容易体会——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学生体会到这种情感之后,可问他们:“你热爱庐山的云雾吗?你会有作者这样的情感吗?”“那你会怎样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呢?”让学生各自回答,最后就可让学生模仿本文的结构与描写方法进行仿写: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融入景象描写之中。让学生能有感而发,这样文思才能如泉涌。

文章是生活实践的反映,作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仿写不但要求学生反映生活,而且要求学生与学习相结合。我们并不是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而是让学生在夯实写作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写作的知识、技能,去描绘生活与学习中的种种新发现、新感悟。请看学生学了《桂林山水》之后写的一首词:

忆江南

赞桂林

桂林好,其景难言表。水清可见江中沙,山险能闻石欲坠。观风望景如赏画,桂林山水甲天下。能不赞桂林?

当为师之人读到这样的学生作品时,能不怦然心动吗?这样的词是否有点大诗人的风采呢?仿写之于写作正如临摹之于绘画,只有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如绘画般地写出生活中的传神、动人之处,让学生笔下生花。

猜你喜欢
自然段西湖文章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秋天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美丽的秋天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