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程
簖是从“滬(沪)”演变而来,意指一种靠阻断鱼蟹退路的方式捕鱼的竹制渔具。早在先秦时期,上海的先民们倚靠着吴淞江,捕鱼捉蟹,繁衍生息。吴淞江,古时候称为松江或者吴江,源出太湖瓜泾口,全长125公里,流经吴江、苏州、昆山、嘉定、青浦以及上海市区,其下游段现在被称为“苏州河”,是太湖水泄入东海的主要通道。远在上海建县以前,吴淞江已经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
史籍记载,古时的吴淞江面宽阔,水势浩瀚。尤其是青浦县松江河段,更是有 “面阔九里”之称。有诗曰:“吴淞之水震泽来,波涛浩瀚走鸣雷”。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戏题画山水图歌》中写到“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渔民们发现吴淞江常出现规律性的涨潮和落潮现象,并利用这一规律发明了一种叫“沪”的竹制渔具。南朝顾野王在《舆地志》里对这种渔具作了详细的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约扈”。也就是将竹插在河流中编成栅,使随潮水而入的鱼蟹多被阻拦于竹栅内。康熙字典中有这样的记载“唐代文人陆龟蒙在《渔具咏序》中解释:冈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注》吴人今谓之籪。”可见,当今的“簖”是从古时的“扈”逐渐演变而来的。不仅如此,当地老百姓还用“沪”用于江名。南朝《全梁文》卷十四《吴郡石像碑记》中记载:“吴郡娄县界淞江之下,号曰沪渎,此处有居人以渔者为业。”后来“沪”又成为了现今上海的简称,可谓是家喻户晓。
由于簖(沪)使用方便,收获颇丰,在吴淞江沿岸乃至江南地区被作为传统渔具之一,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上海的青浦地区,因其境内水系丰富,支流众多,东部江河交错,西部湖荡群集。其西北角更是有上海市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面积可达62平方公里,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因此用簖捕鱼在当地极为普遍。清代,青浦的《章练小志》中记载:“瀕水之鄉民多業漁,取魚之術亦備,……編竹而沉之,謂之橫簾。橫流而截之,謂之籪扣。……葉舍蕩之間,多有倚為終歲之生涯者。”
簖(沪)的捕鱼原理類似于“瓮中捉鳖”。渔民们会在河口的两岸,分别打好一排毛竹桩,然后用篾好的竹片用棕绳或草绳编成竹簾绑在竹桩上插入水底,阻断鱼、蟹的回游通道。再巧妙地布下弯曲的回龙,使鱼、蟹只能一路朝里,经过易进难出的“八”字形田连,最后都游到各个“库”中。渔民们只要用“海斗”从库中捞就是了。两个簖的中间放置与水面齐平的称为“河门簾”的活动竹簾,利用竹子遇到船体会弯曲和反弹的特性,供来往船只通行。
整个簖(沪)由金(进)子、岸梢、塘簾、围板、眉毛、库、田连、蟹篮、挂篮、鳗桥等部件构成。包括制作工具在内,所有部件都是用毛竹手工制成。制作一个完整的簖要经过打样、敲桩、系挡、劈篾、扎簾子、插竹簾、编织竹篓等七道复杂而严格的制作工序。
首先是打样。用直径4-6寸左右的细竹插在水里,作为记号。然后取下打样的细竹,将直径在8寸左右的竹子敲入水底,此之为敲桩。为了更好地固定敲下的竹桩,还在竹桩之间横系上一根根直径在8寸左右的竹子。
劈篾。劈篾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的一步。先是将直径8-10寸的毛竹借助三脚马和十字架等工具劈篾成约1公分宽的竹片,长度一般在3-5米左右。然后将直径为4寸的毛竹劈篾成宽约0.7厘米,厚约1毫米的竹条,用于编织蟹篮、挂篮、鳗桥。接着是扎簾子。用连耙将劈篾好的竹片用草绳或棕绳编成竹簾。一个完整的簖大概需要50组竹簾。每组长3米,约有140根竹片组成。为了保证鱼群的繁殖,渔民通过竹片间隙的大小,筛选鱼的个头,捉大鱼放小鱼。 到了每年的5月,气候渐渐变暖,渔民们潜入水中将竹簾插到水底,并用绳子固定在敲好的竹桩上,做成岸梢、金(进)子、塘簾、围板、眉毛、田连和库。其中库,根据形状的不同,又叫做正堂大库、双猪头混、方正堂等。再在各个库中放置蟹篮、挂篮、鳗桥等渔具,用于捕捉螃蟹和河鳗。
在民间,簖(沪)常被称为鱼簖或是蟹簖。在捕鱼的实践和使用中,簖衍生出了硬簖和软簖两种形式。插到水底固定不动的叫做硬簖,多用于河道中。而在湖泊中则使用潮上倒伏,潮退立起的软簖。
和其他渔具相比,用簖捕鱼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据渔民们回忆,曾有人一天就捉到1100斤鱼,500多斤螃蟹。无论是鳜鱼、鲤鱼、鳗鱼,还是螃蟹、青鱼都能一网成擒。
上个世纪人民公社时期,青浦地区几乎每个村的水产队都会使用簖捕鱼捉蟹。老百姓上街买鱼买蟹,也往往说成了“到簖上捉鱼捉蟹”。青浦的有些地方更是用簖来命名。要是有幸到青浦一游,在一些书场、茶馆,还能听到张良巧用簖捕鱼的原理,炮制“八卦图阵”大破楚军的民间故事。可见,簖这种捕鱼工具,已经完全融入当地的水乡生活之中。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簖的制作成本高、工期长,受现代捕鱼手段的挤压,渔民们大都使用一些廉价耐用的现代渔具进行捕鱼。一些布局复杂、制作要求高的簖,诸如四角簖、八角簖、山东簖、迷魂簖等已少有人会做。目前,青浦地区仅有金泽和白鹤两个地方尚有传承人健在,他们中间年龄最小的,也已经66岁了。2006年,因受渔业政策上的影响,青浦地区的簖(沪)被大规模整治和清理,江河、湖泊里很难再寻觅到簖(沪)的踪迹。
近几年,随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这种行将消失的传统捕鱼技艺,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今年,簖(沪)的捕鱼技艺被青浦区政府公布为“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蒋阿全、张根林、徐福根、徐金福、朱留洪、王静生、陈永弟等7人成为该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设立传承基地开展培训授艺,期盼着这种悠久的传统捕鱼技艺能够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