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弯曲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2015-05-30 10:48:04贾恩泽陈德华
家禽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蛋率蛋鸡鸡群

贾恩泽 陈德华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6-0033-03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高前村养鸡专业户陈某饲养的海兰褐蛋鸡5120只于150日龄左右发生以鸡冠苍白、倒向一侧、腹泻和零星死亡及病死鸡肝脏肿大、坏死灶、破碎、出血等为特征的疾病,经我们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蛋鸡弯曲杆菌病,后采用强力霉素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很快控制病情,现将本次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据调查该户已有4年多养鸡历史,从事商品蛋鸡饲养,共2栋鸡舍,每栋饲养量为5000只左右,其规模为10000只。该户实行半开放式笼养,采取自动喂料、乳头式饮水和机械清粪,人工拣蛋;其卫生防疫条件较好,鸡舍采用纵向通风、湿帘降温。由于该户能根据近年来鸡病流行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病防疫程序,并严格组织实施,因而养鸡4年多来没有发生过大的疫病流行,每批蛋鸡的成活率和产蛋率都比较理想,经济效益也比较好。2014年2月20日捉回海兰褐商品苗鸡5200只,饲养到150日龄前(7月19日)鸡群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一直很好,也没有发生过任何疾病,存活率达98.5%,整齐度也很好,蛋鸡120日龄左右见蛋,150日龄时产蛋率达68.5%,但从7月20日开始鸡群中有个别鸡只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和鸡冠苍白、腹泻等症状,且有零星死亡,每天死鸡3~4只,曾先后用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卵肝舒(具有抗菌、消炎和保肝功能)和抗病毒类中药治疗2个疗程(计8d),但病情不见好转,日死鸡数反而略有上升,达5~6只/d,且病情逐渐波及全群,同时还出现产蛋率上升幅度缓慢、甚至停止、蛋壳色泽变浅等现象,后来我处就诊。

2  主要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鸡冠苍白、明显倒向一侧,部分病鸡冠出现萎缩、变小;腹泻,病初少部分鸡出现腹泻、拉稀,肛门周围污染粪便,后期泻痢波及全群,粪便先呈黄褐色,然后呈浆糊样,最后呈水样;产蛋率上升缓慢(产蛋率由日上升5%~6%降至2%~3%),甚至停止上升;蛋壳色泽明显变白、变浅。部分鸡急性死亡,临死前呈瘫痪、昏睡和严重下痢等症状。有的病鸡转为慢性,表现精神委顿,鸡冠发白、干燥、萎缩,可见鳞片状皮屑,逐渐消瘦、体重减轻、饲料消耗减低等症状。本次发病程进展比较缓慢,发病率达36.9%(共1890只),死亡率为1.1%(计56只)。

3  剖检病变

共剖检病死鸡12只,其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脏形状不规则,肿大、土黄、质脆,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且表面散布星状坏死灶及“菜花样”黄白色坏死区;有的肝被膜下或实质内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血泡肿,相当数量的血泡破裂出血形成血凝块包在肝脏周围,或在腹腔内积聚大量血水和血凝块。但上述肝脏病变是我们剖检若干只病死鸡后肉眼所见的典型病变,而并非是一个病变肝脏(即同一只鸡身)上能见到的现象。胆囊肿大,色泽呈黄绿色,胆汁充盈、粘稠。脾脏肿大明显,表面有黄白色坏死斑灶,呈斑驳状外观。肾肿大呈黄褐色或苍白,质脆易碎。心包积液,呈透明的橙黄色,心肌松软无力,心肌有黄色坏死灶。腺胃松弛无力,乳头偏平,肌胃和腺胃及空肠粘膜有不同程度出血、瘀血,十二指肠,特别是直肠部位严重出血及卡他性肠炎。卵泡发育停止,甚至萎缩、变形,有的仅剩豌豆大小。

4  实验室检查

4.1  取新鲜病死鸡心血、胆汁、肝、脾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看到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多种形态,主要呈海鸥形、S形、弧形及螺旋形。

4.2  无菌采取新鲜病死鸡的肝、胆汁,分别用划线接种于10%血琼脂培养基上,置10% CO2培养罐中43℃培养24~48h后,培养基表面长出针尖大小、圆形、光滑、不溶血、微突、几乎完全透明的小菌落。挑选上述纯可疑菌落,继续进行培养,将其接种于接种在8日龄的鸡胚卵黄囊内,每枚胚接种0.2ml,共接种12枚,接种24h内死亡胚弃掉1枚,24~72h内死亡4枚,其余7枚72~120h内死亡,剖检皮肤体表出血,肝脏坏死。收集死亡鸡胚的尿囊液、卵黄,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其形态与病料涂片结果完全相同;用一滴尿囊液悬液放在载玻片上,暗视野下观察,见菌体呈螺旋状运动;采用鞭毛染色镜检,可见到菌体一端有鞭毛,个别两端有鞭毛。

4.3  将得到的细菌纯培养物置于低氧(5%)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发现本菌不氧化也不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靛基质、V-P、M.R.、H2S、尿素、枸橼酸钠盐、丙二酸盐、明胶等均为阴性;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基本符合空肠弯曲杆菌生化特性。

4.4  无菌取上述尿囊液及病鸡肝、胆汁、脾研磨后1∶5生理盐水稀释成的悬液,口服接种30日龄健康蛋用鸡7只,结果24h内全部发病,剖检病变、镜检等与前述患病鸡相同。

5  诊断

通过上述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蛋鸡弯曲杆菌病。另外,诊断本病时应注意与鸡白痢、鸡伤寒、禽霍乱、淋巴性白血病、包涵体肝炎和盲肠肝炎引起的肝肿大,与大肠杆菌引起的肝周炎,与脂肪肝出血综合症和接种油乳剂灭活苗后引起的肝破裂等疾病相鉴别。

6  治疗措施

该户曾疑似为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疾病,先后使用过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卵肝舒和抗病毒中药等方法治疗8d,但病情仍不见好转。故我们改用下列治疗方案:①强力霉素:全群鸡按每吨饲料中拌入500g强力霉素原粉,连喂4d,停2d,再用2d;②链霉素:挑出病重鸡隔离,按每鸡肌肉注射链霉素5万单位,每天1次,连注3d;③速溶速补多维素:饲料中添加速溶速补多维素,每吨饲料拌入300g,连续7~10d;④加强消毒和环境卫生管理:将鸡体、食槽及鸡舍内环境使用0.3%过氧乙酸溶液带鸡消毒,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一周;饮水中添加1:30005聚维酮碘(5%)溶液供鸡饮水,连续2~3d。

经上述治疗,2d后鸡群病情有所好转,采食量增加,腹泻减轻;4d后鸡群精神基本恢复、腹泻停止,病鸡死亡停止(用药后除6只病情严重的鸡死亡外,其余都全部恢复),产蛋率上升加快、蛋壳色泽加深;8d后鸡群完全康复,粪便、采食、饮水、产蛋(产蛋率上升速度、蛋壳色泽)等都恢复正常。

7  小结与体会

7.1  鸡弯曲杆菌病又称弯曲杆菌性肝炎、或弧菌性肝炎,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过去在养鸡上发病报道较少见,但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我们在禽病门诊中每年都会遇见的多几起病例,而该病的危害不仅会引起鸡群发病、死亡和降低生产性能(生长速度减慢、产蛋率降低、蛋品变差等);更重要的是该病原菌可存在于许多动物肠道中,会引起动物和人类腹泻(为人类的一种重要食物中毒菌),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食物源性细菌性胃肠炎的诱因,对禽产品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因而,必须引起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足够的关注。

7.2  虽然本病的发生发展、感染率、致死率不如禽的其他烈性传染病严重,特别是发病初期的传播速度比较缓慢(本次感染发病时间达10多天,发病率达36.9%,死亡率为1.1%)。因而,在生产上往往使养鸡者疏忽,进而延误诊断与治疗;但病情一旦在鸡群中扩散,却很难在短期内控制与消除,进而降低鸡群的生产性能,严重影响饲养经济效益,所以,应引起养鸡者高度的重视。

7.3  据调查,该户本次发病鸡群为150日龄左右新开产的母鸡,而同期饲养的另一群盛产母鸡(330日龄左右)却未发病,两鸡群除饲料搭配比例略有差异外(因产蛋率不同),其他条件如饲养鸡品种(皆为海兰褐)、所用饲料原料和预混料的厂家、型号及饲养管理环境等都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可能与新母鸡开产初期(体内激素变化)机体抵抗力有所下降;加之饲料的变换,即由育成鸡料更换为产蛋鸡料,进而诱发本病(因禽体是弯曲杆菌最重要的贮存宿主,即健康带菌)。

7.4  本病诊断时,由于临床上(特别是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特征性表现,临床观察应主要依靠对病死鸡进行剖检检查。病理检查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肝脏出现肝炎症状,即肝脏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表面散布星状坏死灶及“菜花样”黄白色坏死区;有的肝被膜下或实质内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血泡肿,相当数量的血泡破裂出血形成血凝块包在肝脏周围,或在腹腔内积聚大量血水和血凝块。但值得注意的是肝脏的病变并非在同一只鸡身上(即一个病变肝脏)能看到,而是要通过剖检若干只病死鸡后才能见到的典型病变。另外,诊断时应注意与鸡白痢、鸡伤寒、禽霍乱、淋巴性白血病、包涵体肝炎和盲肠肝炎引起的肝肿大,与大肠杆菌引起的肝周炎病变,与脂肪肝出血综合症和接种油乳剂灭活苗后引起的肝破裂等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相比较与鉴别。当然,确诊本病应该依靠实验室检查。

7.5  治疗上,我们对鸡群采用强力霉素拌料投服(按每吨饲料添加500g,连用4d,停2d,再用2d),病重鸡肌注链霉素(按每只5万单位,每天1次,连续3d)和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用量及加强环境消毒与卫生管理等综合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2d后鸡群病情有所好转;4d后精神基本恢复,病鸡死亡停止;8d后完全康复,鸡群的粪便、采食、饮水、产蛋等都恢复正常)。而该户曾使用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卵肝舒和抗病毒类药物治疗2个疗程,却不见好转。说明,该病原菌对强力霉素、链霉素敏感,而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不够敏感。生产实践中,最好根据本场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确定首选药物。

7.6  预防措施:因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菌)苗可用,加之弯曲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即在不利环境因素或感染其他疾病时易诱发),所以,预防本病必须从加强平时饲养管理、贯彻综合性卫生措施(如定期对鸡舍、器具消毒)和尤其做好鸡蛔虫病、马立克氏病、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等的防治工作,以及适时在饲料或饮水混入强力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广谱类抗生素以利减少本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产蛋率蛋鸡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提高蛋鸡产蛋率妙招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
高温高湿季节应对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