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稳定江西省棉花生产的建议和对策

2015-05-30 10:48杨磊陈宜夏绍南聂太礼危胜初
棉花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政策扶持技术措施江西

杨磊 陈宜 夏绍南 聂太礼 危胜初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棉花生产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因受籽棉单价持续走低、劳动力短缺、自然灾害频发、棉花生产用工多,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效益差等因素影响,导致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棉花生产面积出现连年下滑。因而提出“积极开展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培育、配套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防灾减灾等技术进行研究与示范;同时在建设标准棉田实现规模化生产、扩大棉花生产补贴范围、调整植棉补贴方式、实施棉花全产业链创新工程、完善棉花生产保护政策、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的建议。旨在稳定江西省棉花生产,提高棉田综合效益。

关键词:江西;棉花生产;对策;建议;技术措施;政策扶持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5-0003-08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tton production situ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ue to the seed cotton price continuing to decline, labor shortages,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more labors and high cost of cotton production, low mechanization level, poor efficiency and other factors, it resulted the cotton farmers enthusiasm was not high, the cotton production area appeared keep descending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the advices which was “actively carry out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of breeding new cotton variety suiting mechanization, correspon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weeds and insect pest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etc; while give policy support on constructing standard cotton for scale production, expanding subsidy scope of cotton production, modulating the way of the cotton subsidies, implementating cotton all-industry-chain innovation project, perfecting the protection policy of cotton producti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ocial service,etc” was proposed. Aimed at stabilizing cotton produc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cotton.

Key words:Jiangxi; Cotton production; Countermeasure; Technical measures; Policy support

0 引言

江西省是全国主产棉省(市、区)之一,有悠久的植棉历史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棉花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较好,棉花增产潜力大,单产水平居全国植棉省份的前列,尤其是在2009年由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和江西省湖口县农业局共同实施的“百亩连片亩产千斤籽棉”超高产创建活动中,平均籽棉单产达7605.9 kg/hm2,创造了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集中连片种植籽棉单产历史最高纪录[1]。近年来,籽棉收购价格下降和劳动力短缺,且棉花生产用工多,成本高,效益低,收益没有保障,影响棉农植棉积极性,导致棉花生产面积连年下滑。因此,作者走访彭泽、九江、都昌、湖口、永修和德安等产棉县实地调研,以探讨稳定棉花生产的措施,以期稳定棉花生产。

1 江西棉花生产条件与种植区域

1.1 适宜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

江西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南北跨度为北纬24°29′14″~30°04′41″,东西跨度为东经113°34′36″~118°28′58″,属亚热带气候,为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光、热、水等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4~10月:平均气温21℃~24℃,≥15℃活动积温5500℃,≥10℃总积温6500℃,无霜期>300 d,降雨量800~1200 mm,日照时数1200~2400 h;6~7月份雨量较集中,常有伏、秋干旱,这一气候因子比较适宜植棉和生产优质棉[2]。

1.2 棉花种植区域较集中

江西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地区,在其所属的南昌、九江、上饶3个设区市14个县从事棉花生产。环鄱阳湖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占江西棉花总面积的72%,棉花总产量占江西总产量的73.6%,尤其集中在九江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占江西总面积的70%以上。另外,江西还有新余市渝水区、抚州市和高安市、上高县等地种植棉花。由于有悠久的植棉历史、优越的植棉条件和先进的植棉技术,江西棉花单产一直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1.3 近5年江西省棉花生产情况

江西是传统的产棉大省,同历史相比,虽然棉花单产有了大幅度的攀升,但面积和总产却有不同程度的萎缩。1994年,江西棉花种植面积曾达163333.3 hm2,总产曾达174700 t。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加入WTO、棉花市场的开放,江西省棉花生产面积一路下滑,据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棉情调查组的棉花种植意向调查结果,2015年种植面积约为61333 hm2,比上年减少20%左右。

1.3.1 江西省棉花生产2010年情况 种植面积为90666.67 hm2,单产为1275 kg/hm2,籽棉销售均价为10.78元/kg,生产成本为18667.5元/hm2(含人工费,见表1,下同)。

1.3.2 江西省棉花生产2011年情况 总体是面积减、单产增、总产略增、收益减少。种植面积为83333.33 hm2,比上年减少7333.33 hm2,降幅为8.1%;单产为1497 kg/hm2,增17.4%;籽棉销售均价为7.85元/kg(同比降30.5%),生产成本为29940元/hm2(含人工费,其中肥料投入8308.5元/hm2),同比增25%左右[3]。

1.3.3江西省棉花生产2012年情况 总体是面积减、单产略减、总产减、收益减少。种植面积为80000 hm2,比上年减少3333.33 hm2,减幅为3.7%,单产为1470 kg/hm2,比上年减1.8%;籽棉销售均价为8.2元/kg(同比增4.5%),生产成本为30840元/hm2(含人工费,其中肥料投入9490.5元/hm2),比上年增3.0%[4]。

1.3.4江西省棉花生产2013年情况 总体是面积减、单产减、总产减、收益减少。种植面积为76666.67 hm2,比上年减少7333.33 hm2,减幅为8.8%;单产为1407 kg/hm2,比上年减4.2%;籽棉销售均价8.34元/kg(同比增1.7%),种植成本为29700元/hm2(含人工费,其中肥料投入7855.5元/hm2),比上年降3.7%[5]。

1.3.5江西省棉花生产2014年情况 总体是面积减、单产增、总产增、收益减少。种植面积为74400 hm2,比上年减2266.67 hm2,减幅为3.0%;单产1636.5 kg/hm2,比上年增16.3%;籽棉销售均价6.03元/kg(同比降27.7%),生产成本为28780.5元/hm2(含人工费,其中肥料投入6949.5元/hm2),比上年降3.1%。虽然成本下降、产量比2014年增加,但由于价格大幅下降,导致植棉收益较2013年减少明显,扣除人工费用纯收益为负值。

2 江西省棉花生产困境及原因浅析

近年来,江西省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推广植棉新技术,棉农应用新技术能力大大加强,棉农对科学植棉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科学植棉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江西省棉花生产面临着劳动力资源不足、人工成本高、病虫害及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抗灾减灾能力较差等困境,严重影响了棉花面积的稳定和发展。且由于籽棉收购价格下降和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加上棉花生产用工多,成本高,效益低,收益没有保障,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经调研,认为当前江西省棉花生产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棉花价格大幅下降,植棉效益下降导致植棉面积下降

由于2014年棉花价格走低,江西省籽棉平均售价低于6元/kg,而且收购时的质量要求比往年高得多。虽然2014年棉花是个丰产年,但丰产不丰收,棉农植棉效益很低,有的甚至出现亏本现象。棉农心中怨气很大,有不少农户惜售。2014年籽棉收购价折皮棉单价不足15元/kg,稻谷单价为2.7元/kg左右,粮棉比价 1:5.5,从历史上看,合理的粮棉比价应为 1:8.5~9,如果按这一比价,那么皮棉的价格应达到23元/kg,籽棉价应达到 9.2元/kg才可能调动植棉的积极性。在这种低价的情况下,有不少棉田改种其他作物,能灌溉的棉田改种水稻,不能灌溉的棉地则改种大豆、玉米、芝麻、花生、红薯等旱地作物。

2.2 收储政策取消,补贴政策难以调动积极性

国家从2011年以来连续3年实施的临时收储政策[6],因收储棉花占压资金量大,且逆价抛销,财政负担过重,于2014年初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实行植棉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江西省是全国9个目标价格补贴的省份之一,对稳定棉花生产面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2014年籽棉价格过低,棉农惜售,棉花产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面积下滑成定局。

2.3 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一些土地较多农户改种其他作物缓解劳动强度;再者现在农村主要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种植棉花只是家庭的补充收入,农业生产当前被当作副业,且生产投入不足。

2.4 土地流转

经土地流转后,土地在慢慢向少数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或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集中,承租人改种小麦、玉米、大豆等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作物。

3 江西省稳定棉花生产采取的积极举措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有2亿多劳动力进城打工或进入乡镇企业务工,许多村庄留下老人、妇女搞农业,农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干活缺人手、创业缺人才的现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解决农村当前劳动力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稳定江西省棉花面积和产量,增加植棉效益,就必须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特别是采收环节的机械化水平。随着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推进,一个种植户植棉面积可达几公顷甚至十几公顷,且江西省有30%左右的植棉区域位于沿江滨湖地区,土地较平整,这有利于推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江西省棉花科研单位、农技推广部门近年来积极开展了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并对棉花多种间、套、连作进行了示范推广,提高了棉田综合效益,对稳定棉花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3.1 棉花轻简育苗带基质移栽技术示范

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棉花营养钵移栽新技术,并得到迅速应用,成为中国南方棉花栽培的主要方式。但营养钵育苗移栽生产过程全部依赖手工操作,制钵用工较多,苗床管理程序复杂,制钵及移栽劳动强度大,在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的背景下,高劳动强度的营养钵育苗移栽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棉花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因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出基质育苗裸苗移栽技术在全国得到了示范推广[7-8],江西省自2005年引进该技术后,在全省各主要植棉县进行了示范,并根据省情改进为棉花穴盘育苗带基质移栽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等保护设施,采用在一定规格的塑料穴盘内装入育苗基质进行播种育苗,并带基质移栽的一种新型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培育的棉苗素质好、栽后缓苗期短、成活率高、发棵快,而且省种、省工、省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江西省财政于2012、2013年立项支持该项目的应用推广。2012~2014年,江西省九江县经济作物局连续三年在该县新洲垦殖场进行了基质苗机械移栽示范,并取得了成功。

3.2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

2014年,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和江西省彭泽县农业局共布置了22.33 hm2的棉花机械直播适应机采试验示范,其中彭泽县在芙蓉墩镇和棉船镇分别安排了4个示范点共15.33 hm2,机采棉示范4 hm2,示范品种为中棉所50和夏早3号;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在位于九江县港口街镇该所示范基地分别安排了2个示范点共7 hm2,示范品种为中棉所50、中425和夏早3号,均取得了成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主要采取了机械平整土地、机械直播施基肥、自走式喷药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多旋翼飞机进行机防示范、缩节安调控株型、噻苯隆+乙烯利进行脱叶催熟、国产4MZ-3型自走式采棉机进行采收等机械措施进行试验示范。2014年11月10日,江西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在江西省彭泽县召开了江西省首次棉花机械化采收现场观摩会[9]。

3.3 “亩产千斤”籽棉超高产创建

从2009年开始,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接受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任务,在鄱阳湖区开展“千斤棉”超高产创建工作,先后在江西省彭泽、湖口、都昌、九江、永修、鄱阳等县进行试验示范,2009年湖口县武山镇“百亩千斤籽棉”超高产创建区籽棉单产达到7605.9 kg/hm2,创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两大棉区“百亩”连片棉花种植单产纪录[1];之后,各创建区每年的籽棉单产均超6000 kg/hm2,为科学植棉及新技术应用、江西省棉花单产的提高起到了较大的引领作用[10-11]。

3.4 棉花马铃薯连作轻简栽培技术

棉田间套作玉米、辣椒、大豆、大蒜、洋葱等以及连作油菜等可使棉田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近几年劳动力紧张,种植油菜效益偏低,棉田套种油菜的面积急剧下滑,因找不到好的种植模式而导致棉花收获后大部分棉田空闲。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2011年开始示范棉田棉花直播收获后免耕栽种马铃薯,并采用秸秆地膜覆盖技术,解决了棉花收获后如何选择种植冬季作物,该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本、培育地力、调温保墒、高产高效的轻型栽培新技术,2014年5月和10月,以喻树迅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分别组织对马铃薯和早熟直播棉进行了测产,马铃薯单产为26400 kg/hm2,籽棉单产为4005 kg/hm2。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该技术能减轻劳动强度,一般可节省150个/hm2工日左右,节省投入300~450元/hm2,马铃薯增产4500~7500 kg/hm2,纯收入增加3000~45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棉花和粮食、蔬菜的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修复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3.5 大力推广丘陵无灌溉地植棉技术

江西省棉花常年种植面积在80000 hm2左右, 丘陵坡地棉田占65%以上,近年来,江西粮棉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平原洲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而棉花种植面积在不断的减少,且棉花种植逐步向丘陵坡地转移。丘陵坡地大多数不具抗旱条件,一是原有的抗旱设施年久失修,没有抗旱作用,均成了无灌溉棉田,二是丘陵土壤耕层浅,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遇上长江流域大多数年份常发生的伏秋连旱,干旱缺水就制约着丘陵无灌溉棉田的产量,造成植棉一般产量不高,因此,开展丘陵无灌溉地植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势在必行。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开展丘陵无灌溉地植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对适宜丘陵无灌溉区棉花品种、栽培模式与种植密度的筛选,创新防旱栽培技术措施以及早熟品种最佳播种期的研究并结合该棉区的常规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丘陵无灌溉地植棉集成技术并进行了示范,经专家组测产,应用中早熟棉花品种“赣棉杂1号”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籽棉单产为5281.05 kg/hm2,比对照增产30%以上,应用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进行直播,籽棉单产为4541.1 kg/hm2,比对照增产14.4%。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该类型棉田的产量和效益,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省肥、省水、省工)、环境友好型(省药)和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

3.6 早熟直播棉生产技术

以应用短季棉(或早熟棉)品种为核心,以直播和合理密度依靠群体为基础,以调节最佳结铃高峰期,主攻优质的伏桃、早秋桃为突破口,以脱叶催熟争早收获为依托,以最佳的播种时期,缩短棉花大田生长期,有利于茬口对接为目标,以达到棉花高产和节本、棉田增效为目的。从2011年起,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引进了中棉所50、夏早1号、夏早3号、中425、辽棉23号、邯郸686、豫早9110等短季(早熟)棉新品种(品系)和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赣早1号、赣早2号[12-14]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经鉴定筛选了中棉所50、中425、夏早3号、赣早2号等品种(品系),2014~2015年在江西省进行了早熟直播棉示范,通过在10月中上旬喷施脱叶催熟剂[15],将棉花收获期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后茬作物种植腾出了时间,可有效地提高棉田周年效益。

4 稳定棉花生产的建议和对策

在当前棉花生产新常态下,江西省正积极探索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普及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棉田间(套)、连作模式提高棉田周年效益,对稳定和发展棉花生产有利,但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加强和创新,才能确保棉花生产的新常态。

4.1 技术层面

4.1.1 开展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选育 长期以来,由于江西省的棉花生产以稀植大棵为主,棉花品种也是高大、较松散的类型,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棉花品种培育还刚起步。建议要加大项目经费扶持力度,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种业公司的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攻关,根据机采棉对棉花品种的要求,开展适宜江西省机采棉的品种培育。培育的机采棉品种应符合以下特点:一是第一果枝的着生高度要高于18 cm以上,且叶片较少,成铃集中且结铃性强;二是茎秆坚挺,不倒伏、吐絮集中且畅;三是株型紧凑,果枝夹角小;四是落叶性较强,对脱叶剂敏感;五是纤维长度30 mm以上,比强度 30 cN/tex以上;五是注重苞叶的改良,苞叶要尽量小,以减少机采时的杂质含量;同时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应具有早熟性好、抗逆性强、稳产、含絮力适中等特性。

4.1.2 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目前营养钵育苗移栽稀植大棵的栽培方式是单株生长势强、株型松散高大、果枝较长、果节较多、叶面对脱叶催熟药剂反应迟钝、抗倒伏性差、早熟性差且吐絮不集中等因素,很难适应机械化采收的要求。根据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2011~2014年试验研究结果,江西省机采棉要求高密度(90000株/hm2左右)、生育期短(110天内)、植株较矮(100 cm左右)、集中结铃(8月份)、集中吐絮收获(10月份吐絮,10月下旬至11月初分1~2次收获)。因此,与当前常规的棉花栽培技术有较大的差别,必须开展适合机采棉高产高效配套栽培的最佳株行距的配置及最佳种植密度、化控时间和次数、脱叶催熟剂的应用时间和使用剂量以及适合机采的最佳施肥时期等研究。

4.1.3 机采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机采棉由于高密度、矮植株,病、虫、草发生为害与目前常规栽培方式有所不同,尤其是直播棉的草害发生严重,必须根据机采棉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从药剂剂型、浓度、防治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

4.1.4 棉花防灾减灾技术研究。要立足防灾减灾,从棉花品种选择、耕作技术、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到排灌系统建立进行研究推广,让棉花生产的安全系数得到较大的提高。

4.2 政策层面

4.2.1实施高标准棉田建设工程,促进规模化生产 高标准农田是领先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应将农田基本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给予高度重视。通过与积极发展家庭农场、棉花专业合作社、企业经营等新型生产组织相结合,建立起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高标准棉田。因此,可结合土地流转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形成适度的种植规模。

4.2.2 扩大棉花生产补贴范围 开展种棉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保险等,推行植棉大县、植棉大户奖补政策,出台种植大户农资、农机、采摘用工等方面综合补贴政策,建立职业棉农定期培训机制,全面提高职业棉农生产经营管理技能,有计划引导新型职业棉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完善棉花生产灾害保险支持机制。

4.2.3 调整植棉补贴方式 2014年植棉补贴包括良种补贴和目标价格补贴,江西省棉花良种补贴和目标价格补贴资金按当年核实的棉花生产面积为依据计算,良种补贴标准为225元/hm2,目标价格补贴统一标准为3225元/hm2,难以调动植棉积极性。建议调整优化棉花种植补贴方式,将现在以面积确定补贴的方式改变为以产量为主核定补贴,以引导棉花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4.2.4 实施棉花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工程 加强科企合作,研发推广棉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包括以机采为重点的棉花机械化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多抗、稳产、优质多类型棉花新品种的培育,病虫害综合高效防控关键技术研发集成,综合高效节水技术与水、肥、药一体化精准施用技术研发,机采棉的原棉品质保优加工机械与综合技术研发等。同时,加强现代化集约高效先进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系统开展棉田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全程机械化技术、智能信息技术的集成示范,加快优良新品种、节水节肥和全程机械化等技术的推广进程。

4.2.5建立完善棉花生产保护政策体系 国家实施大宗农产品生产与价格补贴政策,对于稳定生产与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促进集约高效生产为方向,要及时整合农机、农资、种子和农技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发挥政策在引导服务体制机制变革方面的作用。

4.2.6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棉花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服务”是发展方向,应将目前的服务方式由政府职能转变为社会化服务模式。目前棉花生产服务多是农技部门分片包干,或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或提高信息咨询服务。随着规模化、机械化植棉的发展,应鼓励在广大棉区成立农机服务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方式,发展代播、代栽、代管、代收等新型服务模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植棉效率。

参考文献

[1] 田绍仁,杨磊,柯兴盛,等.环鄱阳湖“千斤棉”湖口展示区技术实施报告[J].江西棉花,2010,32(1),3-8.

[2] 杨磊,田绍仁,柯兴盛,等.环鄱阳湖优势产区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潜力[J].江西农业学报,2008, 20(11):30-34.

[3] 毛树春主编.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1)[M].2012,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79-81.

[4] 毛树春主编.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2)[M].2013,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96-99.

[5] 毛树春主编.中国棉花景气报告(2013)[M].2014,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06-109.

[6] 棉花收储终结 棉市变数增加[J].种子科技,2014(04):27.

[7] 毛树春,韩迎春.图说棉花基质育苗移栽(第二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

[8] 操宇琳,陈宜,鲁速明,等.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棉花,2015,42(1):12-14.

[9]杨磊,陈宜,胡小琴,等.江西2014年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践与对策[J].棉花科学,2015,37(2):3-7.

[10] 操宇琳,陈宜,鲁速明,等.鄱阳湖区“千斤棉”试验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中国棉花,2014,41(7):36-37.

[11] 操宇琳,陈宜,鲁速明,等.鄱阳湖区“千斤棉”试验施肥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棉花,2014,41(8):44-45.

[12] 肖水平,杨绍群,孙亮庆,等.一批早熟棉花材料在江西的表现与分析[J].棉花科学,2015,37(3):16-20.

[13] 刘新稳,肖水平,朱德英,等.中棉所50在江西棉区夏播的适宜播种期探讨[J].棉花科学,2015,37(4):43-46.

[14] 夏绍南,陈宜,张丽娟,等.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在江西棉区的生长发育分析[J].棉花科学,2015,37(4):47-53.

[15] 张丽娟,陈宜,杨磊,等.鄱阳湖种植区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棉花,2014,41(11):8-9.

猜你喜欢
政策扶持技术措施江西
江西银行
我爱江西奶奶
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铜陵市跨江发展战略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关于对东营市2015年棉花种植情况调查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