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箭在弦 利刃迎风

2015-05-30 10:48
中国自行车 2015年6期
关键词:平路车款车架

道卡斯TAOKAS ARROW是遵循空气力学原理进行设计的车架,搭配黄、黑色的涂装,加上特殊设计的下管TAOKAS涂装,远远看来有一点金属效果,整体搭配起来像是帅气的大黄蜂色系,速度感十足、金属感点缀,尽情展现出空力车应有的风度。

亮点分析

道卡斯TAOKAS ARROW,如同锋利的箭矢蓄势待发般,所有的线条都是锐利的、直线式的,让人尚未骑行一眼望去就感觉到这是一台速度机器,视觉效果可谓满分。

水平的上管比起当下常见的压缩车架,在左右交替的踩踏中更能保持车辆在高速行进时的稳定性,而扁平的下管、前叉、后叉则同样能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成就了这款锐不可当的空气动力学单车。

该车隐藏式的前后夹器位置,搭配目前众多车款爱用的彦豪TRP空力夹器。厂商在配合车架的设计时将刹车夹器隐藏在前叉后方以及后下叉下方,使整体车架显得较为简洁,整个外观面积也有了缩小,进而达到降低风阻的效果。

在立管以及后上叉的接合部分,厂商采用了一般空气动力车架缩小后三角几何的设计,除了能拥有较高的低风阻系数之外,也可以让力量传输相对比较集中且直接,尽管可能会损失一些舒适性,但以平路取向的车款来讲应是优大于弊的设计。

座管以及座管束也是整合式的设计方式,将座管束隐藏在车架上就不会有突兀的座管束螺丝跑出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后上叉与立管的接合面,以及水滴型切面的立管与座管,无一不是空气动力车款该有的特色。

上管部分采用的是接近梯形的方管,上部扁平、两侧渐渐缩小,切面来看也有点类似水滴型的梯形管,既保有一定的车架刚性还兼顾了空气力学的低风阻效果,可见TAOKAS ARROW在设计上毫不马虎。

测试路线一:台中市至惠荪林场

整段路线几乎都是平路以及缓上坡,至惠荪林场才有一段陡坡,其后便是原路返回。总里程约131km,总爬升海拔1500m,从爬升理论上讲基本上不会有陡升的感觉,因为路程拉的很长,所以离开市区之后就是长缓坡。此条路线就是不停地持续稳定输出,没有太多的陡坡,可以让体能跟肌力分配比较平均。

测试路线二:台中市区至凤山寺

去程从中投的快速道路下,经由148县道转139县道。下了快速道路在148县道附近便开始有爬坡了,直到回程的139县道转74中彰下才有下坡路段。

总里程约64km,总爬升海拔758m,算是比较轻松的路线,除了在148县道的短暂爬坡路段外,其他的路段都属缓坡、平路。骑行中可以稍微测试一下这段爬坡的感觉与平路骑行有何差别。

稳定性强 蓄势待发

在实际骑乘的路线中,一开始都在市区内慢行,慢速的骑乘几乎感受不出有什么比较特殊的地方。唯一比较有特别的感觉则是水平上管车架的稳定性比其他的一般车种明显。通过了市区道路以后,开始行经中投快速道路下,测试时均速大约在38km/h左右,这时候就能更明显地感受到这款车架的稳定性能非常优异。

平路上维持高速行进时,踩踏时的扎实感很明显,透过稳定的回转不暴冲,维持一定的均速比较容易。骑行中开始缓坡路段后,虽然爬坡会比平路感到吃力,但是在身体状态允许的缓坡中还是可以稳定地前行。

在测试路线的缓坡骑行中,维持一定的速度其实会比慢下来轻踩来的有效率。因为一旦轻踩慢下来后要重新恢复定速会感到有点吃力,也许是空力车型对于左右晃动不够灵敏的关系。尤其是在惠荪林场终端以及148县道的坡段当中显得比较明显。

下坡稳过弯顺

测试路线的回程几乎都是下坡以及平路,在下坡或者高速转弯时的感觉比较稳定,当骑行到一些弯道时,也会刻意加快速度,以体验一下过弯操控时的灵敏度。测试下来可以说平稳性不错,过弯时亦顺畅,但相对而言,灵敏的机动性不够,同样在出弯时的加速会比一般车款来的迟缓些。

但如果出弯瞬间不加速的话,在灵敏度上就没什么差别感了,待出弯后开始慢慢加速同样也可以体会到擅于平路骑乘的空力车架优点。

起身抽车顺畅柔顺

在瞬间加速的抽车体验,会感觉到平路抽车非常顺畅,能体会到因抽车而摆动的力量都灌注到轮组和地面上。当起身抽车时空力车型的几何不会使车体晃动过大,以左右持续交替的踩踏可以感觉到身体是在被一股力量往前拉,而不是像一般的车型在猛力抽车时因晃动太多,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力量流失。这里的差别就在于一般车型抽车时很容易用力过猛导致身体晃动的频率跟不上回转的节奏。

这款TAOKAS ARROW确实可以让加速抽车比较平顺一点,但也要注意到回转施力的节奏要一致,否则上半身就会转变为造成阻碍的反向力量。

上坡路段无特别优势

道卡斯TAOKAS ARROW在上坡路段的测试阶段,优势就不明显了。因为是连续上坡,速度降低,除了在有限的体能下保持回转数以及速度以外,比起一般的车款或者是登山专用车款,这款车的确无法发挥优势。就算将齿比换到最轻档位、提升回转数,也不会有平路时稳定回转的顺畅感,这是由于目前在设计上确实还不能达到满足所有路况的程度。

综合比较

优点1:空气力学设计,造型涂装符合主流取向;座管为双向可调整式。

优点2:车架刚性足够,全力抽车没有疲软的感觉。

优点3:高速定速巡航稳定,持续踩踏输出时不容易摇晃。

缺点1:长坡段路线,没有特别优势。

缺点2:由于空气动力的造型设计使得车体纵向刚性十足,舒适度略显不足。

注:主因也不是车架设计上的缺陷,而是在于空气动力车型相较于一般车型都有稍重的问题;而水平上管虽然设计成异径管但还是摆脱不了敏捷性下降的问题。车架本身条件还是具有一定水平的,与其他品牌车辆相比具有竞争力。

猜你喜欢
平路车款车架
基于ANSYS升降穿梭车车架力学分析
装载机前车架加工工艺改进
满世界做车架日本篇
论平路小说《东方之东》的性别书写
自在独行
BMW i3电动车获得多项技术升级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
BMWi3电动车获得多项技术升级
月付低于200美元分期租赁最热车款
无关黄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