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仁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清代诗人的《村居》记录了春天放飞风筝的生活图景和盎然生机。风筝,在现当代还被诸多文艺作品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寄托和隐喻意义,比如鲁迅的散文《风筝》、美国小说《追风筝的人》、电影《蓝风筝》等。风筝本体的自然放飞,是每年春季的仰首眺望,也是对独运匠心的文化传承。在此不妨以潍坊风筝为中心,来回望中国风筝的历史源流、工艺之美与文化传承。
历史源流
风筝最早源于中国,在“风筝之都”潍坊流传着诸多关于风筝起源的故事和传说,为风筝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底蕴和魅力。
潍坊至今流传着缧女制鹞的故事。缧女饲蚕,为驱赶鸟雀,“则以篾为骨,缀以干树叶,做成鸟雀的天敌鹞状,以丝牵之,借地气升腾将假鹞送上天空。”这便是最早的风筝。缧女为公元前二千多年时居住在今潍坊寒亭一带的寒浞的祖上。关于缧女这个“鹞”虽无史料可以查证,但这个传说将人们的幻想和愿望变成了“鹞”,并飞上了天。这个传说中的“鹞”,也应该是潍坊在中国风筝历史上的第一个传说故事中上天的鹞风筝。
墨子也被传为风筝鼻祖。曾有“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的文字记载。目前风筝界将此“木鹞”作为中国最早的风筝。但对于这只木鹞,也有人认为是一只比风筝更先进的可能带动力的飞行器。墨子所居住的鲁山在今潍坊青州一带。看来中国的这只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木鹞风筝,是出自潍坊地域了。那么,这只木鹞也就成了潍坊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只有文字记载的“木鹞”风筝。
另据考证,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今潍坊诸城人)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绘有放风筝的场景。张择端自小生活在潍坊,对家乡的风筝非常了解,因此自然地在画中予以表现,借以更加明确地衬托画中的时令节气,这是潍坊风筝史上最早的风筝实物依据,也是目前中国最早的风筝实物依据。
中国古代风筝因用木头制作叫“木鸢”,后用纸糊称为“纸鸢”。五代时期李邺将竹笛栓在纸鸢上放飞,发出“筝鸣之声”,后定名为“风筝”,沿袭至今。民间仍有“鸢”“鹞”的称呼,在北方叫纸鸢,南方叫鹞子,有“南鹞北鸢”的说法。在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不仅将风筝引入小说的创作,更是对我国风筝的历史、风筝名称演变、风筝种类演变、扎制技艺等都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风筝艺术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
中国风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产地有北京、天津、潍坊、南通等,流派纷呈、各具特色,当下尤以潍坊更具国际影响。1984年4月,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拉开帷幕。1988年4月,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的“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
工艺之美
《考工记》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强调造物设计应当顺应天时,适应地气,材料上佳,工艺精巧,合此四项条件才能制造出精良的器物。风筝工艺,亦是如此。
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灵动的气韵,扎制博采众家之长,特别在风筝的造型结构和绘画色彩上,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形成了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2006年,潍坊风筝与南通板鹞风筝、拉萨风筝一起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潍坊风筝的艺术造型特点和风格特色主要体现在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品种繁多、起飞灵活等方面。在中国的风筝家族中,潍坊风筝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广博,以其材料的奇特选用,设计的夸张变形,画工的年画技法,以及放飞的巧用力学原理,构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神韵,蜚声古今中外。潍坊风筝的独特个性是通过“扎、糊、绘、放”这四艺来具体表现的。
今日的潍坊风筝艺术品种繁多,由于风筝艺人和各行各业的风筝制作者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阅历、不同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形成了不同体系和流派,有的将其分为潍城派风筝和杨家埠风筝,有的则分为民间工艺派、传统艺匠派、现代创新派,还有的分为杨家埠风筝流派、国画风筝流派、象形风筝流派。
潍坊风筝按其形状又可以分为六大类,即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和自由类,还可分为平面的、半立体的和立体的。近年来,潍坊主要扎制立体风筝,所扎制的蜈蚣风筝和苍鹰风筝在全国屈指为首,久负盛名。
龙头蜈蚣风筝是潍坊风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的制作尤为精细复杂,别具匠心,由龙头样的首部和数十节身部组成,长达百余尺。放飞时,先将尾部和身部逐渐放起,然后由组成身部的几十节圆型风筝将沉重的头部带上空中,蓝天云霭间一条长龙逶迤翻腾,似龙吐双须,俯冲而下;又如银蛇狂舞,腾云驾雾。潍坊的苍鹰风筝扎制得也别具一格,它的头部、身部、尾部和双翼都是立体的,并且是活动的,双目炯炯有神,钩爪锋利如刃。当它飞上天空时,如大鹏展翅,遨游苍穹,给人以逼真生动的感觉,蔚为壮观!
近年来不断创新的现代风筝,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加受到宾朋和市民的青睐。
文化传承
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世代传承,使得千百年来工艺薪火赓续不断,但也一度出现了“人亡艺绝”、濒临灭绝的困境,抢救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新世纪以来的一项重大文化使命。传统手工艺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经受着机器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临着艰难蜕变和脱胎再生的时代挑战。潍坊风筝的手工扎制也已日渐稀少,机器的批量化生产,造成了诸多粗制滥造的低劣廉价风筝充斥市场的现象。
清代以来,潍坊风筝异彩纷呈,传承相继,涌现出了诸多代表性艺人,比如唐洪飞唐洪亮兄弟、胡景珠、郭兰村郭淑林叔侄、牟丹、裴沁泉、陈善庭、杨万善、韩连溪、张衍禄、孙永春、康万香、杨同科等。胡景珠是潍坊著名的风筝艺人,擅长扎制龙头蜈蚣风筝和潍坊龙灯。他的拿手作品是串式风筝,腰节、用料、大小、厚薄都十分讲究。胡敬珠串式风筝的制作方法,曾被一风筝艺人用记录本抄写下来,在风筝爱好者手中广为流传。杨同科是杨家埠风筝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总结了老式木版三色风筝的民间传统精华,保持了杨家埠木版三色风筝的传统,又创新发展了风筝的题材和品种。
韩福龄是著名的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生于1934年,从七岁开始学扎风筝,自1949年开始学扎龙头蜈蚣风筝,并得到风筝老艺人胡景珠先生的真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扎制艺术风格。他的龙头蜈蚣风筝被风筝界称为“韩派蜈蚣”。自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以来,每届都有他的作品获奖,并曾多次在国内外的风筝比赛中获得最高奖。2009年,韩福龄被确定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
迄今为止,韩福龄扎过的最长的风筝是一只长达120米的龙头蜈蚣,整只风筝有240节。这只风筝成为他永远的骄傲。1985年,韩福龄带着这只风筝来到新加坡,参加国际风筝放飞表演,一飞成功,轰动了新加坡。这是韩福龄和他的风筝第一次出国,这次经历令他终生难忘。韩福龄穿着印有“中国”二字的服装,带着巨大的龙头蜈蚣隆重出场时,新加坡的华人表现出巨大的热情,而当龙头蜈蚣一飞冲天后,“全场欢呼,观众席上好多人把帽子扔向天空,场面很壮观,我当时也很激动”。表演结束后,《联合早报》采访了韩福龄,并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龙头蜈蚣照片。后来,这只巨型龙头风筝被新加坡一位华侨朋友收藏。1990年,韩福龄和他的风筝到访意大利,并在国际风筝比赛上夺得了最高奖项,获得金质奖牌。
多年来,韩福龄广泛交流,广传技艺。最远的一个徒弟来自江西九江,现在也已经70多岁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断向他学习请教,还曾请他到九江参加风筝表演。2012年,西安有个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子也专程上门请教。而正式向他拜师学艺的有两名弟子,其中一个叫李进浩的徒弟仍坚持在传统风筝行业,他是学美术出身,从18岁起就跟韩福龄学扎风筝,如今,“扎、糊、绘、放”的本领都很强。面对传统风筝行业人才流失的现象,韩福龄也感到忧心,他在多个公开场合都表示:任何人想学,只要人品好,他都愿意免费教。韩福龄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都能扎、能画,也参加过风筝比赛,不过,韩福龄说,两个儿子现在反对他扎风筝,希望他能够好好歇歇,安度晚年。“可是,我痴迷这个,并不觉得累。”他说,累的时候一扎风筝,精神反倒变好了。如今,已经80岁高龄的韩福龄每天在照顾中风卧床的老伴之余,必定会拿出两三个小时扎风筝。
风筝,作为一种传统民族民间艺术,融合了竹木扎制技艺、绘画工艺、裱糊工艺和放飞技能,是独具东方审美特色的艺术品类,承载了审美、休闲、节俗、科技等丰富文化内涵。风筝,还以其乘风高飞的姿态,象征着远大的追求与理想,象征着天空与大地的关联。著名艺术家吴冠中曾以“风筝不断线”来形容艺术创作与文化传统及时代生活的紧密关系。“风筝不断线”,是传统手工艺的薪火相继,也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寄寓,今年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又将迎来四海宾客,放飞五彩缤纷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