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国际货代转型的思考

2015-05-30 19:08:09任为
关键词:一带一路转型

摘 要:中国货代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并不代表货代业自身没有发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行业的不规范导致了恶性竞争,国际货代的发展需要调整思路。而“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了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同时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有助于分析国际货代转型模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货代;转型

1 概述

国际物流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激烈竞争,国际货代业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出口拉动为主,在全面转型升级的时期,对国际货代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13年,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国际货运物流和国际货运代理业两个概念整合在一起,国际货代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1]。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全面推进阶段,对国际货代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同时也引起对行业快速转型的思考。

2 “一带一路”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区域经济融合和资源高效配置,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带一路”思路是亚、非、欧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3 我國货代行业现状

我国货代企业发展历史较短却数量众多,整体实力弱,管理水平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货代行业受地域影响,各地口岸货代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状态。深圳、广州一带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货代业开始涉足供应链业务;宁波、厦门在商业文化影响下,开始走联合订舱路线;上海是国内最大的货运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跨行业发展。从全国来看,货代业存在诸多危机。

3.1 市场机制不健全

首先,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在商务部注册的货代企业即“一代”只有3000多家,不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货代企业即“二代”、“三代”保守估计在3万家左右,因为正规货代注册资金是500万元[2],小型货代在没有市场机制监管下,无证经营。同时由于准入低,从事货代行业的人员综合素质欠佳,思想局限性较大。其次,大型货代公司不能代表民族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利用竞争优势,缩小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最后,缺乏信用机制。中国货代发展良莠不齐,传统的运作方式使业务运作事故频发,没有行业监管,货代的发展严重受约。

3.2 没有核心竞争力

经济环境的萎缩,伴随业内残酷的竞争,传统货代公司单一的服务模式,利润空间狭窄。同时只要是货代,都可以直接向船公司订舱,货代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所以货代企业的业务内容又是非常庞杂的,没有凸显出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

3.3 竞争激烈

外力的渗入,加剧了行业的恶性竞争。部分货代虽然没有资质,但是可能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利用与上下游的关系,获得可观的运价,扰乱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一些大的货代公司在竞争中遇到发展瓶颈,开始向其它城市发展,盲目扩张抢占市场,而小的货代公司的纷纷涌入,各自为政,竞争的异常无序导致行业畸形发展,最终走向价格战,甚至出现了负运费。负运费的出现,提高了目的港收费,增加了收货人负担,而货代获得的收益更少,面对残酷的现实,只有全力做好自身业务。

4 货代转型的急迫性及障碍

以传统方式运作的货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面临货源危机。而大型货代企业在机制监管下,在竞争中缺乏灵活性,使其在发展中也遇到瓶颈。面对国际化形式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中国货代急需转型升级,良性发展走出重围。

4.1 人员流动

货代企业的“小、散、弱”亟需平台化,以至于业务员独立经手诸多环节,通过一定时期的业务积累,不断熟悉行业的操作流程,最终业务人员会跳槽其他公司。加之货代机制不健全,从业门槛低,一旦掌握市场中敏感的数据和客源,将会激励业务人员另起炉灶,不仅造成严重的业务流失,而且还加大了行业竞争。

4.2 经济环境

世界经济中风险性因素较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造成我国出口国际竞争力下降,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分化和转换带来新的冲击,一方面东南亚国家正在拓展中低端制造业,抢夺中国成本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投资优势渐渐消失。国内而言由于房地产产业关联度高,且投资比重较大,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严重制约其投资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产能过剩。在此环境下运行的经济模式急需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3 国际竞争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国内市场逐步向外界开放,鼓励并引进外资。由于国外货代公司在资金,管理机制,运作经验上的优势,对国内货代企业冲击较大。尤其是小型公司融资能力较弱,难以在价格上占优势;而中大型公司在现有货代模式下负担较重,业务拓展难度大,竞争激烈。

4.4 eShipping上线

eShipping海运综合服务平台是由阿里巴巴联合中海集运共同打造,为出口企业提供在线向船公司直接订舱的服务,从而省去了货代这一重要的环节。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阿里巴巴拥有丰富的库户资源,而中海从线下到线上的拓展提高了订舱的效率,同时让价格透明化了。当然eShipping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为货代转型升级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

4.5 资金不足

传统货代行业属于低附加值产业,只有通过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规模效益。但是承载规模化经营,无论是资源配置,还是经营管理,都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作为保障。大批量、小规模的货代企业企图低成本加入市场竞争,由于底子薄导致银行贷款困难,资金不足是货代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

5 货代转型的切入点

“一带一路”思路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寻求区域间互利共赢,是亚、欧、非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彼此合作潜力、空间很大,重点在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通信干线建设等领域。

5.1 优化市场机制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区域交流与发展。同时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结合我国货代特点,传统的运作方式终将被产业淘汰,只有通过整合区域货代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平台化建设服务体系,优化市场机制,减少人员流动,优胜劣汰,通过信用联合将货代企业做大做强,再拓展市场,树立货代民族品牌,为行业标准化奠定基础,才有实力同国际货代企业竞争。

5.2 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带一路”强调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提升区域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货代同质化服务,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个性化货代服务将是产业转型中的货代企业生命力,能够确保并非低价稳住市场和客户,而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做货代,货代转型将是从货代卖价格到帮助用户买价格的转变。这样在低价竞争的环境中,仍然有货源,通过增值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稳住并提高利润。

核心竞争力不仅来自于个性化服务,还来源于技术创新。美集物流作为货代行业的领跑者,在物流技术的研发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推出的“整车顺心运”技术,大大增加了装载率,同时也摆脱了装船船期的不稳定性困扰,使整体物流成本降低30%[3]。

5.3 完善信息系统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是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超过400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2010年西安国际港务区物联网技术开始投入实践,并设立陕西省物联网产业展厅,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个物流中心组合成高标准、集约化的物流平台[4]。基于区域的平臺构建,需要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实现信息共享,发挥集约化优势,加快货代服务的效率。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货代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产业转型提供了一个契机。

6 结语

当前货代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传统货代运作模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倡议,促使沿线相关国家达成合作,寻求发展的契合点。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下,借鉴“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为货代转型升级提供思路,为我国货代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董越.长三角国际货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J].中国商贸,2014(26):106-107.

[2]刘光琦.货代业的今天和明天——货代企业情况调查[J].中国储运,2013(11):39-44.

[3]李冰漪.美集物流:货代行业的领跑者[J].中国储运,2013(11):54-

56.

[4]李强,方宝林.物流网技术在陕西国际货代行业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4(2):22-27.

作者简介:

任为,1986年6月出生,男,四川营山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管理科学、物流与供应链,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安凯转型生意经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30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人大建设(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6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沣芝转型记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