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狄浦斯王》里有限的“知”对于自由意志的消解

2015-05-30 17:43郭静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

郭静

摘 要:对知识而非信仰的追求,是希腊理性精神的一个核心价值;但是“知”是力量,而“不知”却是幸福的,这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悲壮之处。面对命运困境,俄狄浦斯追求智慧和道德责任,却一步步验证了神谕,这是在不确定性背景下,有限的“知”对其自由意志的消解,也是命运悲剧下英雄人物所面临的人性困境。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有限的“知”;自由意志;道德责任

作为古希腊悲剧的最高成就和十全十美的悲剧典范,戏剧《俄狄浦斯王》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多学科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索福克勒斯运用精妙的闭锁式结构和稳健的结构突出了矛盾的冲突性。在强大的命运悲剧下,英雄人物也无法违抗,俄狄浦斯的智慧、勇敢、坚强和善良驱使他一步步逃避神谕,意图通过道德律实现公共价值和道德责任,而命运却使其无路可退无可选择,这是命运的悲剧,也是特殊条件下有限的“知”对自由意志的消解。大体来看,神谕在俄狄浦斯的生活中曾三次扭转其人生走向,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深入阐释其一步步实现背后的深意。

一、命运的预设

俄狄浦斯是一个让人同情和惋惜的人物,他自出生以来便被迫背负着“弑父娶母”的诅咒,在他还没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其父亲拉伊奥斯出于对诅咒的恐惧便为他作出了选择,这种对于神谕的完全信任甚至是信仰是其对诸神的崇拜心理的结果。“崇拜心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和人的思维力、想象力等发展的必然。”(祥贵 2001:1)崇拜心理作为一种心理行为机制,其出现既具有个人性,也具有社会性,而其社会性是先于个人性的,因此拉伊奥斯对于诸神的崇拜心理并不仅是他个人的心理反应模式,而是整个城邦甚至整个时代民众的共同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现实和认知局限的结果。崇拜心理出现的一个原因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减少是人类各种行为的一个基本动机”(谢明星2012: 27),因此人们不得不转向全知全能的神祗。正如罗素所说,“人类真正所需的并不是知识,而是确定性”(van den Bos,Kees 2006: 333)而崇拜能够为人类提供“两种心理上的满足,依赖感和神圣感”,也即“心理上的安全、依靠和安慰”。(冯天策2000: 24-28)如此以来,俄狄浦斯被遗弃实则是对神祗和神谕的崇拜心理的结果,也是对神谕的“知”和真理的“无知”的结果。

二、善意的挣扎

被遗弃的俄狄浦斯幸运的被牧羊人发现,并被科任托斯城国王收养和封为王位继承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同伴对其身份的质疑和嘲讽在其心灵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谜团,这种不确定性使其迷茫恐惧,生活陷入了巨大的“无知”迷雾中。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俄狄浦斯只能转向先知寻求答案。当得知“弑父娶母”的诅咒之后,他对于神谕的“知”和亲生父母的“不知”形成了一种“有限的知”,加之其对于父母本能的爱和善意,他选择了离家出走,远离“父母”,主动逃避神谕。看似知道神谕给予了其作出选择的自由意志,然而道德责任的束缚和神谕的隐晦性神秘性实则是消减了他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的实现会受到内在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从内在来讲,人有意志,追求自由,这是自由实现的可能性,而从外在来讲,自然因果律的限制和制约使其实现受到阻碍,而人所具有的思维和意志要求超越和解放,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可以获得有限的自由,而这种有限的自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选择。“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自由意志涉及善恶与责任动机的问题(程伟光2014:1)”,即人类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行善或者行恶,而无论哪种选择,都必须承担其后果,因此真正的自由是行善的自由。“在康德看来,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就是自由意志,通过不断的纯化过程,以道德律的形式显露出来,道德律被意识到,意志自由也就被证明了。”(程伟光2014:11)道德律是实现意志自由的方式和尺度,而道德律的形成,也是善的潜意识化,是对道德责任的恪守和履行。对于俄狄浦斯来说,在此种情境下,其道德律就具体体现为对父母的孝道,面对隐晦的神谕和身世谜团,俄狄浦斯离家出走远离“父母”是被迫的唯一选择,他希望通过此种方式维护道德责任,实现善良意志的自由,殊不知正式他的这一举动使得他进一步走向了命运的陷进。这种“有限的知”和无限的迷茫最终使得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陷入一种悖论。试想,如果俄狄浦斯并不追求“知”,甘于生活在迷惑之中,那么他就不会一步步接近神谕并最终痛苦的走上悲剧之路。或者他在知道神谕的同时,也清楚获知自己养子的身份,获得更大的“知”,那么他就不会离开科任托斯城,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归根到底,俄狄浦斯最终的选择是有限的“知”造成的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悖论。

三、英雄的悲哀

逃离科任托斯的俄狄浦斯在不知不觉来到了自己原本的祖国忒拜王国,并在途中无意中杀死了生父,完成了一半的神谕。勇敢而智慧的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被推选为忒拜新任国王并迎娶了王后,最终完全验证了神谕,陷入“弑父娶母”的巨大悲剧之中。俄狄浦斯对于智慧的追求,对于百姓的道德责任,面对困难的勇气都是一个英雄人物可歌可颂的品质,却也是将其推向命运陷阱的罪魁祸首。为了将百姓从瘟疫肆虐中拯救出来,他坚持追查杀死老国王的凶手,最终揭开了其“弑父娶母”的罪行。作为一国之主,解除瘟疫折磨是其道德律的自然要求,也是其自由意志的唯一选择;而对于神示的完全信任,则是崇拜心理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崇拜令英雄无知”(Arnold Bernstein. 1976,63: 397)在面对困境束手无策的情境下,他是忒拜百姓的英雄和庇护者,百姓将他们对神的崇拜转移和具体化到了他的身上;他对于“知”和真相的执着又一次将其推进了命运的漩涡。最终,知道真相的俄狄浦斯自毁双目,自我放逐这是对于城邦百姓的交代,也是对其父母的谢罪,更是对自身无知的严惩。对他而言,“知”是力量,也是不幸,“但是人必须求知,索福克勒斯是反启蒙的,它倡导人们回到信仰上去,俄刺瞎双眼并放逐,既是对阿波罗的屈服,也是对阿波罗的抗议。(王智丽 2009;58)”

四、结语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刻画的伟大英雄的命运悲剧,揭示了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减少不确定性是人类的本能动机,而追求智慧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和使命,然而面对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人类具有无法超越的局限性,能够获得的也永远都只能是“有限的知”,只能陷于迷茫与绝望的循环;自由意志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特征,道德律是实现自由意志的尺度,而“有限的知”和巨大不确定性会为道德责任的实现造成阻碍,消解自由意志,从而使其不可能完全实现。俄狄浦斯竭尽全力追求真理和智慧,却因天然局限性而陷入更大的迷茫,尽管他力图改变和逃避,也无法走出命运的迷雾,因为他的努力和挣扎也并非真正的自由意志的选择,困于命运囹圄也是必然。

参考文献:

[1]祥贵编著.崇拜心理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1).

[2]谢明.论崇拜心理在不确定性背景中的作用——以解析“俄狄浦斯故事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27).

[3]van den Bos,Kees; van Ameijde,Jitse; van Gorp,Hein. On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The Role of Personal Uncertainty in Religious Worldview Defense [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Vol. 2006,28(4),333.

[4]冯天策著,陈建坤主编.信仰:人类的精神家园[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0:24-28.

[5]程伟光.康德哲学中的自由意志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1,2,11,25.

[6]Arnold Bernstein. Freud and Oedipus: A New Look at the Oedipus Complex in the Light of Freud's Life [J]. Psychoanalytic Review,1976:397.

[7]王智丽.浅析俄狄浦斯的知与不知,大众文艺(理论)[J].石家庄:河北省群众艺术馆,2009:58.

猜你喜欢
俄狄浦斯王
浅析《俄狄浦斯王》与《雷雨》的联系与差异
重构《俄狄浦斯王》的文学禳灾功能
古希腊悲剧中的自由与秩序
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涵
走进索福克勒斯的世界和《俄狄浦斯王》共鸣的舞台
存在主义视野下—《俄狄浦斯王》和《天边外》的解读
《俄狄浦斯王》与《海边的卡夫卡》人物比较
《俄狄浦斯王》与《海边的卡夫卡》伦理禁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