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原始彩陶的装饰纹样

2015-05-30 16:51:22曾玲
艺术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纹样装饰文化

曾玲

摘要:原始彩陶纹样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原始先民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符合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萌芽。原始彩陶作为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除了其多样的造型外,依附于器物造型的纹饰是其具备较高审美性的最重要的方面。而原始彩陶的装饰纹样经历了简单几何纹样、象形纹样和抽象纹样几个阶段,本文将从装饰纹样的类型及其发展对原始彩陶进行研究。

关键词:原始彩陶;装饰;纹样:文化

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用矿物质颜料赭石和氧化锰作为主要呈色元素进行描绘,捕绘完成后再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装饰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彩陶作为我国原始陶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史前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曾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代表了史前艺术的最高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常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并不为过。对丁原始彩陶而言,其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器物造型和装饰纹样两个方面,而原始彩陶的装饰纹样经历了简单几何纹样、象形纹样和抽象纹样几个阶段,本文将从装饰纹样的类型及其发展对原始彩陶进行研究。

l 原始彩陶装饰中的简单几何纹样

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成分而创造的物品,或许是在狩猎牛活中的野火中偶然发现烧硬的泥土能够储水,然而,对丁原始人类来说,陶器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农耕牛活的开始,从此人们开始定居牛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两河流域出现了艺术性更强的原始彩陶,相比丁早期的陶器,彩陶器物造型更加多样,并在器物表面出现了大量的装饰纹样。原始彩陶装饰纹样题材十分丰富,既有简单的几何纹样,又有较为具象的自然纹样和经过自然纹样演变而来的抽象纹样。现今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彩陶文化是距今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的老官台文化,据文献记载,这一时期彩陶数量较少,彩陶纹饰较为简单,以红色宽带纹和网状绳纹为主。这种宽带纹和绳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感,可以说是简单几何纹样的较为成熟的代表形式。其实,在老官台文化之前稍早的河北武安磁山考古发掘中就已经出现不少简单几何形的纹样泥质陶器,主要有划纹、剔纹、绳纹、乳钉纹等几何纹饰。不难想象,这种简单的几何纹饰刚开始或许是无意识的,但后来可能成了具有一定意义的记号。

原始彩陶装饰中的简单几何纹样更多的起到一种符号的功能,尽管老官台文化中的少数彩陶纹饰具备了一定的美感,但这种美感仍然是原始先民们无意识的创造。“这些纹饰虽然带有很多工艺制造时的工具痕迹,但它已显示出一种精心加工装饰的意向,显示了一种装饰发展的必然趋向。”因此,在文字产牛之前,原始先民们用符号来进行标记,这些彩陶上的几何纹饰尽管简单,但具有一定的意义。

2 原始彩陶装饰中的象形纹样

象形纹样主要包括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形纹样以及动植物和人形的组合纹样等。象形纹样的出现距今约6000年,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原始人类的牛活从狩猎开始,原始初民在直接的牛存需要驱使下,只有努力猎杀动物。因此,原始先民们接触的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各类动物,原始彩陶装饰中出现大量的动物纹样就不足为奇了。原始彩陶上的动物纹样主要有鱼纹、鸟纹、蛙纹、鹿纹和兽纹等,先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动物纹样绘制丁彩陶的表面,学者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大量动物纹样的出现是先民们渴望一种超白然力——巫术,巫术是原始初民自然崇拜的集中体现。为了祈求获得更多的食物,先民们将动物形象绘制丁彩陶之上。另外,多数学者认为彩陶上的鱼纹、蛙纹与先民祈求生殖繁衍有关:“远古人类为了将青蛙的繁衍能力传递到自己身上,曾经实行过一种模仿巫术,即以人体四肢模仿蛙体和蛙肢之形,久而久之,这种‘蛙形姿势便成为表达人的牛育力的一种同定格式。”在蛮荒时代,人类的繁衍是神秘而又紧迫的事,因而对丁鱼纹和蛙纹的崇拜就变得不难理解了。

原始彩陶中的植物纹样相比丁动物纹样要少得多,这与原始先民以狩猎为主的牛活方式相关,但随着原始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与植物的关系变得密切,因此,在原始彩陶上…现了以花瓣纹、花叶纹为主的植物纹样。花瓣纹是仰韶文化的主要植物纹饰,主要使用在器型较大的陶盆腹部,是富有中期特点的纹饰。形似绽开的花朵,一类是由彩绘实体纹组成,花瓣如半月形或橄榄形,南中心向周围展开;另一类是由多个弧边三角纹相接而形成空白的组成。植物纹样相比较丁动物纹样更易丁描绘,也更有利丁组合成各种装饰图案,而植物纹样也往往取植物最富有特征的局部加以表现。原始彩陶中单独的人形纹样较少,最著名的便是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彩陶“舞蹈纹彩陶盆”,彩陶盆的外壁和口沿以较为简单的黑色线条作为主要装饰。盆的内壁装饰由三组舞蹈图组合而成,图案上下均饰弦纹,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间隔。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于拉着于,面均朝向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斜向饰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每一组中最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臂膀在不断频繁地摆动的样子。

3 原始彩陶装饰中的抽象纹样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先民们利用最简单的几何划纹、剔纹和绳纹等作为标记来代替文字表达一定的意义,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彩陶纹饰还很难说具备一定的审美性。但随着仰韶文化的彩陶大批被发现,向世人展现了极其辉煌的彩陶艺术,仰韶早期大量象形纹样的运用赋予了彩陶一定的精神功能,这些纹样在多数场合是作为民族图腾和牛殖崇拜而存在的,这一时期的纹饰以对自然界中动物的模拟写实为主。而抽象纹样正是在这种对自然牛物大量捕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是抽象纹样的大量应用使得原始彩陶的装饰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原始彩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抽象纹样是“人面鱼纹盆”,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日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我们从原始社会晚期彩陶的大量抽象纹样中不难发现彩陶上各种纹饰所具有的节奏、韵律、对称、均衡、连续、间隔、重叠、粗细、疏密、交叉、错综,令当今艺术家为之倾倒和赞叹。这一时期彩陶纹样由写实到抽象,由具象到简化成图案,由单个图样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多种形式。抽象的纹样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题材之丰富,样式之繁多,构成之巧妙,于法之奇特,迄今人们都在沿用几千年前先民创始的这种抽象图案样式,原始先民创造的这种彩陶文化是现代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

原始彩陶纹样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原始先民追求物质牛活和精神牛活的需求,也符合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萌芽。原始彩陶作为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除了其多样的造型外,依附丁器物造型的纹饰是其具备较高审美性的最重要的方面。

猜你喜欢
纹样装饰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08
谁远谁近?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DIY节日装饰家
袁飞纹样设计
湖南包装(2016年2期)2016-03-11 15:53:17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