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财会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较为全面地讨论了金融危机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着重探讨了金融危机给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会工作;启示
0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距离我们已经七年有余,它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却远未消除。在时隔七年之后,再次探讨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它对财会工作带来的启示更有价值,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既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启迪,给企业的成长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将结合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来重点探讨它给财会工作带来的启示。
1 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又被人们称为金融风暴,它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在不固定的区域或国家范围内,全部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在短时期内快速恶化,具有很强的国际性,最终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某个金融市场暴跌、企业大批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大幅增高等严重后果,给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有时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国家政治不稳等严重后果。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摧毁性危害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思考价值。
2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1 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纵观美国人的消费观,提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美國人已经形成了超前消费的消费习惯,这是由美国的社会形式决定的。因此,在美国,“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势在必行的,这就使得美国人要进行借债消费和泡沫炒作,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而为了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超前消费,美国人想到了借债和捞钱。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美国向全世界进行借款,来支持美国人的超前消费。目前,美国人民的透支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十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另外,随着美国人民综合意识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可以通过炒作科技网络、房地产以及相关衍生产品来达到捞钱的目的,而不是想着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与打拼来得到资金。这种情况势必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滋生投机心理,进而导致泡沫经济空前发展,使市场经济难以控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2.2 金融市场监管不力
金融市场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也是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市场经济自身就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但是却有着局限性和滞后性,总是不能及时准确的对市场冲击做出调整。而欧美国家向来奉行市场经济自由主义原则,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一味的放任自由,从来没有建立完善过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这必然会导致市场经济出现混乱,进而造成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2.3 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金融创新能够提高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能够大大加强金融对于整体经济运作的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对于金融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还拥有着放大金融风险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合理有限的运用金融创新,不能无限制的使用。美国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就是无限制的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而不考虑由此引发的后果。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助长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世界金融市场危机。由此可见,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
3 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我们可以将这次经济危机作为提升财会管理工作能力的平台,通过经济危机得到的启示,我们可以将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3.1 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建设和研究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后勤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采取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策略,才能帮助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安全度过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则是当前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大部分企业经营模式陈旧落后,只懂得照搬照抄其它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而不去结合自身实际分析研究自己的管理经营模式,这样一直下去的话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企业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财会管理,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只要我们立足自身实际,扎扎实实做好企业生产工作,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做到自主创新,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能安然度过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有限度的使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要在使用时坚持好总量适度、稳步推行的原则。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
3.2 加强风险导向控制机制的建设完善
金融风险不可消除,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监控而消除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要想及时准确的监控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导向控制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确保风险导向控制机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出现财会人员监守自盗的现象。二是提高员工凝聚力,采用企业文化熏陶等方式,提高员工责任感,加强员工对于风险的发现和抵抗能力。
3.3 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对于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来说,充足的流动资金就是企业强盛的血液。俗话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能单纯的认为企业发展良好,盈利较高就减少流动资金的储备。事实表明,由于缺少流动资金而在金融危机中出现的营利性破产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因此,如果希望企业能够基业长青,持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方法上,我们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的管理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现金使用不当带来的企业财务危机。
4 总结
财会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地暴露出了传统财会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应该从金融危机中深刻认识到企业财会工作方面存在的误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财会工作方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和控制机制,从而有效提升财会工作的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金融危机形势及其对财会工作的启示[J].会计之友,2009(12).
[2]蒋定之.美国金融危机的九个启示[J].新华文摘,2009(1).
作者简介:夏素英,女,汉族,河南禹县人,总经理助理,职称: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