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文奇
摘要:豫剧是河南第一大剧种,也是全国重要的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豫剧面临着受众群体老龄化、青少年群体参与度不高的现实状况。为了使豫剧更好地适应时代步伐,我们应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豫剧剧团的实力和吸引力;结合青少年群体及家庭的艺术需求,对豫剧进行针对性的打造;巧妙地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对豫剧的宣传,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豫剧。
关键词:豫剧;青少年;新媒体;普及
豫剧唱腔清新、淳朴,演出作风泼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是流行丁河南地区最大的戏曲剧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豫剧逐渐呈现出受众群体老龄化,青少年群体对豫剧的了解不多,参与度不高的特点。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实豫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变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l 实现背景
1.l 新媒体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互联网,智能于机等传播媒介得到全面普及,各种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每一个移动终端,人们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丰富化、简便化。因此,通过新媒体手段了解豫剧、学习豫剧具有可实现性。
1.2 当代社会对艺术传承的重视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社会对丁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大,传统艺术的传承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支持,豫剧作为中国戏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
1.3 青少年参与豫剧的机会增多
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豫剧表演不仅仅只存在剧团的舞台上,或是豫剧名家的言传身教中,它结合各种媒体形式走进了大众视野,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同时各种选秀节日的兴起也为青少年参与豫剧表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 实现诱因
2.1 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牛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教育更加重视,文化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催牛了众多针对青少年的选秀节日和颁奖活动,豫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也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梨同春”少儿擂台赛、小梅花奖等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此类活动的开展提升了豫剧的影响力,对丁推动豫剧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2 社会竞争强
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家庭教育观念的逐步完善,在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社会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家庭在培养孩子时,更看重让孩子全民发展,拥有一技之长,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而豫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正逐步成为家庭教育的选择之一,即迎合了家长、孩子的兴趣,也符合全面发展的需求。
2.3 群众基础深厚,学习优势明显
豫剧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欣赏、学习豫剧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对丁青少年群体而言,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从小学习基础的戏曲唱腔和套路动作,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即使并不具备十分突出的天赋,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豫剧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青少年群体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起到塑形、健身的效果。
2.4 “明星”效应的驱使
选秀节日的兴起、“草根”明星、儿童明星的大批出现,使大众看到了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明星。敏锐的媒体人抓住人们的心理,开办了《梨同春》少儿擂台赛等青少年选秀节日,捧红了一大批少儿明星,随之而来的荣誉和经济效益让人们羡慕不已,纷纷投入其中。
3 实现途径
3.1 依托新媒体手段进行市场化运作
(1)推行剧团产业化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将豫剧改革纳入市场经济之中,营造竞争环境,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剧团的危机意识、生存意识,使剧团在发展过程中寻求最优发展模式,找寻适合的人才培育于段和招募途径。
(2)引人品牌战略,打造豫剧精品工程。借鉴“梨同春”的成功经验,打造豫剧品牌,根据剧团的不同情况,着重发展自己擅长的领域,打造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喜欢的精品剧日,从而抢占市场,切人消费群体,赢得消费者对丁品牌的认可,塑造品牌形象,全面提升豫剧价值。
(3)加大新媒体在豫剧推广过程中的使用比例。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新媒体于段,传播河南文化、豫剧文化,展示豫剧的魅力,吸引青少年群体及其父母的关注,引导青少年群体欣赏豫剧、学习豫剧。
3.2 营造发展环境
(1)加强对河南文化、豫剧文化的宣传。针对豫剧内容的地方性、历史性、故事性、文化性特点进行宣传,引导青少年群体了解河南历史,熟悉经典剧日的表现内容,从而了解豫剧、参与豫剧。
(2)加强对成功典型的宣传。在豫剧剧团市场化的过程当中,针对取得成功的剧团,无论是编排的精彩剧日,还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培养出来的豫剧小明星,都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于段对其大力宣传,树立典型,刺激其他剧团及家庭教育效仿他们的成功之路。
3.3 建立针对性培养模式
(1)建立适合青少年发展的豫剧培养模式。青少年群体尚不能独立牛活,应建立适合青少年发展的豫剧培养模式,剧团内部要根据其身体成长情况、嗓子发育阶段、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安排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不但重视其能力培养,也要考虑到培养学习兴趣。
(2)将豫剧学习分为专业性质和非专业性质。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知识积累速度最快的阶段,应根据父母对孩子的规划及孩子们的选择,将青少年豫剧学习分为专业性质和非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在培养青少年豫剧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其身心全面发展。
3.4 与时尚元素结合,打造豫剧表演的新形式、新内容
(1)结合声乐演唱技法,丰富豫剧唱腔类型。豫剧可在男声高亢、激昂、质朴、刚健,女声舒展、奔放、柔美、酣畅,以说的感觉为主,咬字较为夸张的传统特点基础上,结合美声、民族、通俗等声乐演唱技法,丰富原有唱腔类型。
(2)根据青少年的心智特点,创作少儿曲日。针对青少年的心智特点,为其选择曲风轻松欢快的曲日,同时结合他们所熟知的童话故事和信息。例如,《葫芦兄弟》《神笔马良》等经典剧本创造儿童曲日。使青少年群体学习背景熟知的曲目,由此更深刻的理解豫剧表演、热爱豫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