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捷
外宣刊物作为中国传统媒介的对外传播途径,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刊物重要内容的图片,对刊物的信息质量和传播效果举足轻重。如何在新闻图片摄制与选取上不断创新思维方式与技术手段,呈现出更多的既符合西方受众的欣赏角度、价值观,又能公正、客观地体现中国国情的作品,提升外宣刊物在国际媒体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现今更加公开、透明的新闻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注重传播技巧 激发受众情感
“景别是视听语言的基础因素”,它不仅表达了拍摄者的创作与构思,还可以反映被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相同的被摄主体,不同的景别,不同的角度,可以造成受众不同的反应。所以说,景别的变化与受众反应有直接的关系。
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有着不同的意义。远景中被摄主体离受众较远,有距离感;特写中一般用来强调事物,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因此镜头有理性和感性之分——远景趋向理性,显客观;特写趋向感性,显主观。
例如,在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体育特写类作品《血染赛场》,照片反映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的一场比赛。照片中摄影师没有按常规思路聚焦比赛选手搏击的动作和场景,而是拍摄了其中一名女选手受伤时滴落在地面的一滴血。画面不仅清晰地映现了一滴血,虚化的背景还描绘了运动员跪地的腿和缠着绷带的手,这种独特的视角和特写镜头的运用,视觉冲击力极强,直入人心。同时,简约的构图形式也把体育照片的内涵升华到对人性层面的探究中,让受众看到的不只是体育竞技本身,更重要的是看到夺取金牌的艰辛和运动员拼搏奋斗的精神。
对外传播需要注重传播技巧,在确保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的同时,可以用比较隐蔽的方式激发受众的情感,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新闻报道要求客观公正,但新闻也是一门选择的艺术,图片编辑作为图片的“把关人”选用图片时,要善于运用镜头的情感作用,恰当地运用近景和特写等感性镜头,向读者传递更为强烈的情感。
人类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无论文字还是图片,只要真正抓住了事件或人物传情达意的瞬间定格,那么就基本上实现了传播的效果。
用图片讲故事 提升张力和感染力
讲故事,是西方媒体惯用和推崇的新闻报道方式,对于图片摄影来说,这种方式也同样适用。在西方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叙事多以人为中心,讲述人的体验和感受。那么,在我们的对外传播报道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外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故事为切入点,把要传播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向海外介绍真实的中国。
例如,2014年第7期《布达拉》刊登的《藏传佛教第十届高级学衔暨第二届中级学衔授予仪式在京举行》,就是采用图片报道的形式,用丰富的图片语言从各个角度呈现了高级学衔暨第二届中级学衔授予仪式在京举行的场景。图中展示了学员们的精神状态、学习成果以及对国家认可的学衔制的渴望,凸显了国家对藏传佛教的重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各宗教的平等。整组图片在画面处理和技术控制上都十分娴熟,对宗教仪式的拍摄方式上有了新的尝试,是一组较为有特色的涉藏摄影作品。
在这组报道中,图片作为无国界的语言和无码的符号,迅速抓取了读者的眼球,激发了人们的情感,搭起了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桥梁。因此,用图片来讲述中国的故事,既可以让新闻具有趣味性,还可以以小见大,对接西方的新闻传播方式,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对外传播的新闻图片除要讲故事外,还要注重挖掘图片的内涵。作为非语言符号的图像,具有外延和内涵的功能。外延是图片结构性要素(如主体、陪体、背景)和造型要素(如线条、角度、光线、色彩等)表面所展示出来的意义;内涵是受众观看图片后所带来的联想和思考。
以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美军海军少尉卡瑟灵柩返乡安葬》为例,摄影师在拍摄两名美军士兵将盖有美国国旗、载有卡瑟遗体的灵柩运进飞机机舱门的瞬间,同样关注到画面舱门上方舷窗内一排乘客表现出的不同表情。乘客作为生者在画面上的出现与装有卡瑟遗体的灵柩形成强烈的反差,使画面在视觉表达和思想内涵上都变得更为立体、多元,更强化了生与死的对比,深化了作品对战争控诉的主题。
分析我国目前外宣刊物的图片,外延要素得到了保证,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但再一推敲会发现,所使用图片,相较国外新闻摄影作品还有一定差距。这主要源于没有将图片符号的内涵挖掘出来,只是满足了外延的一般要求。所以外宣刊物的图片要提升张力和感染力,尽可能地去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摄影记者要多动脑多思考,不要简单地“记录”,而要大胆创新、挖掘图片内涵,让图片力争摆脱平庸,提升摄影的艺术价值,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淡化官方色彩 传播多元声音
外宣刊物的主要受众是海外读者,他们希望通过刊物来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外宣刊物要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真实、客观地报道当今中国,而切忌以我为出发点,一厢情愿地对外传播。
淡化官方色彩需要在图片的选择上,摆脱领导人图片存在“模式化”的问题,适当地降低领导人图片使用比例或改变图片呈现角度。例如,《中国日报》2012年1月10日的头版图片,拍摄对象是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画面体现了胡锦涛和李明博两人的互动关系,展现了两人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还拍摄到了胡锦涛身边的中方其他人员。横构图使画面上下紧凑,左右完整,整个画面简洁有力,既突出了主体,又交代了当时的欢迎场景。不同于其他握手、合影等“模式化”图片展现形式,给受众一种自然、亲和力的表现,是一幅比较成功的领导人图片。
再如,《中国日报》2012年6月23日的头版图片,拍摄的是端午节的必备品——粽子。图片采用普通人手拿粽子,平角度拍摄,虚化人物,突出主题,将粽子真实、自然地展现在受众面前,突出了节日的主题,展示了中国特有的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
在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成就、传统文化上,可以使用普通人物为主体来传递信息,不一定着眼于领导人或政府角色。事实证明,平衡官方和民间的形象,淡化官方色彩,实现图片主体的多样化,可以达到传播声音多元化的效果。
外宣刊物是我国对外传播中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对外传播环境的变化,对图片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也越来越凸显读图时代的特征,这种改变不会停止,相反会更加显著。
透过图片,让世界了解当今的中国,让读者看到更多中国发展的景象,作为外宣刊物摄影工作者,责无旁贷。(作者供图)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