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玲
摘 要:在全球金融危机进而世界经济步入衰退阶段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趋势也比较明显;从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各项具体指标来看,目前我国正面临通货紧缩压力。该文尝试从结构性产能过剩、债务风险和有效需求不足等几方面分析我国现阶段所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解决债务风险问题、鼓励民企营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等,以避免和消除通货紧缩压力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使我国经济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运行。a
关键词:通货紧缩 产能过剩 债务风险 有效需求 结构性调整 企业创新aa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91-02
1 目前我国通货紧缩压力的主要表现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它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我国目前的状况如何呢?2014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4%,创2009年11月以来最低涨幅,12月份同比增长1.5%,同比增长已连续4个月在2%以下。2014年12月份我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降3.7%,连续34个月下滑,前值下降2.7%。2014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前值为50.3%,且连续数月在荣枯线低位徘徊。就在同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11月21日晚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另外,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增速滑落至1990年以来新低。以上数据及迹象表明,我国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目前虽然还没有出现真正的通货紧缩,但正在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必须引起足够警惕。
2 通货紧缩的影响
通货紧缩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它的正面效应表现为持续的物价下跌及低利率使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投资及消费成本降低等;但与通货紧缩的正面效应相比,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大得多,危害性也更强。通货紧缩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货紧缩导致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发生时,物价普遍持续下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调,企业的利润逐渐减少直至亏损。企业生产积极性因利润减少或亏损而受到打击,将减少生产或者停产,这样就抑制了经济增长。另外,物价普遍持续下跌使得实际利率提高,对债权人有利而不利于债务人。债务人通常是社会上的生产者或者投资者,债务负担的加重使他们减少生产或投资活动,从而也抑制了经济增长。还有,物价下跌所导致的企业利润降低从而生产减少,生产规模缩小,导致工人的失业率上升,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大。
二是通货紧缩导致财富缩水及财富再分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企业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随之减少;企业为了维持生产不得不增加负债,负债的增加进一步使企业的资产下降。企业资产下降则意味着企业净值下降,企业财富减少。另外,通货紧缩使得实际利率上升,债务人实际偿还的金额增加,还款负担加重,这就导致社会财富从净货币债务人向净货币债权人转移,社会在这种财富转移中完成了财富的再分配。
三是通货紧缩导致失业率上升。一方面,通货紧缩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减少,投资所带动的就业机会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通货紧缩导致的企业利润减少使生产者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减产或停产导致失业人员增加。
四是通货紧缩导致金融风险增大。通货紧缩下的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经济实体借贷难度加大,偿债能力减弱,延期偿债及无力偿债风险增大。实体经济风险传导至金融领域,导致金融风险增大。
3 目前我国通货紧缩压力产生的原因
目前出现的通货紧缩压力,既有我国经济运行内部的原因,也有国际经济大环境外因的影响,具体表述如下。
3.1 结构性产能过剩是这次通货紧缩压力的根本原因
结构性产能过剩,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下,部分产品供给超过了市场需求而出现的生产过剩现象,但从整体经济来说并不是总量过剩;其实质是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超前,与国民具有的支付能力相比显得过剩。在我国的表现则是,有些需要的产品因技术能力或先天条件不足而产能不足,有些需求不大的同质产品却因重复或者盲目生产而产能过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多依赖于投资和出口,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过度投资、重复投资现象;这也造成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积累。据国家发改委消息,目前产能过剩最突出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这些传统行业;还有近一个时期以来的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一方面造成大量商品库存积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产能闲置、开工不足。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经济刺激进入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结果,使得结构性产能过剩对通货紧缩产生了根本性作用。
3.2 债务风险增大是本次通货紧缩压力的重要原因
按照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经济主体的过度负债导致通货紧缩效应,同时通货紧缩也加重经济主体债务负担,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增强,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引起严重萧条。目前我国经理领域存在高负债率问题,应该警惕可能会导致的债务型通货紧缩。
我国经济从2003年进入繁荣阶段后,企业、个人和地方政府等大都经历了负债投资和资产增值的资产负债双上升过程,这个过程可描述为“货币宽松—负债投资—资产价格上涨—再负债投资—资产价格继续上涨”。这造成近十年来我国大宗商品、房地产、土地等大类资产价格出现了10倍甚至更高的涨幅,经济主体的负债率也快速上升。从历史经验看,1990年日本资产泡沫破裂是由于企业部门过度信贷扩张造成的;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根源于居民债务飙升;2010年开始的欧债危机主要由于部分国家政府部门债务过快上升所致。我国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已进入持续下降通道,而多年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也开始出现明显下滑,2014年2~10月份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为负增长,均值为-9.38%,依靠资产增值来维系高负债率的方式已无法进行下去。更重要的是,如果房地产、土地价格进入贬值阶段,即使不出现资产泡沫破裂,也会威胁以土地、房产为抵押主体的金融信用体系。
3.3 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这次通货紧缩压力的重要因素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理论的确让一小部分人富了起来,但事实表明,先富并未真正带动后富,却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穷的仍然是大多数。我国整体消费率偏低,主要原因是这种分配关系失衡导致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造成的。我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偏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始终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也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另外,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我国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失业、养老等方面支出比例过大,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需求很大,严重影响了在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最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使得我国居民“未富先老”的预期增大,人口红利的消失不仅提高了目前企业的用工成本,还影响到居民对未来的消费预期。
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而转变为世界性经济衰退是本次通货紧缩的外因。自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导致美国、欧洲等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下降,我国外贸交易量持续萎缩,出口企业库存加大,生存环境也日趋恶化。人民币汇率也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持续升值,这一方面导致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甚至破产;另一方面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抑制了国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出口的下降严重减缓了我国这个赖以出口引导型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的步伐。
4 目前通货紧缩压力的应对之策
目前我们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是与前几次通货紧缩有所不同的。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有较大潜力和韧性,可以承受一定的起伏。要缓解当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下行压力,就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化解和延缓通货紧缩带来下行的压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要减税并增加财政支出;与此同时,投资也是关键。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支持和发展新兴产业。改善产能过剩局面,关键在于投资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政策监管与窗口指导,实施微调,适时降息或降准,稳定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活力。
二是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摆脱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就必须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入手,根本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某些高科技领域中产能不足两者并存的问题。应该梳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分工定位,国有企业基本上退出市场竞争领域,实施“国退民进”的战略性调整。开展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实现去杠杆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举两得。
三是有效解决债务风险问题。在货币政策上,不能再放松流动性,允许市场逐步出清;通过政策监管与窗口指导,适度压制货币有效需求,使资金收缩从供给端向资金需求端传导,让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关停落后产能、处理不良资产等方式实现市场逐步出清,使居高不下的负债率与利率水平下降。另外,在经济处于合理区间的前提下,企业部门必须尽快有序去杠杆。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市场,利用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特别针对中小微型企业)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增加股权减少债务。同时,及时有效调整房地产政策。房价带动地价下行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影响未来资产价格泡沫是否破灭的关键因素。可以考虑因地制宜调整限购限贷政策、放松户籍限制、提供财税支持等措施,避免房价出现大幅下跌,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运行。
四是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改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当前我国通货紧缩刚刚显现出苗头,应当及时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债务风险、完善社会保障,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尽量避免和消除通货紧缩苗头的进一步扩大,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先玲.货币银行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389-390.
[2] 吴茂.中国经济下行的成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
[3] 崔新华.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分析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09(33):37-39.
[4] 李艳.中国会陷入“债务型通缩”吗[J].财富管理,2014(7):28.
[5] 张其佐.2015年中国经济将打响三大“攻坚战”[EB/OL].新华网,2015-01-20.
[6] 许小年.破解结构性产能过剩[EB/OL].世界经理人网站,2013.
[7] 董小君.中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风险[N].光明日报,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