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才
上高桥乡是云南省大关县唯一集高寒、贫困、山区、边远、民族“多位一体”的少数民族乡(回族、彝族、苗族)。该乡气候恶劣、山高坡陡、基础薄弱、产业滞后,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少数民族乡。2014年,大关县财政在上高桥乡打堡村投入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100万元,把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点面结合,探索“造血式”扶贫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一、大关县“造血式”扶贫的主要做法
(一)转变观念,走滚动发展的致富之路。
1.深入调研,转变扶贫思路。2014年以前,上高桥乡财政投入产业扶贫资金都是以无偿方式发放给农户,导致群众心安理得地享受扶贫资金和物资,产生了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甚至出现攀比、盲求等现象,久而久之,群众自身脱贫致富积极性不高、惰性思想蔓延,扶贫工作陷入了“越扶越被动、越扶越落后”的怪圈。2014年初,大关县财政局通过深入调研,在打堡村投入整村推进项目扶贫资金,在乡、村、组三级开展深入广泛的讨论,明确思路、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决定走“滚动发展的路”、“创新发展的路”。
2.分析论证,转变扶贫模式。挂钩帮扶上高桥乡以来,多次组织人员深入打堡村调研论证、分析研判,帮助上高桥乡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把实施产业扶贫紧扣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点面结合滚动发展,以打造“种草养畜示范区”为目标,采取上游公司闯市场拉动、中游大户提干劲带动、下游小户夯基础撬动三线齐动,坚定不移地发展黄牛生态养殖,闯出一条“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营造好黄牛养殖的氛围,为打堡村试点滚动发展创造条件。
3.制定方案,确保扶贫效益最大化。出台《上高桥乡打堡村行政村整村推进规划方案》,明确制定“扶勤不扶懒、扶先不扶后,以勤带懒、以先带后”的“滚雪球”发展模式。农户自愿申请,选出适合养母牛的农户作为精准扶贫“点”,每头牛补助5000元,2年后繁殖的小牛归农户自己所有,5000元本金再传递到另一家农户手中,循环使用,变无偿扶贫资金为滚动发展基金,有序扩大覆盖面,力求发挥扶贫资金最大化效益。滚动资金回收后由乡统管、村监督、村民小组群众集体议决,用于发展产业、投入公益项目建设。
(二)加大宣传,鼓励全民齐参与。
1.进村入户,加大宣传力度。成立项目实施领导组,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细则,组织乡村组三级干部40余人分为8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政策解释等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确保扶贫思路、扶贫模式、扶贫项目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2.克服万难,做通群众工作。打堡村总支书记说:“既然定了方向和目标,工作再难也要干,哪怕想尽千方百计、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我们也要把工作做下来。”经过乡村干部反复召开村“三委”、支部书记、群众代表、村民小组长会议,工作人员顶烈日、冒风雨,走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少了一些空对空、多了一些实打实,以实际行动获得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信任支持,形成了项目户户参与、人人支持的局面,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重点扶贫,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引导成立第一家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大关县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琦鑫”牌黄牛干巴系列的条码、商标注册、QS认证,形成麻辣牛肉、黄牛干巴、卤牛肉、红烧牛肉等系列产品,年生产加工能力250吨,实现产值900余万元,成为大关县黄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之后,又相继成立天军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寨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成养殖户与龙头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充分调动农户养殖黄牛的积极性,营造加快黄牛养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2014年,带动全乡社员1400余户,10头牛以上的大户40多户,养殖黄牛5000余头,流转土地种草6000余亩,出栏黄牛3000余头,实现产值3300余万元,人均增收200余元,占全县黄牛养殖的1/3以上。
(四)明确措施,确保项目实施资金收得回。
项目实施是滚动发展的第一个关键,资金收得回来是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是乡村组三级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四条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县畜牧局的支持,在母牛购置、疫病防控、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由县乡落实专人负责,保障农户的牛养得好。二是把养殖户纳入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确保牛能卖得出去,获得良好的效益。三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项目实施互助组,村民委员会与互助组及成员签订《打堡村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协议书》,互助组与村民签订承包协议,“村三委”引导全体项目互助组成员参与村民讨论通过《打堡村实施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村规民约》,互助组和农户签订《打堡村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发放确认书》,对村、互助组和互助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确保项目实施公平、公正、公开,资金回收循环正常运行。四是领导组与打堡村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村级组织职能、互助组、村民的权利义务。
(五)强化措施,加大项目资金监管力度。
乡党委、政府将项目整体发包给打堡村委会,再由村委会物色精兵强将作为互助组组长,组长负责物色2名互助组成员搭班组成3人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的工作互助组,最后由互助组对村民小组成员进行资格审核,将村民委员会承包的项目分包村民,负责项目的发包、项目实施的动态监管及项目资金的收取,这三个项目运行的关键环节都在上级、群众的全程监督下运行。为避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部分群众套取资金的思想,对项目覆盖的牛实行打耳标、拍照、登记造册等,登记完毕之后在全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才通过“一折通”将资金兑现到农户。乡党委、政府与村签订《打堡村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廉政承诺书》,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廉洁、群众满意。
二、对打堡村财政扶贫的思考
从实践效果看,大关县“造血式”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用“活”了,群众思想变“阔”了,项目产生了叠加效应、扩大效应。目前,打堡村全村356户在家农户实现户户养牛,年增能繁母牛300头、产小牛200余头、户均增收3000余元;全乡黄牛养殖存栏增加近2000头、出栏增加1000余头,真正破解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产业发展难、群众增收难、资金筹措难等“三难”问题。
目前,第一阶段的项目实施已经结束,整个扶贫项目运行正常。通过项目的实施,引发了做好财政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思想通则一通百通。做通思想工作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任何事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最大范围内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认识上的统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堡村整村推进项目作为探索性的扶贫模式,开这样的头所遇到的困难极大,如果没有县、乡、村、组思想上的统一,没有乡村干部想尽千方百计、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的恒心和毅力,没有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项目实施将无法开展。做好思想工作、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再大的苦难都能度过、再困难的局面都能打开、再穷的乡村都能脱贫致富。
(二)用心健全制度,用制度管人心。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采取“滚动”扶贫模式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对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来说都是破题性的工作,没有可以借鉴的标准和范本,如果把握不好、拿捏不当,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失败的风险,这就需要靠制度来保障。只有用完善的制度规范乡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互助组及村民在每一个实施环节中的行为,才能保证项目实施公平、公正、公开,保证每一个周期的项目资金能够回收循环使用。
(三)只有做到真扶贫,群众才能真脱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真正解开贫困枷锁,挖掘发展潜力,归根到底要靠内生动力。财政年年都在扶贫,返贫也同样有,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转变扶贫模式,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深入做好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做好风险预估、完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再结合扶贫乡村实际和扶贫开发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眼光长远,统筹考虑,带领群众找方法,激发群众的发展愿望,不断提高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群众勤劳致富,真正铲断穷根。
(四)党员干部要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工作才能实打实。乡村干部面对的是最基层的群众,最困难的群众,绝不能有“官本位”式的高高在上,要把党的群众观点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不怕被误解、不怕被辱骂,不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主动深入村组,多去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吃透情况、找对办法,排除矛盾、解决问题。想不想和群众面对面是态度问题,敢不敢和群众面对面是能力问题,会不会和群众面对面是方法问题,做好基层工作,就需要党员干部摆正态度、提升能力、找准方法,和群众面对面,少些空对空,多些实打实,以实际行动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关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