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俏琰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游离于主创之外的城市文学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描写都市的社会生活,塑造当代市民的形象,在当代城市小说中展示了城市的各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折射出中国城市现代化变迁过程中的文化思潮。
关键词:城市文学;现代化;市民社会
1.城市文学的发展流脉
对乡土的眷恋和讴歌一直是传统农业大国文学的主旋律。城市文学承载着新兴的文学观念、生活经验以及新的美学范式进入文学领域,显然遭遇到主流的乡土文学的抵抗和排斥,处于游离状态。就连老舍、萧乾对北京市民生活的描绘也没超越广义上的乡土文学。而真正的“城市文学”是以现代价值观来审视城市生活和现代文明的文学,它必须以现代都市为背景,以都市化生活为基础。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以穆时英、刘呐鸥、施蜇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和4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才真正将现代价值观引入了现代文学,从而生发了中国的“城市文学”,他们描写的是都市场景和都市生活,并深层地从文化角度分析,批判了都市人的精神世界。这为20世纪城市文学史这一章留下了极具文学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范本,使“城市文学”有了最初的形态。但是这时期的城市文学与传统深厚的乡土文学完全不成比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斗争更使乡土文学大放异彩,城市文学难以兴盛。“1949年之后,中国文学的主流叙事是革命化的乡土叙事,‘城市总是在形式批判性的叙事意象上才作为背景出现,‘城市几乎被驱逐出文化和审美表达的视域,成为文学排斥的对象。”直至80 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城市文学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以势不可挡之势繁荣起来,开始突围。先后出现了以刘索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小说,王朔现象,新写实小说、新生代文学、晚生代文学、女性文学、网络文学等众多的城市文学现象,“也正是这一时期,城市文学的强劲崛起,改变了整个中国文坛的面貌,形成城市文学、乡土文学两极对立的文学格局。”
2.城市文学的研究态势
面对城市文学渐居优势的事实,对城市文学的研究也蔚为大观,研究历程经历了从“城市文学”到“文学中的城市”的转型。研究也不断有新的突破,有从流派角度的研究、也有对造成城市文学的社会形态、作家队伍构成、文本表现形态以及体式技法的研究。进入新千年,城市文学研究甚至出现了群体性趋势,《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组织了“城市文学笔谈 ”,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形成了城市文学研究的集中冲击波,使得城市文学的研究进入新一轮高潮。研究的方向和论题开始分散,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在城市现代生活和城市中的人成为作品书写的对象,与此同时,文学批评界也掀起了城市文学研究的热潮。从1983年北戴河首届城市文学理论笔会距今,城市文学的研究也已有了3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期,城市文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是对于城市文学本身的文学研究,还是对于城市文学的文化社会学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城市文学及其研究的重大意义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中最为耀眼的一块,相应的,对它的大力创作与研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 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西方文化的浪潮正在猛烈地改变着无数中国城市的面貌,这使得作家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以文学的方式去保存关于城市历史的记忆。此外,在解开了“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桎梏以后,市民文化的无穷魅力强烈吸引了作家们,令他们由此发现了灵感的不竭之源。无论如何,他们共同创造了城市文学,这样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格局,打破了长期以来“乡土文学”的持续繁荣与“城市文学”的相对薄弱的不均衡局面,而且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城市文化及市民文化的想象与理解。其次,“城市文学将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潮流,而且它的发展将逐渐改变中国文学题材的比重,以致改变中国文学以农耕文化,乡村文明为基本依托和显著特征的性质。”最后,城市文学充分能动地反映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色。通过文学的形象描绘,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个性就会更加集中鲜明地显现出来,强化这一城市的文化个性。
中国城市文学的历史十分短暂,它的兴起,对于向来以乡土文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学来说,具有与西方文学所不同的重要意义,它新颖的突围方式,已经并将在21世纪进一步拓展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与审美格局。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宏大环境中,从结构对比和联系承接中不断开掘它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