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与答

2015-05-30 16:25
父母必读 2015年7期
关键词:兰兰养育外公

宝宝太黏人,是依恋关系出问题了吗?

康康快3岁了,白天姥姥带,晚上我们带。但自从我重返职场后,夜里他经常会哭上两三回,一定要我抱着才睡觉。平时只要我在家就很黏我,甚至我上厕所也要跟着去,站着等。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除了工作,时间都已经给了孩子,但感觉他还是特别没有安全感。听姥姥说,这段时间白天也经常发脾气、扔东西,甚至最近持续一周还出现了往小朋友身上吐口水的情况。我全职2年时间,觉得已经把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很好才重新工作的呀,现在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A通常孩子在6~8个月到18~24个月之间,分离焦虑最明显。两岁之后,分离焦虑会慢慢减少。如果孩子到3岁的时候,还是呈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也许是因为发生了对他来说很重大的变化,比如原来妈妈一直全职在家,现在要去上班了等。如果父母没意识到要处理好这些重大的变化,孩子的分离焦虑可能会变得比较严重。在孩子黏上来的时候,不要表现出语言或者神情上的不耐烦。如果这个时候妈妈的不耐烦被孩子察觉到,会更印证他的担心,也会更加恐惧:妈妈真的会随时离开我,妈妈不爱我,她要离开我了。妈妈要重新和孩子建立关系,比如只要在家,不要等孩子来黏,就主动去黏他,跟他玩,陪他说话,尽量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让他知道妈妈虽然现在不能全天陪着他了,但依然是关注他、爱他的。

有些妈妈特别害怕两三岁的孩子太黏人,耽误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总有父母跟我说希望孩子独立,所以孩子找父母玩时,就尽量让他自己去玩。其实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更黏人。因为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却把他推开了,这个信息会很容易让孩子误解为:妈妈不爱我了。所以无论孩子多大,当孩子找我们玩的时候,都要尽量满足他。

当然,我们毕竟分身无术,不能无时无刻地陪着孩子玩,所以要逐步让孩子能自己玩一会儿。可以采取一定的办法,比如把定时器定好,告诉孩子:过3分钟,妈妈就来,妈妈要把手头的事处理一下。过了3分钟后,准时过去陪他玩。这样孩子就能自己玩3分钟了。过段时间,把定时器定为5分钟。注意一定要保证定时器一响就过去陪他,这样孩子就知道,妈妈是说话算话的,那么他在单独玩的时候就可以安心地玩。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当时我们在做事,比如在洗碗,不能马上过去,可以告诉孩子:“对不起,宝贝,你看妈妈正在洗碗。你能不能先说说,你刚才在做什么?你要妈妈过去干什么?等妈妈洗了碗你要我们一起玩什么?”这样做,既有时间完成我们要做的事情,又鼓励孩子使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已经或者将要做的事情。需要提醒的是,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讲话,虽然手里洗着碗,但我们完全可以用耳朵好好听,并且热情地回应他,适当地提出问题鼓励他讲下去。(陈忻)

孩子摔倒了,我到底该怎么做?

宝宝1岁9个月了,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看到宝宝摔倒后到底该怎么做。以前宝宝摔倒了咧嘴要哭时,我都会说:“没事,勇敢点儿!”“男子汉不哭啊!”他也没有什么事。后来看到一些育儿专家说,孩子摔倒了要让他哭,得允许他释放情绪,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于是,我在宝宝摔倒后换了处理方式,不再鼓励他不哭,而是会在他哭的时候抱着他说:“宝宝是不是摔疼了?我们下次小心好不好?”结果现在他一磕磕碰碰就叽叽歪歪地哭,搞得我很迷茫,不知道是我做错了,还是哪个细节没把握好?

A教育孩子没有一定之规!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明白,教育宝典上的那些理论和观点终究是一种笼统的经验,而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都不一样,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家的孩子!因此,养育孩子过程中,能够令孩子感到自在舒适,能够令孩子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对于你自己的孩子来说,就是最适合的。

小家伙学走路阶段,磕磕碰碰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孩子摔倒了,如果这一跤并没有令他感到疼痛,或者他的注意力正好集中在其他事情上,那么很容易若无其事地自己爬起来,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反之,如果孩子的摔倒令他感到疼痛,或者突然之间的变化把他自己吓了一跳,那么哭几声也属正常。因此,遇到孩子走路摔跤的情况发生时,大人完全不用那么紧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情绪是很容易相互传染的,往往家长的过度关注反而会成为孩子摔跤之后反应过于强烈的主要诱因。当家长真的能做到心平气和,孩子也会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的阳光天使。

常言道,孩子不摔几个跟头就学不会走路,不喝几口水就学不会游泳。家长不必因为孩子遇到一点儿困难或者偶尔的哭闹就担心、着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充满着这样那样的挑战。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之后,家长应该以刚才摔跤的事例来引导孩子以后走路要如何小心,比如别光顾着看前面,也要注意脚下是不是遇到阻碍物了等,要学会自己观察、判断、小心避让。进而让孩子慢慢明白,人生之路也很漫长,爸爸妈妈不能一直在他们身边呵护照料,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道理。(谢军)

不同的养育方式让我头痛!

兰兰现在20个月,每周4天由外婆、外公照看,一天是奶奶、爷爷照看,晚上和周末都是我们自己带。外婆和外公基本尊重我们的养育方式,比如每天最多让看一个小时电视;吃饭时要专心。而奶奶、爷爷则非常放纵孙女。最近几周,兰兰每周从奶奶、爷爷家回来后都像换了个人,哭闹着看电视,吃饭乱跑,要不就是要求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外婆生气地警告我说:“再这样下去,别去奶奶和爷爷家了!”我让兰爸去和奶奶、爷爷沟通,结果奶奶打电话给我说:“这么小的宝宝就搞这么多限制,是你们太过分了!”弄得我既尴尬又生气。

A兰兰家的养育情形很有代表性,主要是两对老人对孩子有完全不同的管法:外婆和外公对她看电视有限制,要求专心吃饭;奶奶和爷爷让孩子随意看电视,吃饭时也可以看。在宝宝自我意识不明显时,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养育态度并没有暴露出来,而近几周孩子表现出回到外婆家哭闹着要看电视和吃饭乱跑的状况,一是因为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显现了,当外婆和外公不让多看电视时就会通过发脾气而试图控制家长;二是两亲家矛盾的养育态度,使父母苦心培养的自控力及专心吃饭的好习惯,轻易地被无原则的满足和纵容破坏了。

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确认兰兰父母的养育理念是正确、科学的,比如婴幼儿多看电视确实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使宝宝的玩耍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也危害视力,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思维懒惰和社会交往能力降低等。另外,专心吃饭也是应该培养的好习惯,这不仅是注意力的培养,也是为宝宝的健康着想。其实父母可以将这些正确观念中打动兰兰奶奶、爷爷的部分讲给他们听,而不是去指责他们做得不对,或者讲一些大道理。比如告诉奶奶,专心吃饭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健康的胃,少看电视是为了让漂亮的兰兰别早早戴上小眼镜。相信奶奶和爷爷也是非常爱孙女的,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做的对孩子并不好,或者怎么做更好,会有所触动和改变。当3个家庭的养育态度比较一致时,既有利宝宝发展和成长,又更容易体会到共同抚育的快乐,是双赢的结局。

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我也建议兰兰父母改变一下照顾模式,如果外婆、外公有能力工作日都照顾兰兰的话,就由他们照顾;周末的时候,可以自己带上孩子去看望奶奶、爷爷,陪陪老人,或者带老人一起外出游玩,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方凤)

猜你喜欢
兰兰养育外公
On the green aurora emission of Ar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外公是个象棋迷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