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生
[摘 要]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各类高校的普遍重视。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将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地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首先要对创业教育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才能促进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从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就业教育、专业教育及服务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具有素质提升功能、德育拓展功能、就业促进功能、教学改革功能、区域服务功能和高校转型功能等功能定位。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45 — 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为高质量创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将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因此,地方高校科学定位创业教育的功能,对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创业教育具有提升地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
创业教育的素质提升功能,是指创业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统领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内容同质、主体同一、功能同效、目标同向。因此,地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学生提升创业素质的基本诉求。
1.创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创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在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既是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新的内涵,又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社会发展之急需,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实质就是培养创业素质。由此说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素质教育的继续与深化,也是素质教育的丰富与发展。
2.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地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大学期间接受创业教育来实现。实施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是期望所有学生都实现创业,而是普遍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创业教育的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和优先实施“素质型”创业教育,在此基础上实施“技能型”创业教育,把学生的创业素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竞争力。特别是地方理工科院校,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工程创业能力,成为理工科院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创业教育具有拓展地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领域的功能
创业教育的德育拓展功能,是指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是高校德育教育新的视角。地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丰富高校德育内容体系、体现高校德育的时代性和发展性的重要途径。
1.培养创业型人才是现代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目标体现。德育是高校教育的灵魂,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视角看,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就是把创业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结合起来的过程。传统的高校德育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民主法制等教育内容为主体,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无疑是必需的,但作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德育,还必须充实和拓展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高校德育应当更加面向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和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地方高校德育教育应该从时代的总体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确定德育内容,对现有德育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创业伦理、创业价值观教育,继承并重构符合市场起决定作用的新就业体制和创业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内容体系。面临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将其融入德育教育全过程,这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高校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的德育,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也是极大地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德育,创造性是大学生主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创业型人才的内在品质,发展大学生主体的创造性,培养创业型人才是现代高校德育追求的新目标。
2.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现代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目前高校德育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抑制学生自我意识等现象,对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等培养不够,导致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缺乏,不能适应创业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德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应当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校德育体系之中,并以此为突破口从内容、途径以及方式方法上推动高校德育的改革创新,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性,增强高校德育在内容上的实践性,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为学生的创业服务,培养学生成为有个性的创业者,需要改变德育教育中过分强调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际生活和个性发展的状况,让德育回归学生校园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活,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德育实施体系。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以主体性德育为基础,使人的自主创业精神充分激发、自主创业能力有效强化、自主创业人格全面优化,着眼于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地方高校德育把培养创造性、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纳入德育新目标,以培养道德主体的创造性为己任,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业型人才。
三、创业教育具有促进地方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功能
创业教育的就业促进功能,是指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应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种战略举措。地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并发掘和利用创业机会、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高质量就业。
1.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伴随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的发展要求改革高校教育,促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创业教育为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特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使其在创业和就业过程中更具有竞争力。国办发〔2014〕22号文件指出:“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各高校需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研发适合地方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由此可见,创业教育将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倍增效应。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创业教育正是紧紧围绕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和创业精神培养这两个目标开展的,通过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大学生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瞄准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自主创业的愿望和热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把自主创业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推动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创业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迫切需要高校教育为其提供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和锻炼并积累相关经验的机会,地方高校广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重要前提,也是为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提供基础条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性和创造性特征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灵活性,有助于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目标。
四、创业教育具有推动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功能
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功能,是指创业教育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要素,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教学改革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创业教育的实施助推高校加快教学改革,使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创业教育助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促进专业教育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培养多样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创业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全面改革与创新,大力推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创业教育引导专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和调控专业教育的作用。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大学生,结合专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相融合。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要从培养“学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创业型”人才转变。①创业教育应当重视学生意识、精神和心灵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强化创业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业价值观。
2.创业教育推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转变,促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当从重视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融合转变,侧重于创业知识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在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要从教学改革层面推进创业教育,从改革现行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成绩评价模式为突破口,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系统整合和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补充,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与实战能力的训练;通过改革课程体系逐步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技能培养和创业实体孵化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锻炼中,发挥专业教育领导、渗透创业教育的作用。实行专业导师和创业导师现结合的“双导师”人才培养制度,促使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理念,并体现在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与全方位,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思想引导法、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第二课堂”活动、研究型教学法、“真枪实战”式演练等,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是深化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3.创业教育推动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转变,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练型”转型。“双师型”教师是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工艺原理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教育工作者,②是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教练型”教师是以教师职业素质为主导,兼有教练职业的能力与素养。“教练型”教师与传统教师相比,更能体现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更能体现指导学生接受意识与参与意识紧密结合的特点。③创业教育需要地方高校教师由学科型、传统型向“双师型”、“教练型”教师转变。加强“双师型”、“教练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突破“唯学历”的评价体系,注意吸纳、聘请一批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国内培养和国外培养相结合、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和丰富专任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实现“走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建立完备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专业的创业教师是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保证,高校除了培养自己的创业教师队伍外,还应向社会聘请有创业经历的人走进校园担任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的教师,高校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需要实现社会初生创业者的创业经验反哺高校创业课堂的教学改革。
五、创业教育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创业教育的区域服务功能,是指创业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当地产业的创新发展,产业的创新发展则需要高校创业型人才的支持,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性、特色化特征凸显,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要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
1.高校创业教育推动创业型经济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创业活动为内生经济增长的创业型经济带动经济的发展转型,我国正处于构建创业型经济模式的关键时期,区域发展需要依托创业型经济提供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急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业型经济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社会进步,而且可以改变经济增长的逻辑,更新社会发展推进机制,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基础是创新创业活动,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不仅应表现在对在校学生良好的教育质量上,更应体现在为区域创业者提供有用的创业服务,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创业型经济的形成。
2.创业教育推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转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创新创业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需创业教育的奠基。创业型经济的出现,标志着高等教育新的教育形态的出现,推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转型。创业教育是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支撑条件,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内容,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不但是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也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要将实用性的“创业培训”和长远性的“创业教育”相区别,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实现从精英到大众、从刚性到柔性、从注重技能到能力、由控制使用到激励开发转变。①区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决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地方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既是丰富区域创业资源、实现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地方高校区域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重要机遇。
3、高校创业教育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推进器,为区域创新体系构筑人才基础和智力条件,为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强大动力。地方高校以学科、人才、技术等为依托建立的科技园、创业园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基础平台,是地方高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实施创业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科技园、创业园的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互为推动的作用,通过高校科技园、创业园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提高区域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养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创业教育所催生的创业型经济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创业企业带来的技术创新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新发展的动力来源,实现区域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六、创业教育具有助推地方高校转型与发展的功能
创业教育的高校转型功能,是指创业教育是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路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目的就是要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大学生创业教育事关教育的全局和根本,是对传统教育内容的新拓展,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能够为具备主动创新精神、应用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提供对接与支撑,推动地方高校转型与发展。
1、创业教育促进地方高校人才质量标准的转型。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教育理念,是适应世界人才培养趋势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地方高校探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创业教育是基于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转变。地方高校的转型需要高校摆脱对学校的发展类型的争论,更应该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地方高校转型的核心内涵是应用型人才如何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需要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方高校自身实际,探索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一质量标准的两个维度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应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会交往等管理技能的培养,从而赋予传统人才质量观以新意,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创业教育促进地方高校的转型与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和传统产业格局的变革,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而适应社会人才结构的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创业教育的产生都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地方高校通过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在各专业教学方案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并在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环节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将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与高校专业特色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推进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转型发展,形成适合区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专业发展路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业人才,推动地方高校顺利转型。地方高校转型与创业教育的起源、价值追求、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存在着内在关联,这些内在关联决定了创业教育将为高校转型提供动力与支撑,成为地方高校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参 考 文 献〕
〔1〕刘爱荣,沈荔丹,刘英华.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业教育关系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04).
〔2〕丁永波,崔宏桥,霍晓艳.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2).
〔3〕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
〔4〕乌兰.如何从传统型教师向教练型教师转型〔J〕.新课程(上),2012,(05).
〔5〕张项民.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N〕.光明日报,2010-3-19.
〔6〕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72/list.html.
〔7〕战弋,孙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协调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8,(06).
〔8〕刘鸿宇.试论创业教育与高校德育教育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9).
〔9〕张雪梅,徐建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J〕.创新创业教育,2012,(03).
〔10〕张项民.基于专业教学的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11〕黄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创业教育创新〔J〕.煤炭高等教育,2011,(05).
〔12〕侯勇雄,林闻凯.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在耦合性及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2015,(02).
〔13〕黄兆信,王志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侯庆海〕